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盛皮具质优价高、客户多元,代工品牌双轨并进

时间:2022-10-01 07:18:03

宏盛皮具质优价高、客户多元,代工品牌双轨并进

2008年起,宏盛皮具不断关厂,但营收却是每年两位数增长。能打破代工宿命的原因在于技术升级,产品质优价高。

关厂,但营收、毛利率却增长。专门代工国外品牌大厂皮具的宏盛控股集团,近年来在董事长邓宏达带领下,仿佛表演一场数字魔法。

从2008年金融海啸至今,他已关掉广东东莞6个、江苏淮安2个,共8个工厂,现只留下7个工厂,代工品牌大厂的皮包数量锐减,但出奇的是,宏盛营收却是年年两位数增长:2009年为7400万美元,2010年为8100万美元,2011年增长至8500万美元。

走进上海徐汇广场,一楼陈列的海外各大品牌精品皮包、皮具,不少都由宏盛代工。2011年,宏盛的高端代工比例约45%,2012年提升到55%。现年54岁的邓宏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原因:高端皮件全部采用手工缝制,数量少,但利润高。其实从1998年宏盛在东莞创立开始,邓宏达就决定走一条不同的路,

30多年前高中毕业后,邓宏达就独自一人从竹东上台北发展。在朋友介绍下进入皮具产业。1987年,台币升值、人力成本不断提高,多数皮具企业西移大陆,邓宏达也跟着来到东莞,从最基层的验货员做起,一路做到业务副总。

舍量大价低路线,提高附加价值

创业头几年,为求稳定,邓宏达接受各式订单,练好基本功。他选用最好材质的原料,投入大量资金购买高价机器设备,并提升员工技术与素质。

2007年,机会终于来了。当时,一家精品品牌新款皮包订单深受欢迎,市场追加订单,但意大利工厂却苦于工人短缺,无法如期出货,因而找上宏盛。一个月后,720个皮包如期完成。

弹性,是宏盛成功第一个原因。精品品牌款多、质优、量少。至今,宏盛接单品牌约有20多个,但单一客户的下单比例不超过25%,分散了风险。弹性来自技术娴熟的工人,一个抵三个。宏盛不仅培养人才,也不吝给予高水准的薪资福利。

宏盛从不妥协品质,甚至标准比客户还高。有一次,宏盛准备出货一批精品皮包,却发现有小瑕疵,邓宏达二话不说,下令重做,损失至少10万美元。

谁说代工只能受制于品牌大厂?邓宏达有感而发地说:“品牌、代工应该双赢,因此慎选客户。”只是,宏盛2007年投入大量资本在淮安扩厂,但因误判形势,造成公司首度亏损;2008年第一季,许多精品品牌原本下订的秋冬款皮件订单也突然取消。

这一当头棒喝让邓宏达决定停掉量大但却薄利的生产线,同时逐步关掉营运绩效不佳的工厂,并开始提升高端皮件比重。2009年,随着景气好转,宏盛营收相较2008年下滑10%,但获利却稳步增加。

重视获利,发展品牌,步步为营

然而,邓宏达在2010年又再次犯错。这年,他为了打造自己的皮件品牌,在人才、资金都不到位的情况下,不仅效果没达到,又造成亏损。动作太过躁进了。他事后反省,隔行如隔山,当时品牌策略没想清楚,就贸然投入大量资源,自然不如预期。

2011年,邓宏达于是找来专业经理人吕学耕出任营运长,重新拟定策略,不再一味追求营收规模,而是重视获利,然后再从获利拨出一定比例作为扩充资本,

首先,专注代工,继续提升高阶产品比重,但客户结构微调。他逐步增加大陆高档皮件品牌比例,预计从2011年的10%至15%,增至2012年的20%至25%。

品牌发展也开始步步为营,宏盛与大陆最大的皮件销售网站合作,共同推出自有品牌,定位物超所值,价位约在2000元人民币的产品,以此测试市场。

在管理方面,宏盛实行各个部门利润中心制。实行后,成本开支节省不少,例如可乐饮料的每年消耗量从原来的7000多瓶减为700瓶。吕学耕笑着说:过去业务部门每次都请客户喝可乐和矿泉水,但改成利润中心制后,年终多出来的利润将会分红给部门员工。

宏盛的转型升级故事,一路走来虽有波折,但发展策略已更清晰,更加经得起考验。

小档案:宏盛控股集团

创立时间:1998年

董事长:邓宏达

营运长:吕学耕

2011年营收:8500万美元

2011年营收比例:高端产品45%、中端产品55%

产品:男女用包包、皮包、高尔夫球袋、拉杆袋及旅行箱;

升级成功秘诀:弹性够快,不让单一客户下单比例超过25%;

比客户更重视品质;善选客户,不接无利可图的订单。

上一篇:宏达电手机为什么输给韩国三星? 下一篇:课程化:“素读经典”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