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中的小练笔

时间:2022-07-15 07:29:51

浅谈语文课堂中的小练笔

摘 要 新课程走进语文课堂已有多时,我们欣喜地发现,“小练笔”也挤进了语文课堂,且大有安营扎寨之势。“小练笔”改变了往常课堂上“君子动口不动手”的现象,打开了学生“手脑并用,听说读写并举”的局面。

关键词 语文课堂 小练笔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5-0055-01

新课程走进语文课堂已有多时,我们欣喜地发现,“小练笔”也挤进了语文课堂,且大有安营扎寨之势。小练笔,顾名思义,就是短小的动手练笔。课堂小练笔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随机地学写一些小片断、小段落。它具有篇幅小、形式活、出手快、效果好等特点。小练笔虽小,但认真挖掘文本资源,亦可开辟练笔天地,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情到浓时开笔

文章不是无情物,它是作者情动而辞发的产物。教学中,学生入情入境,自然会被文中的人、事、物、景所感染,这时候安排小练笔,可以让学生一吐为快。

比如,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的教学中,我寻找到了这个“情感点”,进行巧妙地引导:四周是无边的黑暗,是无边的恐惧,是无声的寂静。七岁的阿曼达恐惧了,害怕了,他是怎样熬过这漫长的36个小r的?请想象,他会想些什么,他会不断地对自己、对同学说些什么呢?课件再现当年洛杉机地震的恐怖镜头,让学生进行练笔。我们可以想象,七岁的阿曼达在面临死亡时,会有多少话要对身边的亲人和朋友说啊,他的恐惧,他的绝望,他的痛不欲生,或他的美好回忆和希望都化成了学生手下的“小练笔”。学生激动万分,挥笔疾书。有位学生这样写道:面对无边的黑暗和恐惧,阿曼达不禁害怕起来。但一想到爸爸平日里对他说的话,不论发生什么,爸爸总会和我在一起!他又变得坚强起来。他坚信爸爸一定会来救他的。于是,他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不要害怕、不要紧张!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的,也能救大家的!大家要充满信心。”小练笔成了学生情感宣泄的出口,真可谓“情动而辞发”!这一次的小练笔无疑成为这节课的一大亮点。

要抓住课文的情感点,首先要求教师深入细读文本,钻研文本,自己先走进文本,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再以“情”来观照文本,从中找出能深化文本的“情感点”,精心设计小练笔的主题,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

二、经典精彩处动笔

不管是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还是“语文天地”里的阅读,每一篇文章中都能寻找到一个小练笔的“抓手”。是不是每一课都要小练笔呢?当然不是,小练笔不在多,而在于精。儿童有着天然的模仿才能,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经典、精彩片段,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反复“诵读咀嚼”外,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契机,让学生仿写。

如,教《秋天的雨》这篇经典美文时,感受到作者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啊扇啊,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我先带着学生反复诵读,细细品味,让学生感受课文独特的语言美,然后让学生结合文章中的语言进行仿写。学生有的写:“它把金色给了牵牛花,牵牛花像一只只小喇叭,吹啊吹,吹响了秋天丰收的歌谣。”还有的写:“它把黄色给了梧桐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来了秋天的凉爽。”基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文章语言的欣赏感悟,我抓住了这个“读写结合”点,激起了学生表达的欲望、写作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借鉴到了作者的写作手法,去学着描写秋天。

三、悬念结尾处练笔

很多课文的结尾都写得留有余地,让学生有很多猜测的空间。对于这样的地方,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合理想象,把这些悬念用自己的文字表达出来,变成自己的作品。

如《风筝》一课的结尾: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此时,让学生给文章再补上一个结尾:孩子会怎么寻找风筝?最后,孩子们有没有找到风筝呢?学生心动已久,思绪万千……

上一篇:农村小学大队辅导员工作现状及优化 下一篇:激活学生灵性,感悟诗歌妙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