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毕业生去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构建

时间:2022-07-16 07:15:47

医学院校毕业生去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构建

[摘要] 目前,医学院校毕业生去基层就业难,这其中既有学生的主观原因也有外在的客观原因。医学生去基层就业是社会的需要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必须建立相应的政策、制度进行引导和规范。因此,要促进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需要政府政策先行,学校教育鼓励,个人转变观念,用人单位人职匹配。

[关键词] 医学院校 基层就业 对策

目前,我国80%的医疗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和大医院,农村医疗卫生呈现出资源缺、条件差、设备少、水平低等特点。每年有90%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于大中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省市,大部分毕业生不愿意到县级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工作,造成了我国农村卫生人才不足的局面。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服务于基层,支教于基层,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整体方略。把医学类毕业引向基层、服务于基层,需要制定长效的机制、制度和策略。本文通过调研辽宁省三个市县农村的医疗卫生情况,在定性分析基础上,试图制定引导医学类毕业生服务于基层的长效机制与制度建设。

一、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现状

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发展中的农业大国,13亿人口中存在9亿多农民。截止到2003年底,乡镇中卫生技术人员约90.6万人,城市每千人口卫技人员数是4.84人、农村不足2.18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占1.6 %、大专17.9 %、中专59.5 %、无专业学历占21.8 %。卫技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人员队伍层次结构不合理,技术队伍素质低是长期困扰我国农村卫生队伍的三大症结并严重制约着农村医疗卫生质量的提高。

笔者通过对辽宁省3个不同经济水平的普兰店市、辽阳市、铁岭市调查发现,农民对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满意度较低,评价水平较低。

(一)对乡镇卫生院的满意度

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对乡镇卫生院最不满意的就是医疗水平,占总人数的33.7%,其次不满意的是医生水平,占调查人数的24.90%,再次不满意的是医疗费用,占总人数的16.6%,最后二项也是不满意程度最低的分别是就医距离和服务态度。这说明农民最担心的还是医疗设备和医务人员的水平问题。

(二)对乡村医生的满意度

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对乡村医生最不满意的方面是医疗水平,占总人数的28.20%,其次分别是医疗费用、医疗环境和医疗效果,分别占调查人数的21.9%、21.7%和19.10%,而不满意程度最低的是服务态度,只占8.30%。这说明农民对乡村医生的不满意度主要集中在医疗水平、医疗环境和医疗效果上。

(三)对医疗机构总体的满意度

调查结果表明,农民最满意的医疗机构是县(市)级以上的医疗机构,占总数的42%;其次是县(市)级医院,占总数的24.3%;再次是乡村医生,占总数的21.8%;而最不满意的医疗机构就是乡镇卫生院,只占9.4%。作为基层医疗的重要组织机构――乡镇卫生院,在农民的心目中的满意度却最低,这一调查结果值得我们反思,同时也反映了乡镇卫生院目前的尴尬处境。

此外,我们对三个市的农民对医疗机构满意度的评价进行了卡方检验:(2=175.119,P=0.000

接着,我们调查了农民对乡镇卫生院的不满意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最不满意的是医疗设备,占33.7%,其次是医生水平,占24.9%,再次是医疗费用,占16.6,最后是就医距离和服务态度,分别占9.1%和7.0%。这说明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医疗设备的投入力度,提升医生整体水平。

(四)对乡镇卫生院和乡村医生的总体评价

1.对乡镇卫生院的总体评价

在对乡镇卫生院进行总体评价上,有49.3%的人认为一般;也有7.6%的人认为不好;还有17.4%和23.9%分别评价为好和较好。

2.对乡村医生的总体评价

在对乡村医生进行总体评价时,总体来讲有45.4%的人认为一般;也有4.7%的人认为不好,还有25.3%和23.3%分别评价为好和较好。

为了进一步探讨影响对乡村医生评价的各种因素,找出各相关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我们运用了回归分析来解释影响评价的未知因素,结果如表2所示:

通过回归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农民对乡村医生整体评价的因素涵盖他们的就医方式、购药方式和对新农合的认知与参与程度。

二、对策

基层卫生系统缺乏人才已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由于受到种种限制甚至忽略,始终未得到解决。引进医生去基层工作不仅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才不足的困境,还能提高基层的医疗水平。

(一)政府方面

1.畅通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的就业渠道。要切实消除政策障碍,采取有效措施,打通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渠道,使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路径通畅;同时各级政府也要保持政策的连贯性、持续性和稳定性,保持对这一政策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长久坚持。

2.政府加大调控力度,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制度。

第一,确定正式的编制。编制问题是工作的保障制度,医学生去基层更应该要有这样的保障,这既体现了国家对基层人才的真正重视,又反映城市与基层的合理公平。

第二,提供与城市同等的待遇。待遇问题关系到大学生价值的大小与高低。它体现了权利上的平等,收益上的公平。因为同是在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而且在农村社会条件比较差的情况下获得比城市低的待遇,显然是不公平的。因此,政府应该在薪酬待遇方面,对去基层工作的毕业生不但不能给予少于城市的工资,相反还要有特殊的照顾。

第三,保证合适的培训与进修的机会。培训既是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服务水平的需要,也是发展自己、超越自己、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四,落实保险制度并给予适当的补助。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等按所在县市的标准执行,使毕业生这项基本的权利得到最基本保障,甚至对于一些艰苦的地区,应该给予额外的补助。

第五,根据自愿的原则,毕业生的户籍、档案关系可保留在工作地市、县教育局,免收户口、档案托管服务费。党、团等组织关系统一转到工作单位。

第六,大学生基层工作满3年后,根据个人意愿和工作需要,按照“双向选择、考试考核、竞争择优”的原则,对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学生,由省委组织部会同省人事厅、省卫生厅按照一定的比例推荐到省、地(州、市)及县(市、区)级医疗机构工作;如果大学生基层服务3年后选择自主择业,在考取医学类资格证书或学历教育时,降低5~10分或同等条件下优先入取。

(二)学校方面

1.制定医学毕业生去基层就业的奖励措施。凡是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辽西北计划”和“三支一扶计划”的志愿者除享受国家和辽宁省规定的一切优惠政策外,高校应拨出专项费用,设立大学毕业生基层就业基金,对到基层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给予奖励等。

2.做好毕业生家长的思想工作。毕业生在择业的过程中,家长的思想和看法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孩子的选择和去向。因此,学校应该不定期地召开家长会议,帮助家长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向他们阐述去基层就业的各种利弊,如果能够得到毕业生家长的支持和理解,毕业生去基层服务和决定和信心会更加坚定。

3.招收定向生,为农村和社区培养全科医生。以往的“三定”政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分配)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政策,应该继续坚持并完善。一方面,在定向招生(坚持生源以农村为根本)的同时,实行招生签约,确保毕业后面向农村统筹或交叉安排(实行计划分配过渡);另一方面,应考虑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相对薄弱的现实,招生实行单列、放低门槛,适当降低分数线,确保一定质量和数量的生源,把这部分特定的生源培养成面向社区与家庭,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相关人文社会科学于一体的全科医生。

(三)医学生方面

1.树立基层就业观念。在现有大中城市医院相对饱和的情况下,医学毕业生不得不考虑并面对一个现实的问题――降低期望值,去基层就业。因此,医学生要转变陈旧观念,树立崭新的就业观念,破除人为地把工作岗位分成高低贵贱的思想,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新就业观,主动服务于基层,尽早成为基层中的精英。

2.提高自身水平。医学生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因此医学生都应充分利用大学三到五年的时间,努力学习与掌握医学理论知识,并在医学实践中增加实际工作能力以及扎实的掌握临床操作技能和熟练的应用现代诊疗技术等。此外,医学生也不应只局限于本专业学习,除了必要的英语、计算机等工具性知识学好外,更应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加强综合能力尤其是人文素质的培养。

(四)用人单位方面

1.用人单位做到人职匹配。人力资源上所谓的人职匹配是指用们单位在选人时,不是选择最优秀的人才,而是根据岗位的实质需求选择选最合适的人才。所以用人单位不要一味地追求高学历,不切实际招收与职位特征不符或根本没有长远意向留在基层工作的毕业生,这不仅是人才的浪费,还会进入人才频繁流失的恶性循环。

2.用人单位应该给大学生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目前,大多大学生担心去基层工作不但不受重视,还会被所谓的“人际关系”所阻碍。因此,用人单位首先应该在态度上真正地重视大学毕业生;其次,应该定期组织培训,不断提升其业务水平;最后,要做到任人唯贤,为大学毕业提供一个公平的晋升空间。

参考文献:

[1]王陇德.建立解决农村医疗人才缺乏问题的长效机制[J].中国卫生资源,2005,(8).

[2]王凯军,岩磊,杜琳琳.以学生为本构建面向基层就业长效机制的探索[J].理论界,2009,(6).

[3]刘瑾等.从一项调查谈加速农村卫生人才的培养[J].医学教育与科技,2000,(4).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医学类本科生去农村工作的制度建设研究”(ZX08024)。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Mimesi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and... 下一篇:中美两国家庭教育之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