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古玉进入品鉴时代

时间:2022-07-16 07:36:48

民间古玉进入品鉴时代

编辑 于媛 图片提供 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

世界艺术馆民间古玉的展厅设计形状如同半月,与古玉器中的玉璜非常相似。展览以国人表现喜庆的红色为主色调,表现了中华玉文化的精深厚重之感。展场内,悠扬的古筝乐曲的播放与现代灯光的交相辉映,古玉器所具有的高雅华贵,温润泽美的神韵得到极大地还原与展现。

古玉勾勒出民族发展的轨迹

展览路线以中国玉文化的发展历史为主线,分为若干个相互独立而又传承有序的区域――以久远的新石器时期为起点,经过漫长的夏商周、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各个时期,历代古玉器勾勒出中华民族的几千年发展轨迹,体现了自古以来中国人与玉器相生相伴,融为一体的历史。

展品中的周代青玉凤柄人首凸牙尖刃宽匕,人首形象威武凶悍,张牙利齿之状与虎视眈眈的动势,反映了西周之后霸强林立、相互侵吞的历史形势。西汉蓝晶夔龙佩,整个佩件用蓝色水晶透雕而成,极具张扬而浪漫的情调,既有威猛雄强的姿态,又有飘逸飞舞的韵味。唐代圆雕青玉女俑(一组六件),为大小高低不一的女立俑,造型生动,丰颊圆脸,挽发成髻,面带笑容,蕴含秀气,似为皇族墓随葬品。这些内涵丰富的古玉器代表了当时最高的生产力水平、艺术成就与文化思想等。这些藏品都是中国古玉器研究会精心挑选的古玉器珍品,得到了多位国内知名古玉鉴定专家和多位有丰富经验的民间鉴藏家的仔细研究和鉴定,有的古玉器经过多次研究反复审核才做定论,并做了精辟的评介说明。

展品中,由中国古玉器研究会甘肃分会会长杜义德提供的齐家文化古玉系列展品,是对黄河上游地区考古的重要发现,它们对南京博物院汪遵国提出的“齐家古玉是中华古玉的核心之一”的论断,是最重要的实物佐证。包括齐家文化的玉璇玑、玉牛首饰、玉七璜联璧等珍贵展品,其中齐家绿松石镶嵌璜上镶嵌的绿松石彼此之间可谓严丝合缝,密不透风,4000多年前古人的工艺令人匪夷所思。

玉器收藏家侯彦成和他的蓝晶夔龙佩

在展览中,最吸引人眼球的当属蓝晶夔龙佩。蓝晶夔龙佩全称是西汉蓝色水晶镂雕夔龙纹佩,整佩用蓝色水晶透雕而成。夔龙张口露齿,龙角自头顶向后伸而上扬,一足下撑,身及尾以细阴线中分,并以强有力的姿态上卷至头顶。龙颈前后分别伸出卷羽,与尾部遥相呼应。西汉时期的夔龙极具张扬而浪漫的情调,既有威猛雄强的一面,又有飘逸飞舞的感觉。

西汉蓝晶夔龙佩的收藏者侯彦成先生,现任中国古玉器研究会会长,是我国高古玉器著名收藏家。侯先生出身于藏玉世家,从小受父亲熏陶,对玉格外珍爱。

提起这件宝贝,侯彦成总是有好多话要讲。2002年夏天,侯彦成去西安出差,正逢大雨滂沱,无处可去,遂来到西安古玩市场淘宝。逛了两个多小时后,突然有一块像是料器的物件跳入眼帘。棚内昏暗,用手电仔细一照,顿时眼前一亮,原来这是一块罕见的西汉蓝晶夔龙佩。摊主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件宝物,侯彦成不动声色地继续挑选,讨价还价。在摊主热情推荐下,侯彦成以2万余元的价格买了一堆玉器,这里面当然包括这件价值不菲的蓝晶夔龙佩。

蓝晶夔龙佩经过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周南泉、南京博物院研究员汪遵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雷从云等专家鉴定后,都给予充分肯定。侯彦成说,西汉蓝晶夔龙佩能留在自己身边是一种“情分”。逛地摊时心态要平和,不能心里总挂个“钱”字。淘宝时要细心,论价时要有技巧,既要抓准时机,又不能急功近利。

驱邪秽、除不祥的玉辟邪

辟邪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其形象似狮如虎,身有双翼,头生两角,凶猛威严,传说具有怯禳除恶的功能。玉辟邪为玉制成,青色泛黄,通体打磨抛光。辟邪体魄雄健,昂首挺胸作长啸状,四肢前踞后蹲、肥硕有力,怒目敛翼,张嘴吐舌,獠牙外露,双眼圆突,竖耳拱背,鬃毛后扬,似欲扑击,有以正压邪之威,气腾山河之势。玉辟邪下颚飘须,周身遍刻卷云纹,毫毛丝缕尽现。其造型着眼整体曲线优美,稳健中富于动感。线条婉转流畅,粗细相间,勾勒有序。从琢玉工艺上观察,推磨、打凹、镂孔、细刻,使玉辟邪肌理细腻,形态生动,为南北朝时期玉辟邪中之珍品。

玉质辟邪被认为是驱邪秽、除不祥的神圣宝物。古人认为,冥冥之中存在着一种危害生命的力量,而那些温润可爱的美玉,蕴藏着一股生命之力,足以战胜危害生命的力量。以红山文化玉器来说,巫事时所配的有玉勾云形器、玉齿饰兽面纹勾云形器、玉龙首 、玉发箍、玉丫形器、玉龙、玉龟,以及玉边刃圆形器等;凌家滩玉器中有玉龟甲、玉刻图长方形片、玉鹰、玉龙;良渚文化玉器中有琮、璧、璜、钺、山形器等。

先民们视美玉为“不死之药”,或者正是这种观念的表现。美玉本身已被赋予同邪恶斗争的责任,活着的人佩戴它可以辟邪,死去的人依靠它可以护尸。古人佩戴的玉饰等除具有审美心理和艺术追求外,也具有辟邪的功能。玉辟邪背部的中空主体,或即墓主灵魂升天的通道。方空暗指阴间地界,圆孔则指升天仙境,这正好与古人天圆地方的观念相吻合。

古玉收藏正当时

也许有人要问,何为古玉?何为高古玉?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学会玉器研究会常务理事云希正是这样定义的:明以前的玉器称为古玉,汉以前的玉器称为高古玉。高古玉被藏界人士戏称为“高危股”,一旦买对东西,便是捡了个大漏;一旦走了眼,就会大蚀本。当然,要想规避风险,那得经常长一长眼。

众多的玉器收藏爱好者对于古玩市场上的高古玉“赝品易得,真品难求”是心知肚明的。正因为此,高古玉成了“高危股”。在玉器“涨”声一片的情况下,前几年还只卖几千元的一块清代牌子,现在已经涨到了十几万元,有些玉器,竟然创下了上千万元的天价,如一件清乾隆和田白玉活环双龙耳万寿纹碗,成交价高达1932.775万港元。可是,古玉,特别是高古玉,却一直不被市场所重视,它们在拍场上的成交价通常为几万元。比如,在北京瀚海2007年春季拍卖会上,一件汉代的玉谷纹剑首,成交价为2.016万元;一件战国的玉谷纹龙,成交价为7.84万元……高古玉整体低迷,是否意味着它们没有“钱景”?回答当然是否定的。梁秀伟剖析说,高古玉现在正处于回暖阶段,它未来的市场行情会越来越好。

通过此次展览,能够使广大群众有机会欣赏到更多古玉精品,让更多的收藏界人士更多的了解中华玉文化,把对古玉收藏知识的普及与提高紧密结合起来。而通过古玉展览的举办,对民间古玉器研究与收藏也将起到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使民间古玉器收藏掀起一个新的热潮。

上一篇:东方艺术之美 下一篇:中国的首饰设计师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