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音乐活动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时间:2022-07-16 12:59:15

浅析幼儿音乐活动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幼儿的兴趣,才能上好小班的音乐活动。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创设环境,引导孩子们的情感,激发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孩子们感知音乐的能力,促进他们情感的表达,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音乐情境;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9?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270-02

在幼儿时期的孩子,正处在一个关键的时期,这个阶段是他们身体发育和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在幼儿园里经常接触到新鲜的事物,对很多事都充满了好奇心,所以他们在情感上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在日常的音乐活动教学中老师要充分抓住孩子“情感”这一条主线,发展孩子的情感教育,提升他们感知美的能力,促进其良好情感的发展。

一、创设环境,激发学习欲望

1.创设优美的音乐情境,促进情感体验。音乐能够陶冶情感,让孩子在优美的音乐里接受教育,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思考,挖掘他们潜在的情感因素,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音乐活动教学中,老师应该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氛围,促进孩子情感教学的发展。例如,在教歌曲《种太阳》时,老师充分利用开展《温暖的阳光》这一主题活动的优势,让学生手工制作很多太阳,同时可以让学生们开动想象力,制作不同的太阳,在制作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设置一定的奖励措施,来激励学生们的积极性,随后将学生们制作的太阳布置在教室的各个角落里,在上课之前老师首先要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种太阳》的音乐,让孩子们在优美的歌声中学习,再加上教室里各式各样的太阳,那么自然学生就会对学习到的歌曲印象深,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2.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增进师生情感。老师在上音乐活动课的同时也是在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老师利用音乐来加强师生之间在情感上的交流,让孩子们在学习的同时也能放松心情。例如学校可以在早上进校园时放一些欢快的歌曲,迎接孩子们的到来;在中午午睡的时候可以放一些轻音乐,帮助孩子们的睡眠;在孩子们课外活动的时候可以放一些舞曲,让孩子们随着音乐的节奏自由地起舞;在孩子们离开学校的时候可以放一些轻快的歌曲,让孩子们开开心心地回家。如此保证孩子们在学校的每一个时间段都能感受到音乐的氛围,帮助孩子更好地投入到音乐的学习中,同时也能促进他们情感教育的发展,让他们的情感变得更加丰富。

二、体验作品的情感,培养感受音乐的能力

1.采用对比的方法教学,引导感受体验。不同的音乐代表着不同的情感,所以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有选择地播放音乐,根据音乐作品所展示的不同的风格和情感,对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老师在课前要对音乐的节奏、旋律等进行研究,掌握不同特点的音乐所代表的不同情感,以便在课堂上更好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例如,在欣赏我们民族音乐《二泉映月》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先向学生讲解其历史背景来让学生感知其时代感,学生在了解音乐的创作背景之后就能更好地感知整个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接着可以再让学生欣赏一首欢快的民族音乐,因为学生对欢快的节奏比较敏感,所以他们能够很快地融入到音乐中去,让班级气氛高涨。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对音乐的节奏有一个对比,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作品,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提升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2.开展丰富的欣赏活动,培养感受能力。音乐和舞蹈向来是不分家的,所以老师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感知歌曲的内在情感可以经常举办一些舞蹈活动。在这个舞蹈活动中老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歌曲,选择他们自己喜欢的歌曲来编排舞蹈。学生在练习舞蹈的同时势必需要掌握舞蹈的音乐,为了能够更好地表现舞蹈的内涵,所以就必须要了解舞蹈音乐所展现的情感,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会深入地去感受整个歌曲所表现的情感,然后用舞蹈的形式去把这些情感展现出来,那么这样就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发展情感教育,在学习舞蹈学习音乐的同时也提升了自我情感的感知能力。

三、模仿音乐的表演,促进幼儿情感的表现

1.运用形象的语言教学,体味情感表现。人类之间表达情感的最主要途径就是语言,因为幼儿时期的孩子还比较小,对于音乐中所展示出来的内容和情感可能不能完全地领会,所以老师就需要借助语言来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音乐作品,更好地表现作品所要表达的感情。例如歌曲《小树叶》是一首由两段歌词所组成的歌曲,而且每一段歌词所表达出来的感情也不一样,第一段歌词表现的是小树叶离开妈妈的伤心,情感基调是忧伤的,而第二段歌词是表现小树叶勇敢地面对生活,情感基调是励志的。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很难通过歌曲的旋律来判断其中的感彩,所以这时候就需要老师通过语言来引导他们,让他们能够通过老师的引导理解歌曲中的不同感彩,提升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帮助他们提高对音乐的悟性。

2.通过模仿的音乐表演,促进情感表达。幼儿时期的孩子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所以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老师要充分利用孩子爱模仿的天性,让学生模仿老师,通过模仿老师的动作和音乐,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活动所传达出的感情教育,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新的歌曲的时候老师不一定让孩子自己学习,老师可以通过自己的示范让学生有一个大体的印象,鼓励孩子学习老师、模仿老师,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促进孩子的情感教育。

可见,让幼儿对音乐有充分的感受,能更快地激发他们表演的欲望,促使他们情感的真切流露。在模仿音乐的表演活动中,不仅帮助他们展现出自己真实的情感,同时也帮助他们更加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华.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记小班音乐活动《咿呀咿呀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3).

[2]胡艺萍.浅谈如何提高儿童舞蹈教学的趣味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3).

上一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优化小学作文教学 下一篇:上海瑞金洲际酒店馨源楼中餐厅 经典的舌尖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