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低碳经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时间:2022-07-16 02:43:01

发展低碳经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摘要】低碳经济是我国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气候问题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应对经济粗放增长带来一系列问题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国内国际两方面论述了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分析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

【关键词】低碳经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低碳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重化工业以及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较之西方国家,我国经济仍处于较低阶段,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增加和物质消耗来推动。这种高投入、高增长、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土地、淡水、能源等战略资源被大量的消耗和破坏,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受到严重的挑战。金融危机和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碳排放”正成为发达国家新的“绿色壁垒”,限制和打压我国的传统优势产品的出口。因此,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十分必要和迫切。

低碳经济是以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洁开发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制于国际碳排放和国内能源资源的不可再生。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低碳经济道路,既是应对气候变化、减缓二氧化碳排放的核心对策,也是我国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性制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有力手段,是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出路。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

(1)低碳意识缺乏。长久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单纯的追求GDP的增长,以资源的大量使用为代价,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2)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加大,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成为制约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3)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的约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煤的依赖远大于世界其他国家,并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改变,这不仅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排放负担,而且还会影响整个生产和技术的选择与效率。(4)低碳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我国低碳技术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较发达国家都相对落后,资金和技术支持都相对不足,“锁定效应”也制约了低碳技术的进步。(5)体制机制的障碍。政府能源价格管制措施、能源生产销售的限制措施、能源进出口的限制等政府干预造成现行制度存在缺陷,不能合理的反映能源供需状况和推动能源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限制了能源技术进步和效率的提升。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建议

(1)树立低碳意识,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增强政府、企业和公众的低碳意识,将GDP碳考核指标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以低碳思维从源头上控制“三高”项目的审批;企业应树立低碳意识,推行清洁生产,将重点放在提高能源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技能。(2)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低碳化。一方面要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发展,并淘汰落后产业;另一方面应积极促进低碳产业的发展。(3)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资源。积极发展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无碳能源,大力发展可再生资源,促进资源供给的多样化。(4)深化体制改革,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制定相关政策,建立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5)强调低碳技术创新,加强国际间低碳技术交流合作。加大对低碳技术研发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积极参与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体系中,学习发达国家经验,通过共同研发、技术转让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6)完善低碳立法,建立低碳经济法律保障体系。国家应尽快出台低碳的相关法律,建立健全低碳经济发展的执法监督机制,以立法的形式保障低碳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毅宙.低碳经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J].福州党校学报.2011(2)

[2]陈剑锋.低碳经济: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全新变革[J].改革与发展.2010(2)

[3]张鹏飞.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J].科学与管理.2009(5)

[4]沈金菊.低碳经济背景下低碳生活方式的引导[J].企业导报.2010(11)

[5]刘笑洋,潘磊.低碳视野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中国外资.2010(6)

[6]马艳,严金强.经济发展方式与低碳经济关系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经济纵横.2011(1)

上一篇:住宅民生消费属性与房地产政策和制度 下一篇:利用教材激活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