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时间:2022-07-16 08:54:25

基于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摘 要]根据当前建筑工程实施的情况分析,工程造价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各个单位都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下而运用科学的方法管理工程造价。其中在造价管理工作中,BIM技术是一个有效的方式,它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在造价管理方面的效率,而且对建筑工程提升工作效率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基于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管理;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23.3;TU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6-0167-01

1 BIM在工程造价中应用的优势

BIM 技术应用关键在于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三维模型数据库,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实时变化调整,准确调用各类相关数据,以提升决策质量,加快决策进度,从而降低项目管控成本、保障项目质量,达到提升效益的目的。具体来讲如下:

1.1 计量、计价更精细

在建筑项目中使用BIM技术,能够改善传统工程造价模式在计量、计价方面的短板,让计算结果尽可能接近实际情况。项目工程中,引入BIM技术后,造价员根据工程信息和相关软件建立数字模型,用软件优化整合模型数据,得到最佳的工程清单。和传统工程造价相比,既省去了大量的计算过程,又最大程度地减少人为误差造成的影响,保证了计算结果的精确性。传统造价工作在面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变动显得无力,要重新进行大量的分析、计算工作,但是运用BIM技术,就省去了这些麻烦,只要在相关软件中改动对应数据就能完成工程量的修改和预算书的更正。

1.2 建立共享数据库

BIM能够建立完善的能够共享的数据库,是它对比传统工程造价模式的天然优势。应用BIM技术后,整个工程造价行业可以互通信息,在互联网上共享数据,建立资源庞大的数据库,根据自己的需要在数据库中下载当前项目所需的信息。既能够帮助自己进行高效的工程造价工作,又能推动整个工程造价行业的发展。进行项目建设时,建设方、施工方、设计方三者之间可以快速建立数据共享渠道,及时更新各方所需信息,建立最合理模型,极大提高了建设项目三方的办事效率。

1.3 有利于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工作

得益于BIM技术的时效共享数据库,项目建设在各个阶段都能够进行对比分析数据,检查工程进度和预期是否一致。该技术可以在运营阶段准确合理地预测决策阶段和施工阶段的造价情况,并且及r分析,让运营维护阶段造价管理成本降到最低,使整个项目的造价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把运营阶段和决策阶段的工作做到最好。有利于运营维护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真正落实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

1.4 提高了造价员的流动性

学会用BIM的技术的造价员,受区域性影响较小,具有较强的地域造价适应能力。由于BIM造价方式拥有强大的数据库,可以及时了解全国最新的市场信息、定额指标、建材价格等,只要造价员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较丰富工作经验,就能够在任意区域从事造价工作,不再受制于造价信息数据匮乏的局限。同时,培养优秀造价员的成本降低,造价员的流通性大大增强。

2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不同阶段的应用

2.1 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按照有关部门的计算,工程项目的总费用中,工程项目设计阶段所发生的费用,占比在1%―3%之间,而工程设计对于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大约是在70%―80%之间,这就充分说明了设计阶段造价管理的重要性。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主要是概预算和施工图预算。要依据工程项目的投资估算,借助于BIM技术,将信息数据库中所储存的之前所发生的工程项目的历史数据提取出来,并对这些数据按照不同指标进行分析,确定工程限额和限额指标,通过限额指标来实现对整个工程项目投资的控制。在这一阶段,技术经济人员也可以借助于所构建的BIM参数化模型,测算工程量和项目数据,将所得到的项目概算与概算指标进行对比,这样就可以知道工程是否符合投资估算标准,以及造价管理是否实现了预期效果。BIM技术的可视性和模拟性特点,在管理施工图预算造价时,就可以应用BIM的这两个特点,虚拟工程的建造现象,包括日照、紧急疏散、材料进场等,采用远程监控方式分析工程施工所用的时间,这样就提高了施工决策的准确率。所制定的施工决策,同样可借助于BIM技术将其转为立体模型,从而更准确的判断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提高其协调性,从而减少了工程返工率。

2.2 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

在招投标阶段,要确定好施工方案和施工单位,制作招投标文件时,采用传统人工工程量计算方式,有可能会将工程量清单中的某项漏掉,而应用BIM技术建立建筑信息模型,就可以参考设计方关于工程的信息数据,在较短时间内制作完成工程量清单,而且不会出现漏项问题。招标单位也可以获得BIM模型,并通过BIM模型对工程量清单进行二次计算,从而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这样招标单位就不会因为工程量计算不准确而发生损失。招标单位将BIM模型提供给出投标单位,借助于这一模型,投标单位可对工程中各构件的组成有更准确的分析,在三维模型中了解不同构件的分布,这样一来因为工程量不明确而导致的项目结算纠纷就会大大减少。

2.3 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进入施工阶段,BIM技术的作用会得到进一步的发挥。首先,工程开始施工意味着各种工程资源将被源源不断的投入。工程建设时间往往较长,而且材料设备价格有较大差异,如果中标的是低价单位,在汇审图纸时可借助于BIM模型对各工种协同性进行分析,并启动碰撞检测功能来了解专业交叉的问题,这样因为协调性不足而导致工程索赔问题的概率将大大降低。其次,BIM技术可实现工程施工期间信息的有效流通,例如施工时某项设计需进行改变,那么利用BIM技术可马上将改变之后的工程造价计算出来,而且可将新的信息传递出去,保证工程正常施工。第三,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能够实现工程造价软件和BIM模型的有效连接,并利用无线射频技术将施工工程中的建设资金情况随时共享出来,那么工程材料管理人员就能够随时了解施工现场对于各类工程材料的耗用,进行限额领料。BIM技术所带来的信息的同步传播,实现了对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

2.4 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由于大部分工程都需要较长的工期,因此许多施工单位都会忽视工程收尾阶段的工作,到工程快结束时就会出现许多疏漏,例如资料被丢失,图纸不完整等,这样工程就可能不能圆满竣工。借助于BIM技术,工程施工的所有阶段中的信息都会被及时收集并储存,即便是进入工程收尾阶段,也不会发生资料丢失问题。而且BIM技术具有可视性,可随时根据三维图形对工程施工情况进行了解,就保证了竣工阶段信息的准确性,减少了由于责任不清而导致的纠纷问题。工程施工的造价管理能力直接体现在工程的经济效益上,同时科学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有利于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环节的有序衔接以及各程序的严密控制。传统造价管理存在着效率低、信息共享程度差等问题,滞后于当前工程建设需要,BIM技术的引入,可随时对工程建设过程中数据信息进行全面收集和科学分析,这对于工程造价水平的提升有积极作用,并有利于工程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和管理的精准化。

参考文献:

[1] 张天骄.基于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06:224-225.

[2] 李菲.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4.

[3] 杨圣山.基于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宏观经济管理,2017,S1:66-67.

上一篇:浅谈测绘工程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实践应用 下一篇:论防渗透技术在水工建筑中的运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