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彰显本质

时间:2022-07-16 12:41:06

摘 要 文章采取“对比题组”这样的补救设计,打破一教一练,形成认知冲突,通过形式、内容、方法等对比,引导学生辨差异、抓本质,减少解题策略定势,既巩固了知识,又丰富了学生知识结构。

关键词 对比题组;教学感悟

教学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之后,教材第53页有这样一道习题:每条童裤用这块布的几分之几?每条童裤用布几分之几米? 这里检测的知识点有两个:一是用分数表示部分与总数或是一部分与另一部分的关系;二是用分数来表示某个具体的数量。不出我的意料,从当堂练习的反馈情况来看,这两个知识点仍然有一部分学生辨别不清。其实从教十年来,“用分数表示部分与总数或是一部分与另一部分的关系”与“用分数表示某个具体的数量”一直是学生的知识“死角”,错误率较高。

问题症结何在呢?首先是学生对单位“1”的认识不够深刻。从“一个物体、一个单位长度”到“一些物体”没能达到质的飞跃。“一个物体、一个单位长度”很自然地作为单位“1”,而“一些物体”作为单位“1”,需要教者去引导,让学生去探索。不仅如此,学生还必须掌握并理解除法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区别这两者。想到这里,一个专项训练方案在我的头脑中逐渐清晰起来,第二节的课堂教学呈现如下:

首先出示以下几个问题:

①把3千克的糖平均分给5名孩子,每个孩子分得这些糖果的( ),每个孩子分得糖果( )千克;

②把25千克的糖平均分给5名孩子,每个孩子分得这些糖果的( ),每个孩子分得糖果( )千克;

③把100千克的糖果平均分给5名孩子,每个孩子分得这些糖果的( ),每个孩子分得糖果( )千克;

④ 把a千克的糖平均分给5名孩子,每个孩子分得这些糖果的( ),每个孩子分得糖果( )千克;

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

第一环节:解决“用分数表示部分与总数或是一部分与另一部分的关系”的问题。

师:要求每个孩子分得这些糖果的( ),必须要知道什么条件?

生:要知道这些糖果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师:平均分成了几份呢?

生:5份。

师:每个孩子分得这样的几份?

生:1份。

问:与糖果的3千克、25千克、100千克、a千克有没有关系?

生:没有。

追问:为什么呢?

生:这里不管糖果是多少千克,都看成单位“1”,平均分成了5份,每个孩子分得这样的1份。

问:那么每个孩子分得这些糖果的几分之几?

生:每个孩子都是分得这些糖果的 。

师:这四道题中每个孩子都是分得这些糖果的 。同桌相互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第二环节:解决“用分数表示某个具体的数量”的问题。

师:现在我们一起解决第2个问题:每个孩子分得糖果( )千克。现在与糖果的3千克、25千克、100千克、a千克有没有关系?

生:有。

师:有着怎样的关系?

生:糖果的3千克、25千克、100千克、a千克越大,分的人都是5人不变,那么每人分得的糖果就越多。

师:也就是说要求每人分得糖果( )千克,与糖果的总千克数、平均分的份数有关。

追问: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数量关系?

多个生说。

师板书: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千克糖果= 糖果的总千克数÷平均分的份数。

生列式解答,交流汇报。

师小结:的确糖果的总千克数越大,平均分的份数不变,每个孩个分得的糖果就越多。

第三环节:辨别两者。

师:通过以上的练习,你觉得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区别?

生口答:一个有单位,另一个没有单位。

追问:那你知道这种区别是什么原因吗?

学生讨论、交流。

生1:第1个问题求的是每个孩子吃了这些糖果的几分之几,也就是求5份中的1份,所以没单位;第2个问题求的是每个孩子具体吃了多少千克的糖果,肯定要有单位。

生2补充。……

师:真厉害!这么快就找出这两个问题的本质的区别:一个求的是部分与总数的一种关系,所以没有单位,一个求的是某一个具体的数量,所以有单位。

第四环节:专项训练。

我的思考:相似情景,定势思维,干扰在所难免,掉入陷阱也无需惊奇。反思我们的实际教学,当我们面对一些知识死角时,常规做法是“再教再练”,也就是再出一些同类型的习题让学生练、老师再讲,甚至我们还会抱怨:怎么教来教去,总有人教不会呢?殊不知这样的教学,实际效果往往是一时的,因为把握知识不能靠“以瓢画葫芦”来实现,追本溯源正确理解才是关键。

其实学生的认知实际上就是一种旧与新,错误与正确之间的链接,正确的方法往往是试错的结果。在实际教学中,对比练习巩固知识不是目的,常做些“超链接”让学生对比,主动寻求知识之间潜在的“连结”,把知识连点成线成面成网,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反思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上一篇:历史教育与人文素养的提高 下一篇:如何构建高中信息技术多元化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