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生入学专业认知

时间:2022-07-16 02:02:51

浅谈中职生入学专业认知

摘 要:面对中职新生缺乏专业兴趣、失学率居高不下的现状,开展新生入学专业认知活动可以说是一种可行性尝试。本文将从专业认知的必要性、活动的实施及成效等方面做一浅析。

关键词:中职生 专业认知

勿庸讳言,在当前“普高热”的社会背景下,中职生源大多数为中考失利者。经调查,进入中职学校学一门技术对许多家长和学生本人来说是退而求其次甚至无奈的选择,家长和学生本人对专业了解甚少,部分学生的专业选择完全是家长的意愿,学生本人对专业没有丝毫兴趣,对职业规划一片茫然,更有学生难以忍受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单一课堂模式,最终选择退学。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适应能力,能很快适应中职学校的学习生活模式,从而成为德技双优的中职生。

一、专业认知活动的必要性

1.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

在小学、初中阶段,这些中职院校的学生在唯分数论的各种大考小考重压下,对学习往往极度缺乏兴趣,甚至一进教室坐到课桌前就头疼。通过入学专业认知活动,可使学生感受到中职学校不同于初中阶段的学习模式,从而消除对学习的畏难心理,激发专业兴趣,为真正学得一技之L打下基础。

2.有利于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学生在专业认知活动中,通过接触专业成功人士,往往能以他们为具体职业目标,从而模拟他们的成才经历,明晰自己在校期间的学习规划和将来的职业规划。

3.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带学生去相关企业进行专业认知活动,学生通过观摩相关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工作过程及听取他们职业偶像的经验介绍,可以了解实训操作中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性,从专业学习、车间实训等方面,养成严谨细致、追求极致的职业素养。

4.降低学生失学率

进入中职学校后,如果还是和初中阶段一样坐到教室里学习基础课或专业理论知识,多数学生会感觉索然无味甚至难以忍受,导致学生流失率惊人,通过开展入学专业认知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可大大降低学生失学率。

二、专业认知活动的开展

一是要会同学校校企合作部门赴多个相关校企合作企业考察,认真为学生筛选出最适合的专业认知单位;二是系部应围绕专业建设,立足深化校企合作,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事先召开教研会,听取全系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经研讨,周密细致地制订实施方案。

1.专业基础课和实习车间、实训室认知

一是在教室通过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手段播放精选的本专业成功人才事例,激发学生专业好奇心;二是让学生带基础专业课本到实习车间、实训室,让学生熟悉实习实训场地,对照课本认知本专业实习、实训设施,动手熟悉、试用实习工具等;三是请高年级同学演示对实习实训设施的运用,让学生感觉摸得着,从一窍不通到熟练掌握并不遥远,从而树立学好专业的信心。三种方式穿行,学生会初步体会到中职学校学习模式和初中阶段单一枯躁学习方式的根本区别,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2.企业岗位认知

分批分班带学生到专业相关校企合作单位进行岗位认知,请企业接待人员讲解哪些岗位和本专业相关及安全注意事项,然后有序参观。参观过程中,应让学生观摩专业相关高精尖生产工艺及流程,让学生受到视觉及心理冲击,从而激发专业兴趣,在心中树立职业目标。参观毕,要趁热打铁请公司管理人员告诉学生,要想达到这些心仪岗位的要求甚至成为受人尊敬的“大师”“工匠”,哪些专业知识及技能必须学好学精。

3.请校企合作单位专家、技术能手、优秀毕业生来校讲座

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请校企合作单位专家、技术能手、本校优秀毕业生来校为新生开办讲座也应作为中职新生专业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使学生充分树立专业信心,心有标杆学有榜样,循着他们的学校经历和职业轨迹,迈好中职学校学习生活的第一步,走好职业生涯的每一步。

三、专业实习认知的成效

以笔者学校2015~2016学年为例,通过开展新生入学专业认知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心、专业适应能力都有大幅提高,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之职业规划更加清晰,因对专业的热爱而具备了追求极致、精益求精等基本素质。

(作者单位:衡水技师学院 衡水科技工程学校)

上一篇:面对未来挑战 下一篇:谈中职卫校校企合作对实用性人才培养的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