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礼与乐的关系

时间:2022-07-16 05:41:40

论礼与乐的关系

摘 要:礼乐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核心,礼与乐共同作用于人格修养和社会生活,是联系中华各民族的纽带,礼是对人的外在行为进行规范,乐是对人的内在精神进行熏陶,一表一里,相互依存,相互补充,造就内圣外王的君子,使社会变成一个理想的境界。

关键词:礼与乐;本质;区别;联系;相互依存;共同作用

中图分类号:B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0308-01

中华是礼仪之邦,中华传统是礼乐文化,从周公制礼作乐到孔子的礼乐复兴,礼乐便成为中华儿女人文素养的表徵,也成为联系中华各民族的纽带。其实,我们所说的礼乐文化就是礼与乐的合称。那么,他们之间有何关系呢?

一、礼与乐的本质

(一)什么是礼

礼盖涵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人的行为举止,大到国家的政策法令、外交等,但究其实质许多学者认为礼是德与仁的具体表现,也是人修身的手段。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可见礼与仁互为依存的。其次,礼是修身的手段。《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人区别于禽兽的标志可用《礼记・曲礼》中的话回答:“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有礼,知自别于禽兽。”所以说如果人缺少了礼,不用礼去加强自身的修养,那与禽兽又有什么区别呢?《论语・雍也》中有这样一句: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意思是作为一名君子,不但要广博地学习文献知识,还要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只有这两方面都做好了,也就不悖离道了。此外,人如果不借助礼来修身的话就达不到理想的境界,在《论语・泰伯》中孔子举例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其实,恭、慎、勇、直也没什么不好,但是如果离开了礼就会变为“空劳碌”、“胆小”、“作乱”、“出语伤人”,这正如孔子所说的“不学礼,无以立”。

(二)什么是乐

早在上古时期,尧舜时代的人就知道用金、石、丝、竹、土、革、匏、木八种材料制作乐器,奏出和谐悦耳的乐章,叫做“八音克谐”,从《乐记》中的记载来看,音乐应分为声、音、乐三个层次,声是因情动于中,发之于口,形之于外,于是就有了声,正如《乐记》说:“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这只是简单的情感表达,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发现自然界中所有的声都是有规律的,因而有了“五音”“十二律”,于是人们借助音阶加以旋律、节奏等,就创作出风格各异的乐曲,所以《乐记》说:“声成文,谓之音”,乐曲之中,乐音有雅正的,也有颓靡的等,儒家认为应该选择那些风雅中正,有道德内涵的,有助于人的心灵中正平和的乐曲加以演奏,乐便这样产生了。由此可见,乐与音是有区别的,《乐记》说:“夫乐者,与音相近而不同”,“德音之谓乐”,“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也因为此才有“靡靡之音”、“郑卫之音”的称谓,所以,可以说乐是道德的表徵,是政治的产物,也是教育的核心以及等级的象征。

二、礼与乐的区别

从上面的论述中可知礼是规范作为个体的人在等级秩序中的各种名分、各种关系,对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具有强制性、统一性。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就按照礼仪规范行事,促进内心的修养,自觉遵守君臣父子的差异,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以《乐记》中说:“礼者有异”,“礼义立,则贵贱等矣”,“礼者,殊事合敬者也”,由此,礼对不同的人或人的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要求,比如人到成年有成年礼,结婚有婚礼,乡人聚会有乡饮酒礼,人死了有丧礼和祭礼,国与国交往有聘礼等等。人的言谈举止就靠礼来规范,但是人内在的性情却通过乐去提升,乐制约着作为个体的人在各种不同关系、不同名分中的内在感受,它在社会生活中以柔性的、潜移默化的方式体现出来,具有个体差异性,正如《礼记》中的“礼发诸外”、“德辉动于内”。乐并非像今天的音乐是一门艺术,而是述诸于人的心灵,通过对人的灵魂的净化和陶冶,提高人的德性,使人养就“浩然之气”,通过修己达到安人的目的,其宗旨在精神层面的“善”,即寄予了一种理想的价值判断与理性的反思。

三、礼与乐的联系

(一)互为表里,相互依存

从“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这句话推测,乐先于礼兴起,但是礼乐又是可以传承下来的,因此究竟是礼先乐后还是礼后乐先在学术界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我们暂且撇开这一争议,从已有的礼乐文化中去分析它们的关系,读过《论语》、《礼记》的人都知道乐的作用高于礼,但是它又是为了表现礼而存在的,如《论语》中孔子曰:“八佾舞于庭,士可忍,孰不可忍?”孔子当年看见鲁国专权的大夫季孙氏,目无天子,目无国君,居然僭用天子规格的“八佾”舞,十分气愤,说“士可忍,孰不可忍?”这样僭礼的事都能容忍,还有什么不能容忍的呢?从“三礼”的记载来看,古人有仪必有乐,雅乐和燕乐为宫廷用乐,在典礼中天子、诸侯、大夫、士的用乐都有相应的规定,各阶层不能越级而乐,《乐记》中也谈论到乐是通于人情事理的,理解了乐的功效就接近于理解了理的真谛了,而礼又是德与仁的外现,乐如果缺少了礼的主导,那就不能称其为乐了,或叫“乱世之音”,或称“靡靡之音”, 在儒家的礼仪文化体系中,礼与乐相辅相成,两者的关系形同天地,《礼记・乐记》说:“乐由天作,礼以地制。”礼乐结合就是天地万物秩序的体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礼与乐密不可分,以至可以说:没有乐的礼不是礼,没有礼的乐不是乐,礼与乐是难以分开的,是相互依存,相伴始终的。

(二)共同作用,互为补充

礼是对人的外在行为进行规范,乐是对人的内在精神进行熏陶,礼与乐是提高道德品格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手段,《论语・泰伯》中说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表明礼、乐对个体人格修养的重要性,司马迁也把礼、乐看作是引导一个国家的人民的最重要的制度,礼、乐的作用可以引《乐记》中的话为证:

“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是故先王之制礼乐,非以极心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

“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

……

我们知道儒家崇尚中庸之道,中庸是人修养的最高境界,而要达到这一理想的境界则需要礼、乐兼修调治,因为礼侧重谦让收敛,乐侧重丰满充盈,如果只一味的收敛而不充盈,那么就会导致消亡,反之就会流于放纵,即“礼减而不进则消,乐盈而不反则放”,就是说 一个人如果只有“礼教”而缺乏“乐教”,就会成为一个呆板、拘束的人;如果只有“乐教”而缺乏“礼教”,就会成为一个放荡不羁的人。这两种偏向都不符合“仁”的精神。只有把“礼教”和“乐教”结合起来,才能使内心的“仁”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孔子说:“立于礼,成于乐。”意思是学“礼”能使人在社会上立得住,而学“乐”才能使这种“立”得以完成。因此,礼、乐对个体的人格修养起到了相互相成,互为补充的作用。就整个社会而言礼、乐的关系也是这样,自西周以来,历代的统治者都将礼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基本手段,对礼的僭越被称为“犯上作乱”,然而,如果只用礼来调整,人与人之间只有僵硬的等级关系,社会关系中没有任何张力和弹力,这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是不利的,因此,在用礼来规范的同时就要辅之以乐。

おげ慰嘉南祝

[1]彭 林著.《礼乐人生:成就你的君子风范》. 中华书局, 2006.

[2]夏 静著.《礼乐文化与中国文化早起形态研究》.中华书局 ,007.

[3]翁明礼著.《礼乐文化与诗学话语》.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

[4]王文锦著.《礼记译解》,中华书局.

[5]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

[6]彭 林著.《儒家礼乐文明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上一篇:浅谈其语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生活化 下一篇:浅谈舞蹈课堂钢琴伴奏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