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体育课堂事故的影响因素及管理

时间:2022-07-15 08:44:48

中学生体育课堂事故的影响因素及管理

摘要:中学生体育课堂的安全是确保一节课正常开展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证。在学校体育中发生体育伤害事故阻碍学校体育教学的健康发展,影响体育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教学内容。分析体育伤害事故的影响因素,有效预防和处理体育教学中的伤害事故,做好应对之策,以促进学校体育健康发展。

关键词: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影响因素;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334-01

学校是开展体育教育的重要平台,学校体育的开展不仅关乎青少年体质的增强还关乎民族的未来。然而,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频发不仅给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带来了障碍,也给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不仅给学生带来伤害和痛苦,还给学校和教师带来困惑和不安。为了避免矛盾和危险,学校对一些高风险的项目进行规避,跨栏、铁饼、标枪、体操、长距离跑、高对抗性项目等纷纷淡出体育课程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相对"柔和"的项目。这样一来,这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体育课就流于形式,严重影响了体育课的正常开展和学生享受体育乐趣的权利。本文从学校伤害事故的影响因素、采取的预防措施及对学校伤害事故的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以便更好地发展学生体质、推动学校体育健康有序地发展。

1.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含义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主要是指在学校体育教学活动期间发生的学生人身伤害或者死亡的事故。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应该涵盖三个方面因素:首先,伤害事故的主体是学生;其次,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第三,发生事故的时间和地点在学校组织的上课期间或者在学校负责管理的体育场馆之内。

2.学生发生体育伤害事故的主观因素

2.1 性别特征。中学男生天生好动、喜欢冒险,课堂学习注意力不太集中,而女生比较胆小,运动能力相对较弱。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实施运动安全教育及保护措施。

2.2 年龄特征。中学生绝大多数为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从身心发展特点来看,处在这一年龄段的学生顽皮好动、不具备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和预见行为后果的能力,因此特别容易受到意外伤害。

3.影响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客观因素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主要由于教师、学生、学校、社会等因素构成。

3.1 教师原因。教师带领学生准备活动不充分,运动负荷过大;教学内容违背了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运用不合理;教师缺乏安全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教师缺乏责任心和必要的保护和帮助。

3.2 学生原因。学生缺少基本的体育常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上课不遵守纪律;错误的动作技术;学生体质状况和运动能力状态不良;其他同学的过错而导致的体育伤害事故等。

3.3 学校原因。体育设施、场地器材的陈旧;学校制度、管理不完善;学校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不到位等。

3.4 社会原因。国家对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投入水平以及监管措施;社会舆论导向;家庭对体育安全的教育、体育运动参与观念以及饮食习惯等。

4.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预防措施

凡事预则立,为更好地开展学校体育活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贯彻实施健康第一的教育目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使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降低到最小限度。

4.1 树立正确看待体育伤害事故的观念。学生的体育伤害事故涉及法律、社会深层次的、综合性的问题,不是教育部和学校一方可以解决的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使社会、广大师生以及家长对体育伤害事故有一个科学正确的认识。

4.2 强化安全意识,加强体育安全教育、宣传。新课程理念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同时对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校、老师有义务确保学生的健康发展。

4.3 加强对体育设施、器材、场所管理。学校组织人员定期检查体育场地、设施。对于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存在安装不当、使用期限已过、老化等使用隐患的,要立即修理或做报废处理。体育课上认真检查体育器材,做好学生体育活动的保护和帮助工作,严防发生任何事故。

4.4 提高体育教师的责任心和专业技能。体育课前教师要准备充分,对体质、运动技能差和调皮的学生要做到心中有数。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4.5 加强医务监督工作。教师要及时认真了解学生的身体发育健康状况,建立学生健康检查制度和学生健康档案,为合理地组织体育活动提供依据。对发现特异体质、疾病或者异常心理的学生,家长一定及时与教师联系沟通给他们特殊的保护和照顾。

5.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管理

5.1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责任归属。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责任归属主要有学校承担责任、学生承担责任、第三方承担责任、多方共同承担责任以及由于天气和环境等不可抗拒的因素造成的责任五种形式。(1)学校承担责任。由于学校或者教师的主观因素造成的伤害事故中的责任归属。(2)学生承担责任。中学生属于未成年人,不具备完全行为能力,学校要负有监护责任,因此即使是学生主观原因引起的伤害事故学校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3)第三方承担责任。主要是排除学校和学生主体过错的责任。(4)多方共同承担责任。是指由于多方原因共同过错引发的事故。(5)天气和环境等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的伤害责任。

5.2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保障体系

5.2.1 建立健全针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法律保障体系。因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而导致的学校与学生纠纷的出现以及学校和教师因惧怕承担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赔偿而导致"体育课程的异化",(1)制定和完善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针对性法律,为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各方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2)参照国外经验建立和完善责任赔偿制度,促使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责任赔偿社会化。

5.2.2 建立和完善针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保险机制。首先是我国的相关立法尚未完备,进而造成保险保障欠缺。引起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发生往往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主要由于教师、学生、学校、社会以及其它因素构成。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的了解,可以制订合理的预防措施,预防学校伤害事故的发生。

其次,国民对于保险的认识程度不够,加之保费过高进而造成参保人相对较少。

由此当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发生后学校、家长和教师之间因赔偿问题发生纠纷也就不足为奇。因此,从国家层面对学校体育参与涉及的相关保险进行立法,对于风险较高的体育项目设立强制保险和附加保险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白莉,季克异等.关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处理的若干法律问题的研究[M].北京: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2002

[2] 丁英俊,朱冀.学校体育中意外伤害的责任归属及法律保障

[3] 臧建成,王岩,徐传霞.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流行现状调查 [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4 年 6 月 第 30 卷第 3 期 9-14

[4] 刘乃宝,严峰,杨铭.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责任归属与保障机制研究 [J] 体育与科学2015年1月 体育与科学Jan.2015第36卷 第1期 91-95

[5] 许召怀.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言论.管理

[6] 张红玲,张智颖.新课程理念下中小学体育伤害事故的预防 [J] 2012年 第3期

作者简介:

臧晓慧(1986.9-)女,汉,籍贯:江苏淮安,学历:本科 职称:中学二级教师 工作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渔沟镇韩圩九年制学校 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上一篇: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会计报表分析 下一篇: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教学质量体系建设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