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户经营行为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时间:2022-07-16 06:50:08

浅谈农户经营行为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摘要:文章首先从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户经营行为的概念出发,从而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重点分析了我国农户经营现状及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问题,最后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上提出了我国农户经营弊端的相应解决策略。

关键词:农户经营行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S1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1-0001-1

1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户经营行为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是当代的一个热门话题,它是指在发展过程中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子孙后代的资源环境构成威胁危害,反对为了维持目前的需求而耗竭包括自然资源,环境资源在内的物质基础,并给下一代留下更加匮乏和危险的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宗旨是强调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谐共生,具体包含的内容有:经济的可持续性、环境生态的持续性和社会的持续性三个方面。因此,农业可持续性发展包括农业生态持续性,农业经济持续性和农村社会持续性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系统。

2 我国农户经营行为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农业优惠政策,使农业的发展得到了大规模和迅速的提高,但是在农业经济大规模发展的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和农村集体过分的追求农业产出和农业收益,忽视或不重视农户经营行为给农业生态资源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目前,农户经营行为的主要问题表现在:①化肥用量偏大,使用比例失调。我国农户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化肥施用量偏大的情况,这和我国的国情密不可分。②农药用量偏大,农药产品结构不合理。为了防止农业生产中的病虫害,提高产量,我国农业上使用的农药量也是在不断上升的,而且农药的喷施次数也越来越频繁。有试验表明喷施的农药总体平均约有80%直接进入环境。漂浮在大气和存在于土壤中的农药经过降水、地表径流和土壤渗滤进入水体中,最后导致水环境质量的恶化。③农膜的过度使用。由于农膜技术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因此,农膜的使用量也在迅速的加大,农膜的大量使用固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农膜的破损及其在土壤中残留量的增加,也会造成严重的土壤污染。由于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膜不易降解,土壤中农膜的残留量逐年增加,降低了土壤的通透性能,减少了土壤含水量,削弱了耕地的抗早能力,而且严重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水肥的运移,导致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下降,这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3 农户经营行为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策略

农户的经营行为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农户经营的目的为了求得尽可能大的利益,因此,在经营过程中,农户自然不会把生态环境等因数放在首位,过多追求的是短暂的眼前的利益最大化而不顾以后的资源可持续问题。而农业可持续发展又要求农户的经营行为要考虑长远,有时为了保护资源环境而放弃目前短暂的利益。如何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指导农户的经营行为,使农户的经营和农业资源环境都朝着一个良性的循环发展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针对我国农户经营行为的现状分析,可以得出相关的维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3.1 科学合理的优化和引导农户的经营行为

基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性、潜在性、广泛性特点,这就要求我们运用系统论的方法,站在农、林、牧、渔大农业生态系统的角度全面加强农业资源生态破坏的治理与防控。它主要包括:①引导农民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农药。由于化肥的投入量并非越多越好,化肥投入过量还有可能引起作物减产或其他负效应。农田投入大量化肥,剩余部分未被吸收利用,最终由于进入土壤和水环境而造成污染。因此,要严格控制化肥施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效益。其次,还要改进施肥方式,减少氮肥的挥发,最后,针对农田中有机肥和无机肥严重失衡状况,指导农民有意识的增加有机肥施用。②严格限制农膜的使用并加强回收工作、实现生物资源的循环利用、实施水产养殖的污染控制等措施。回收残膜主要依靠机械回收和人工捡拾, 主要靠各级农业职能部门大力宣传废旧地膜残留于土壤中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指导农民高效回收残膜,逐步减少地膜在土壤中的累积,另外政策上,要鼓励和支持在地膜使用的重点地区兴办残膜回收和无害化处理加工企业,财政适当给予一定的支持,促进残膜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③生态资源循环利用。做好农村垃圾的清理工作,并把垃圾中的有机物及畜禽粪便等放入沼气池生产沼气,同时,沼渣和沼液还可以还田,能够明显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从而实现变废为宝,资源的循环利用。

3.2 健全农户经营行为规范

要全面的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光引导农户经营行为是不够的,还必须健全相应的制度规范来保证农户行为真正落实到位。健全农户经营规范主要做到以下几方面:①加强农业环保法建设。完善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把农业污染的防治工作建立在法制化的轨道上。②加强农户的环保意识。必要加强农业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大众传媒,普及农业污染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的认知度、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并提高其防治农业污染的自觉性和农业环境保护的紧迫感与责任感。③加强技术培训力度。农户只有在掌握了农作物规范的栽培技术后才能科学地进行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并保持和维护了一个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所以,技术培训力度必须不断加强。

参考文献

[1] 曲格平.试论中国环境保护战略问题.中共中央党校报告精选.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贺少芸(1972-),女,汉族,陕西西安人,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国土资源收购储备整理中心主任科员,研究方向:土地资源管理。

上一篇:松树实生苗病虫草害的防治方法 下一篇:科学防控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