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17 02:15:55

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情境教学法经过近二十年的实践和完善,优势越来越突出,也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所喜爱,但是小学生的语文教学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和其他年龄段学生的独特的教学特点。本文着重从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和怎样创设情境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语文;小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084-02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一、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情境教学法将教学情境和学习情境相融合,将人、事、物、语言、表情、肢体动作等结合为一体,能有效促进小学生对语文课本的理解和掌握,更能促进小学生在团队合作、语言表达、组织协调、融入社会等方面能力的提高。

1.情境教学法更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和教学特点。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直接感知的特性,被动感知占主导、主动感知为辅助;在理解过程中由直接理解向间接理解过度、由形象理解向抽象理解过渡;在巩固学习活动中方法和应用比较简单,很难举一反三,形成集中、复杂的应用巩固方法。情境教学法恰好能很好地顺应小学生的心理和教学特点,弥补小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不足,而被学生们所接受和喜爱。

2.情境教学法能加快加深学生对课本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境教学法用音乐、课堂活动、角色扮演等教学的方式方法带领学生们在游戏、竞赛等活动中学习了课本教学内容和知识点,避免了死记硬背和填鸭式教学法的枯燥和呆板,学生们对这种教学法提高了参与度和关注度,自然能更快更加深入地掌握课本教学内容。

3.情镜教学法能促进学生人体的全面发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绘画、唱歌、朗诵、舞蹈、辩论、剧本设计等相关活动,使学生的语言、表情、肢体动作等能有效结合为一体,进而促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领导能力和团队意识等全面发展。

二、怎样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而小学生存在着向往和需要群体生活、情感波动性较大、对周围的反应很敏感、求知欲和表现欲很强等心理特点,所以在创设情境的时候要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图画法。图画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指导学生把教学内容通过自己的观察、联想、创作通过图画表现出来。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在于能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能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变为具体生动的画面,也符合小学生的教学特点。例如,《四季》这篇课文,教学任务是要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一年分为四个季节、每个季节的特点和代表性,能够区别春夏秋冬。在讲授这篇课文的时候如果单单把课本的文字内容读给学生听,学生就可能理解不了四季变化的特点。那么,在讲授这篇课文之前就给学生布置这样一项家庭作业:通过观察和想象用彩笔把春夏秋冬的景色分别画成一幅图画,或者把四季有代表性的动物、植物等画出来,学生就能通过自身的观察、经验,更加直接、更加具体、更加全面、更加形象地理解掌握四季变化的特点。

2.实验法。实验法是教师在讲授的课文涉及到实验活动或者要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掌握某种知识、明白某些道理时采用的教学方法。实验法是指教师按照课文里涉及的实验,安排学生在课堂上或者课堂外自己动手参与实验活动。实验法的优点在于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理性思维能力,增强学生之间、学生和家长之间的配合力。例如,《一次成功的实验》这篇课文的教学任务是通过阅读课文,学习小女孩先人后己的高贵品质和三人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如果老师在讲授这篇课文的时候采用实验法,即按照课文内容准备多套相应的实验设备,在讲解课文之前让学生们以四人为一个小组模仿课本进行实际的操作,有的小组不能顺利把小球抽出来,这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顺序依次把球抽出,也就完成了课本的整个实验过程。通过学习,有的学生能在实际操作中自己摸索出相关的道理,有的学生虽然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才领会,但是通过自己的动手和参与,求知探索的思想会在学生心里生根发芽。

3.社会实践法。社会实践法是指教师根据课本的教学内容和教育任务安排学生走向社会,在社会环境中体验或者完成相应的任务,这种实践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开展,也可以在家长的带领下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它的优点在于能满足学生集体生活的需要,能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在社会环境中体会课文的道理。例如,《失物招领》这篇课文的教学任务是要让学生学会爱护环境,知道环卫工人的辛苦,不在公园等公众场所乱扔垃圾,能主动捡拾公共场所的垃圾并劝阻想要乱扔垃圾的人。在讲授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布置一项家庭作业,让家长和孩子在去公园玩时,按课文内容进行实践,并把经历写成一篇日记。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交流各自实践的心得体会。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学生们既摆脱了温室接触了社会,还通过亲身感受知道了环卫工人的辛苦,从而记住了不能乱扔垃圾的道理,同时锻炼了与人交际的能力。

4.情景模拟法。情景模拟法是指教师以教学内容为根本,延伸或丰富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改编成现实场景,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从而让情景再现。这种教学法的优点在于能让学生设身处地把自己沉浸在现实的场景中,学生在按照课文大框演绎中,把自己的想法具体实施加入剧情的细节,既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表达力,又能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例如,《这样做不好》这篇课文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学习劝说别人不要做有损于公共利益的事情,说话有礼貌,培养学生关心身边的事情,勇于表明自己的态度。在教授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除了课文本身包含的两个场景还可以多设定几个类似的场景,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抽签的方式决定本小组需要演出的场景,然后请学生一组一组地依次上台来表演。这样学生就会在亲身体验中掌握了教学任务,寓教于乐,符合小学生乐于表现、行动力强的特点。

小学语文的教学除了汉字、遣词造句的学习,人生道理的学习领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也是尤为重要的,情境教学法对于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是在今后的教学中值得教师用心研究的教学方法。

上一篇:关于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听力训练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