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高启后的中国出路

时间:2022-07-16 04:37:10

油价高启后的中国出路

"饥渴"才要走出去

8月24日零时,北京各个加油站再次上调了汽油和柴油价格,这已经是年内第三次调价(去年成品油的价格曾经调价四次)。当天上午,主持了国务院第四次学习讲座,讲座主题就是"能源"。主讲人是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赵文智教授,他主讲标题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

高速发展的中国,空前地感受着能源饥渴。海关总署8月20日的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石油进口量较上年同期飙升40.7%。据商务部统计数据:2004年中国原油进口将突破亿吨大关,达到1.1亿吨,比去年增加21%,成品油进口将达到4000万吨,比去年增长40%。

从去年开始,中国成为世界石油第二大进口国和消费国,仅次于美国。中国目前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已经超过消耗量的1/3,而且这个依存度还有不断提高的趋势,专家估计,2010年将达到40%。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测算说,如果全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每桶平均上涨10美元,中国就要多掏70亿至80亿美元。

8月20日是一个"黑色星期五",北海布伦特原油每桶一度突破了49美元,几乎接近50美元的心理极限。几个月以来,世界原油价格的不断攀升,国际油价连续走高,直接导致我国成品油价被动上调。

由于没有战略储备等可以用来平抑油价的措施,中国石油价格的"传导效应"一直比较明显。但是由于运输、储藏、提炼等技术上的原因,国内成品油价格升降与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一般要滞后几个月。

据专家介绍,纽约、新加坡、鹿特丹三地成品油价格加权平均,构成了我国目前的成品油价格"公式",如果三地加权平均价格上涨幅度超过8%,中国国家发改委就会在三地加权平均价格的基础上加上运费,制定出国内成品油零售中准价。而国内两大石油集团则在这个中准价的8%浮动区间内确定其市场零售价。

据有关国际组织估计,每桶石油价格上涨10美元,就会使通货膨胀上升0.5个百分点,使经济增长降低0.25个百分点。被称为"经济血液"的石油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关键,近年来国内油田储备日益下降,争取获得海外油田项目的权益已成业界共识,出于现实和战略的考虑,参与石油能源供应的中国三大公司开始眼光向外。

中国"走出去"战略

对石油越来越饥渴的中国,"走出去"战略是必然的选项,分析人士认为,这既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保证中国能源安全的需要,中国三大石油公司通过"走出去"把在海外市场上获得的份额油运回国内,才能从实质上为国家未来石油短缺减压。

从目前看,中石油在海外有三个战略选取区:以苏丹项目为基础的北非战略区;以哈萨克斯坦项目为基础的中亚和俄罗斯战略区;以委内瑞拉项目为基础的南美战略区。

中石化的战略区更多在中东。中东也是中国原油的主要供应国,约占50%,其中,最多的是沙特和伊朗。而中石化作为进口大户,占中东原油总进口量的80%左右。

中石化集团负责海外投资的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公司(SIPC)有关人士透露,今年是"走出去"战略的关键年,中石化目前重点跟踪评价的海外油气项目还有二十余个,主要分布在伊朗、利比亚、安哥拉、刚果、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尼等十余个产油国,"今后两年内,我们将根据研究和评价情况对其中有利项目进行投标或报价"。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是中国第三大石油企业,去年,其海外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已达1/5以上。公司高层也表示将积极留意海外油气资产的收购机会,并会先着眼中国周围地区的收购机会,包括中东、俄罗斯及亚洲地区。

中国能源问题专家、国务院宏观经济专家组成员秦宣仁认为,过去较长一段时间,中国公司与国外能源合作,调研不够,动作慢,各自为政,缺少通盘运筹,谋略和手段不到位,错失了许多机遇。专家建议应该建立海外协调机制,协调在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大石油公司的海外战略,避免无谓内耗,避免单兵作战,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由于能源工业的极端重要性,地缘政治的影响不能不引起重视。有专家已经注意到中国企业海外油气田多在印尼、苏丹、哈萨克斯坦等敏感地区,存在着一定的政治风险,专家们认为有必要进行分散。

上一篇:三心二意做企业 下一篇:两难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