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中体育有效课堂之管窥

时间:2022-07-16 04:43:43

构建高中体育有效课堂之管窥

摘 要: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传统的一些不利于学生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逐渐被历史的车轮碾过,被新的适合社会发展需要教学模式所取代。素质教育实施的今天,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采取措施激发高中生体育兴趣,进而达到提高课堂效果的目的,是高中体育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高中;体育;有效;课堂

人生来就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才会出现学生,希望通过学习来满足自己。学习应该是会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通过学习,一个人可以获得快乐,才应该是正常现象。可是如今的教学情形下,不少高中生学习兴趣缺乏,其课堂效果不言而喻。

介于此,我利用高中体育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以期构建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有效高中体育课堂。

一、激情引趣,提高高中体育教学效果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就会在练习中投入更大的精力,大大增强教学效果。传统体育理论课教学,书本、黑板加粉笔,学生学起来兴趣不大,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如在讲授"娱乐体育与休闲体育"时,用语言很难将大量的教学内容和各项运动项目的特点讲述清楚;在讲授运动技术特点及练习方法时不仅需要对技术动作进行详细的讲解、分析,更要有实际的示范动作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而在理论课堂上加入示范动作是既不方便又不协调,更有许多动作无法示范。但电视媒体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微观的知识宏观化,高难的动作分解化。因此,运用媒体欣赏进行教学,利用其形象、直观、生动、色彩艳丽的鲜明特征,调动学习者的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使学生的大脑处于积极的工作状态,能加速和加强大脑对运动技术的逻辑处理,使其建立深刻的动作表象,当学生们在电视媒体中看到漂亮优美的动作,特别是体育明星的风采,可强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进行情境创设,活跃课堂气氛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设适宜的情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情境教学是教学中最有效的形式之一,教师在体育教学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不知不觉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那么,怎样设置精妙的情境?体育教师可用生动的语言艺术、或精美图画、或生动的电教手段,设置不同的情境,达到良好教学效果。如教"背越式"跳高时,便借助电教手段,把跳高比赛场面,优秀运动员的正确姿势、动作、神情等展示在学生面前,随着教师的指点,学生仿佛进到当时的场面,每位学生都争着模仿跳高运动员的动作,进行练习,课堂的气氛相当活跃,学生领会技术动作也特别快,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有效练习,巩固学习效果

无论课堂教学模式如何改变,练习都是巩固课堂学习效果不能缺少的环节。学生要掌握某项动作技能,都离不开热身活动、教师讲解示范活动、学生反复练习活动等。而这些活动的有效组织也就直接决定了学生掌握动作技能的快慢。因此这一环节,教师要做到:语言组织准确、简练;时间组织恰到好处;教学组织面向全体学生。这一点就要求教师能对所学教材熟悉,不光是理论上的熟悉,还包括了动作技术、重难点的掌握等等。

学生的有效练习要注意:

(1)紧扣关键,注意学练的针对性。每一项动作技能的形成,教师都会设计一些练习手段来促进动作技能的形成。特别是对于一些动作复杂、难度较大的技能则需要设计相应的辅助练习、诱导练习来达成目标,因此教师在设计这类练习时要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注重解决动作技能掌握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比如:在教高中男生跨栏跑时,对起跨腿和摆动腿的专门练习,对"跳栏"与"跨栏"的区别,应该是课程的重点,同时也是学生练习的想、重点,应该加强注意。

(2)循序渐进,注意练习的层次性。学生学习动作技能总是要经历一个由间单到复杂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必须注意练习的层次性,由简单到复杂,要求难度逐渐增加。一个体育老师,如果学生的练习设计得好,你会发现,他在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又一次练习之后,学生会在不知不觉地状态下初步掌握动作技能。而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设计的每一次练习都达到了不同的目的,并要求明确、前后关联、层层递进。比如:对于高中生在进行健美操复杂组合动作教学时,可以采用难度叠加AA BA B CA B C DA B C D E的练习形式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其中代表A下肢基本步法变化、B代表上肢手臂动作变化、C代表手形变化、D代表头部动作变化、E方向变化等循序渐进,逐渐递加动作,提高动作难度的练习方法,来达到并提高动作技能的快速掌握。

(3)启发思维,注意练习的多元性。为了缩短动作技能形成的进程,有利于提高课的教学质量,教师应根据课的任务,动作的主要环节和学生掌握动作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正确地选择和安排一些必要的辅练习,诱导性练习和发展身体素质的练习。这种有目的地选择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一方面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动作技术技能,发展身体素质。

(4)因人而异,注意练习的实效性。当然,最有效的教学还应注意到每一个水平层次的学生。一个班的学生的原有水平(即基础)和接受能力都不可能是同步的,教师在进行练习设计时,还应当在吃透教材的同时,再吃透学生。练习的难度及要求,尽量避免"一刀切"。一般情况下,可以把练习分为较低难度、中等难度;较高难度三个层次,以适应不同类学生的"口味"。较低难度练习起点低,保证所有学生都能掌握,适合极少数基础技能条件特别差的学生掌握;中等难度练习有一定难度,但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大多数学生能通过努力较好练习;而较高难度的练习,可让优生产生兴趣,尽力去完成,做到优生吃得饱,大多数学生吃得好,少数学生吃得了,真正让全班学生都练有所获,练有所乐。

比如在跨栏课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立不同高度的栏架,或者用皮筋代替,设立不同栏间距,对于不同的学生而言,这将极大的促进学生练习的勇气和积极性,增强体育课练习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我在高中体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发现以上措施能够让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更有效性。我想,构建高中体育有效课堂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广大一线体育教师共同努力,才能让高中体育课堂更加有效。

上一篇:浅谈如何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 下一篇:加强初中生的英语朗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