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之声】稳妥推进期货市场创新

时间:2022-07-16 03:04:26

【监管之声】稳妥推进期货市场创新

期货市场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当前期货市场的监管要坚持稳定发展,借鉴成熟市场经验,从实际出发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新兴市场的兴起,特别是面临大宗商品和金融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越来越多的产业企业和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机构利用期货市场配置资产和管理风险,使期货市场的发展与创新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也使这个市场的结构和功能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影响力大大增强。

但新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如传统通过研究供求关系来判断价格是否合理的监管理念面临挑战,如何使市场既能平稳运行,又能积极发挥功能,以及各国期货监管机构如何加强沟通合作,都是我们监管者面临的新课题。

初显成果

现代期货市场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是英美等主要国家经济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的工业革命使伦敦成为世界性的金属期货交易中心,20世纪的美国既是全球经济中心,也是农产品、能源及金融期货交易中心。在金融市场发展史上,期货市场虽然阶段性地因为各种原因受到社会的诘难,但从长期看,其为国民经济提供价格信息和管理风险的重要功能不容质疑。我们深信,期货市场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会受到越来越多的经济体的重视。

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为了解决商品的市场化定价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20世纪90年代初建立了期货市场,通过近20年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期货市场已开始为一些产业的现货贸易定价、为相关企业经营活动实现套期保值和风险管理。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

目前,我国期货市场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实体产业的融合度不断提高,期货市场服务国民经济的能力显著增强。

一是完善了金属、农产品、化工等主要大宗商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在这些领域,市场已成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方式。企业和农民开始利用期货价格进行相关贸易谈判。期货市场在促进现货市场流通秩序建立、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是期货市场已成为相关产业企业管理风险的主要场所。目前,国内期货市场上法人投资者的交易量和持仓量分别占市场份额的12%和45%,国内铜行业中80%的企业都参与了国内国际的铜期货交易。现货企业已经成为稳定期货市场的重要力量,入市企业达到了锁定成本、稳健经营的目的。

三是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逐步增强。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期货市场交易规模持续稳步扩大,2007年成交金额达到41万亿元,是当年GDP的1.7倍。成交量达到7.3亿手,占全球成交总量的26%。全球成交量最大10个商品期货合约中,有5个来自于中国。

四是逐步扩大了对外开放。批准了6家内地期货公司在香港设立机构从事期货业务,3家港资机构参股内地期货公司,31家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到境外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国际上不少的生产流通企业都通过其在中国注册的企业参与了期货交易。同时,对于取得港澳期货业务资格的人员,参加中国期货业协会的考试合格者,可以申请取得内地期货从业资格。

构建监管框架

期货市场专业性强,风险程度较高,对法制环境、诚信意识和经济市场化程度要求较高。而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迈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期货市场的建立与发展遇到了诸多制度和文化方面的挑战。

我们本着遵循期货市场发展基本规律和结合中国实际的指导思想,在期货市场的发展与监管工作中,坚持以下三点原则:

一是坚持稳步发展期货市场的指导思想。在转型阶段,我国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还很薄弱,市场经济的文化还在培育之中,同时期货市场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管理风险,但如果脱离了中国实际,过快发展也会产生风险,并对经济运行产生破坏作用。因此,稳步发展应是现阶段期货市场坚持的指导思想。

二是不断借鉴成熟市场经验。一直以来,我们与各个主要国家的期货监管部门及市场机构保持沟通,通过培训、互访等形式来加强交流。我们期货市场的一些交易结算的基本制度,以及净资本监管、期货投资者保护基金、金融期货分级结算等制度,都是学习和借鉴国际市场做法的结果。

三是坚持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西方成熟市场的市场参与者所在的环境守法、信用程度相对较高,但他们的市场环境也是经历了上百年的历史才形成的。针对国内市场参与者诚信守法意识还较淡漠的实际情况,我国建立了比成熟市场更为严格的监管制度,比如,在交易所层面建立了毛头寸的保证金收取、梯度保证金、涨跌停板、强行平仓、套期保值审批等制度;在证监会层面建立了与市场诚信环境相适应的产品审批和机构准入制度,建立了期货客户保证金监控系统,实名制和统一开户制度,以及正在建立的覆盖商品与金融期货市场交易行为的实时监测监控系统等。

上述指导思想及基本做法,符合现阶段中国“新兴加转轨”的实际,是我国期货市场能够取得较快发展的根本保障。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完整的期货市场体系基本形成。

一是建立健全了统一的市场法规制度。2007年4月国务院全面修订了《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中国证监会修改和新制定的涉及期货交易所、中介机构、从业人员、行业高管人员、投资者保障、金融期货业务等覆盖期货市场各个方面的10个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也相继实施。

二是监管框架趋于完善。建立了期货市场集中统一的监管体制,形成了证监会及派出机构、期货交易所、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及期货业协会“五位一体”的监管体系。一支有一定专业技能和监管经验的监管队伍初具规模。

三是产品体系初步形成。2004年《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我们先后上市了燃料油、棉花、玉米、白糖、豆油、化纤、锌、菜籽油、塑料、棕榈油、黄金等11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商品期货交易品种,目前上市交易的品种已达17个。至此,我国覆盖农产品、普通金属、贵金属、能源和化工等领域的商品期货品种体系初步形成。除原油外,国际市场主要的大宗商品期货交易品种都已在我国上市交易。同时,积极推进金融期货市场建设,成立了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积极研究和开发包括股指期货在内的金融期货品种。

四是中介机构体系初步形成。现有171家期货公司和512家期货营业部。已批及待批的期货经纪中间介绍商(即证券公司为期货公司介绍客户)有36家证券公司及1000余家证券营业部。通过期货从业资格考试人员5.6万人。

推动稳健运行

进一步推进我国期货市场的基础建设和改革开放,一是要促进期货市场的平稳健康运行。当前,期货市场正受到供求关系以外的各种复杂因素的交错影响,维护市场平稳、健康运行的难度加大。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新的历史时期期货市场内在规律的探索和把握,强化期货市场运行的监测监控,加快建设“期货市场运行监测监控系统”,加强跨市场和跨国界的监管合作。同时,督促期货交易所按照“三公”原则,强化一线监管,严肃市场纪律,维护市场秩序,提高市场运行质量,更好地发挥市场功能。

二是要继续深化各项基础性制度建设工作。在全面落实实名制的基础上,深入推动统一开户工作。推广首席风险官制度,深入落实以净资本为核心的期货公司财务安全指标监控体系。推进期货公司分类监管,扶优限劣,促进形成行业发展的新格局。研究培育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的相关法规政策,改善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研究适应期货市场发展的中介服务机构形式,改善期货行业中介机构结构。推动市场加强期货衍生品市场的专业人才的吸引、培训和培养。

三是要更加稳妥地推进期货市场创新。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和风险在全球的蔓延警示我们,金融创新必须适度,必须与市场的接受程度和投资者的承受能力相协调,与监管能力相适应,确保风险可测、可控。一方面要做深做细现有品种,稳步推进钢材、稻谷等商品期货新品种上市,研究推出金属及农产品的期货期权。另一方面按照“高标准、稳起步”的原则,在股指期货合约设计、风险控制、市场监管、投资者教育等方面进行更加谨慎的制度安排;根据股票现货市场的变化和股指期货模拟交易中发现的问题,继续完善股指期货上市的相关准备工作。

四是要加强期货市场对外开放评估,完善对外开放的战略安排。全面开展对期货市场和期货行业对外开放政策成效的分析和评估,结合自身发展需要,持续完善并有效实施对外开放的整体战略,有序推进我国期货市场和期货行业的对外开放。

当前,中国的期货市场正处于全球化背景下的重大变革时期,期货市场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后,积蓄了进一步发展的能量和后劲。在国家关于“稳步发展期货市场”方针的指导下,中国期货市场一定会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作者为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

上一篇:面对利率风险 下一篇:【业界交流】中国经济和金融业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