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高宗”价高何故?

时间:2022-09-28 04:34:36

国家货币政策宽松,通胀预期加剧,糖供不应求,开榨抛储短期利空,使得糖价居高不下。

新榨季将至,抛储反而导致糖价大涨,主产区现货价突破每吨7000元,历史未见,后市糖价何去何从?

货币政策宽松通胀预期加剧

各国央行维持宽松政策仍是主流。目前市场基本确信美联储在高失业率和低通胀压力下,除了量化宽松已经没什么别的选择。在新计划的规模方面,各方估计从数千亿至2万亿不等;也有观点认为,美联储不会公布一个确定的数字,可能会保持政策的开放性,如每个月购买大约1000亿美元的债券,到何时中止逐月视情况而定。

中国央行多次表态继续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三季度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增长 1940 亿美元,远远超过一季度 479 亿美元,二季度 72 亿美元。截至 9 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 26483 亿美元,同比增长 16.5%。根据官方数据,2000年,我国GDP总量为8.9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为13.5万亿元,是GDP的1.5倍;今年9月底,我国GDP总量为26.866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为69.64万亿元,是GDP的2.6倍。上述数据表明国内通胀压力很大。实际上,9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6%,创下23个月以来的新高。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在某论坛上表示,改革开放的30年里,大型的通货膨胀出现了两次,一次是1994年,另一次是1988年,其共同特点就是货币的超量发行、经济过热和农业减产。目前经济没有过热,但货币的超量发行远超历史数据,通货膨胀预期强烈。大量资金在实物资产中寻找保值增值的途径, 前期吸纳热钱的房地产仍是调控重点,不仅不能吸纳资金,反有资金流出,加大其余实物资产的涨价压力,“蒜你狠” “豆你玩” “辣翻天”相继出炉。商品期货相比现货更容易满足资金的保值增值需求,食糖因其自身供需失衡,而更受资金的青睐。

糖价高位市场缘故颇多

截至2010年9月末,本榨季全国累计产糖1073.83万吨,销售1042.13万吨,产销率为97.05%。

据2010年11月1日糖会最新信息,各产区初步统计的产量数字,广西760万吨,广东105万吨,云南200万吨,海南24万吨,福建3.3万吨,四川3万吨,湖南1.5万吨,甘蔗其他产区2.5万吨,黑龙江24万吨,新疆52万吨,内蒙古15万吨,河北4.3万吨,其他甜菜糖产区3.7万吨,总计甜菜糖99万吨,全国预计1198万吨,大数约1200万吨;上榨季全国消费量1379万吨,预计2010/11榨季全国食糖消费量将达到1400万吨。供需缺口由结转库存和进口弥补。

截至9月末,全国食糖工业库存仅为31.7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5万吨,达到了近四个榨季的最低水平。10月22日抛储后,国储糖剩90万吨白糖。1至9月累计进口1,365,243吨,同比增长43.33%。全球糖市连续两年出现缺口使食糖库存量下降到了20年来的最低水平,2010/11榨季全球糖市产量大幅增加,产量有望超过消费量。可是由于全球反常天气的影响,近期增产数量下调,国际糖价大涨。4日巴西糖的进口估算价为8310元/吨,一段时间内进口无利可图。

综上所述,2010/11制糖年全国供需局面紧张,且上制糖年度的库存消费比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将给2010/11制糖年国内的糖价走势带来较强支撑。

据了解,11 月 4 日广西第一家糖厂将拉开生产序幕,而 11 月 10 日左右云南第一家糖厂也将开机,可以说再过半个月左右,新糖上市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目前局部地区糖源偏紧的情况。另外目前已经有41万吨储备糖在进行加工,在适当时候有关部门应该就会投放市场。

糖价运行于20、65日均线上方,10月加速上升后,中期上升趋势已近尾声但仍保持升势。KDJ连续背离、糖价高位振荡加剧发生警示。根据甘蔗2-3年连续增产、减产规律,该中期顶极可能也是长期顶。下方年初高点和10月跳空低点在5900附近,也是本轮上涨的50%回撤位,支撑较强。

综上,各国央行维持宽松政策, 通胀预期加剧,2010/11制糖年全国供需偏紧,且期初库存消费比处于历史较低水平,给未来糖价走势带来较强支撑。短期糖价上涨过快,新榨季开始、国储可能进一步抛储削弱糖价上涨动力,我们认为未来糖价将高位振荡。

(注: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上一篇:行情性质的又一种分析方法 下一篇:建行云南省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