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赣南于都甑笊舞的形态特征

时间:2022-07-15 06:32:36

摘 要:于都县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生机盎然的甑笊舞便是这个丰富的精神世界的绚丽折光。笔者通过多次进行民间采风,查阅当地有关史料,对古老的甑笊舞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了解和掌握于都县甑笊舞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及其风格特点,对促进和发展于都县甑笊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赣南;于都县;甑笊舞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143-02

古时,赣南自有“百谷顺成惟有雨,当稔民和式歌舞”,“鱼龙百戏寻常有,来歌来舞几晨昏”的习俗。甑笊舞是赣南民间舞的一朵奇葩,是于都县银坑镇银坑村九座屋场所特有的传统民间舞蹈,因袭成俗,盛传已久,深受人们的喜爱。2008年,于都县甑笊舞被入选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笔者于2002年在音乐剧《围屋女人》中编排过甑笊舞。2010年,笔者再次走进于都县银坑镇进行采风,亲眼目睹现存的甑笊舞的表演,并搜集了大量的关于甑笊舞的资料。

一、于都甑笊舞概况

甑笊舞,因起舞时人们手舞“甑笊”又唱又跳而得名,其舞蹈动作与划船形似,故俗称“划龙船”或“唱船歌”。将舞蹈与敬神仪式结合,因此也叫“敬神”。

(一)甑笊舞生成的地理环境

于都县位于江西省南部,赣州地区东部,贡水中游。于都历史悠久,在新时期时代就有人居住。甑笊舞就诞生在于都县银坑镇银坑村的上营、中营、下围、撒网形、新屋、老街、冇丘、席塘等九座屋场,迄今已有700多年历史。

(二)甑笊舞的起源说

据当地老人说,甑笊舞是泰和一位施姓男子移居当地而授,也有的说是一位大河捕鱼渔民所教。但9座屋场自古至今无施姓人家,也无自泰和迁居来的移民,加上年代久远,又无文字记载,所以难以考证。关于甑笊舞的起源,众说纷纭。

一说,《船歌》(十愿一节)记载:“木有根来水有源,本坊何自划龙船:当初太(泰)和姓施者移居此地方耕田。因此留下划船事,至今相传庆上元。元宵照田轮流派,每餐借齐列华筵”。从手抄记载来看,该舞是从泰和流入银坑。但何时传入却无详文。

二说,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以前这一带民风恶劣,嫖赌风行,尤以每年正月新春为甚。污浊肮脏,弄得沸沸扬扬,很为舆论所不齿。一些正直的长辈乡民对此深恶痛绝,决心匡正民风,挽回声誉,便邀集这九座屋场的长者议定,以泰和移居来的施师傅传授的“划龙船”为统一活动形式,每年正月初七到十五,每屋场派三名青年,聚集起来,轮流在各屋场演出。明令不许有亵渎行为,禁嫖禁赌。并称:虔心敬神者,会得到神的保佑,一年就将太平安乐,否则将遭严厉惩罚。还进一步规定,若有谁违约不来者,第二天全体人员到其家吃喝一天,并罚其屋加倍派人参加。规定每次晚上演出前只许喝水酒(米制品)。此乡规一直持续到1958年。因每年正月初七至十五只演九场,吃九餐(每屋场演一场吃一餐),故也称“九餐元宵”。

三说,相传屈原夜得一梦,见河下划龙船,由此许愿划龙船请神驱病,从而创下划龙船的风俗,甑笊舞由此衍生。

四说,宋朝年间,岳飞驻兵银坑围剿农民起义军,久攻不下。某天,士兵与百姓共欢,跳起“敬神舞”,即流传至今的甑笊舞。用以迷惑敌人,一边悄悄地组成敢死队,奇袭山洞,大获全胜。于是,此舞蹈在银坑这九个屋场沿袭下来。

二、甑笊舞的表现特征

“唱船歌要知船出处,斫木呀,要知木根源哪!斫木呀要知木根源……”

“吃茶要知茶家事,吃酒呀,吃酒要知酒根源!吃茶呀,要知茶家事,吃酒要知酒根源——要知酒根源啰——”

……

一碗酽酽的酒酿落了肚,长者高亢悠扬的“船歌”唱了开来,10多名身穿红边黄色艳丽客家服装、头扎绸缎头巾的男子和着唱词起舞,四邻八乡前来观看的乡民纷纷应和。“船歌”赞太平世道,赞经典爱情,赞美好生活;舞场锣鼓喧天,唢呐激扬;观众情绪高昂,气氛热烈,不时合着节拍起舞,激情和活力在这里尽情释放。这就是于都县甑笊舞表演的情景。

(一)甑笊舞的形态及其动律特征

此舞每年正月初六由各屋场的头人先集中商议演出顺序,定下“坐案”屋场,并由最先演出的屋场准备甑笊等道具。演出时用一幅大彩画做背景,张挂在祠堂里。

演出前,每个舞者都要带香烛燃上,再喝酒。完后,由几位识字的长者捧着“船歌”本唱船歌。众人和唱船尾(衬词),唱完一小段后,接赞语。然后,参加者(每屋场三人,表演人数不少于二十七人)起舞。其中,角色有艄公、艄婆、灶背王、舞通天方旗者、舞狮毛狗者、划浆者各一人,舞小三角旗者四至六人,其余皆为敲甑笊者,演员全为男性,艄婆也由男演员反串。

甑笊舞的基本步法“进两步退半步”,要求屈膝、身直、步子大。一进一退,不显单调有了变化。加之双手甑笊敲击份量,甩动幅度大,配上激昂的号子声,其动作极为粗犷、古拙。基本步法中,又不一味地蹲,六拍当中,后二拍还起身直立,随即马上下蹲,再后退半步,粗中见细,错落有致。

其队形始终保持圆圈,并朝一个方向旋转,说是将“鬼神”赶在一起。铿锵的节奏,粗犷的步法,进退起伏的变化,使得在有限的空间体现了“龙舟”竞争的热烈场面。同时全体舞者在队形中面向中心,舞三角旗者打躬作揖,敬神礼拜,甑笊划船赶鬼。还有伸向中间的“狮毛狗”,更形象地表现了驱鬼压邪这一内容。

(二)甑笊舞的音乐特征

“船歌”是甑笊舞主要音乐表现形式,用当地方言清唱,唱词具有旋律性,但无旋律伴奏,伴奏全用打击乐,有大鼓、大锣、大头钹,由三人演奏。

随着浓重的锣鼓声奏出铿锵的节奏,甑笊整齐的敲击,吆喝声一浪高过一浪,旁观者也为之群情振奋,纷纷拿起甑笊一道起舞,愈舞人愈多,气氛愈热烈。舞毕,燃一小挂鞭炮,众舞者疾迅奔出祠堂,再反复唱船歌、赞语及舞蹈。以此反复十一次,民俗谓之“十一艄”。中途可稍休息片刻。喝一次酒。最后一天(正月十五)时,再舞四十四次。唱完全本船歌,直到次日凌晨。

在九座屋场中,都有传自祖辈的“船歌”抄本,许多老人小时候曾用“船歌”当课本,跟先生(教师)学过。“船歌”共有木根源、保当歌、排头、世道、历代国号、明统、清统、十愿、送归赞、赞船诗等章节。而且每换一个朝代皇帝,就请先生补上,写进“船歌”中,如今,“船歌”抄本已记到“五族共和”部分。

(三)甑笊舞的服饰道具特点

1、服饰

“船上儿郎好打扮,半着青来半着黄,着黄答谢槐花树,着青答谢种兰人”。这是《船歌》对服饰的描写。甑笊舞的表演人员均为男性,身穿红边黄色艳丽客家服装、根据角色不同头扎绸缎头巾或戴帽。

男青年:扎头巾、穿黄、青二色对襟上衣,酱紫色男便裤,系蓝色腰带,赤脚。

灶背王:脸涂灰色,鼻梁上画一块白色,头戴扎帽,穿长及膝上的土黄色斜襟上衣,黑色便裤、赤脚。

艄公:扎头巾,穿天蓝色无领对襟上衣,领口镶花边,男便裤,系红色腰带,赤脚。

艄婆:将一块白底蓝花布对折,扎于额头,穿大红色女式便衣便裤,系短围裙,赤脚。

2、道具

甑笊舞主要道具“甑笊”是一种用直径大约3.8厘米,长44厘米的竹筒,将其三分之二剖成蔑状,用来洗刷锅盆的生活用具(演出道具不要剖得过细,以便发出击响声)。俗称甑笊,也有的叫“甑刷”。“甑笊”一当划浆,表现划船;二当“闹笊”驱赶害人之禽兽;三是敲击甑笊,声音清脆,节奏鲜明,丰富了舞姿,加强了气氛。

甑笊舞的表演除敲甑笊者外,还有其它角色使用了道具。其中,角色有艄公、艄婆、灶背王、舞通天方旗者、舞狮毛狗者、划浆者各一人,舞小三角旗者四至六人,其余皆为敲甑笊者。

灶背王——蒲扇、烟斗(长33厘米) 舞通天方旗者——通天旗(长约2.33米的竹杆,一端系一面长约1米、宽80厘米的红旗。) 舞狮毛狗者——狮毛狗(用长约2米的细竹杆,一端用红布缠裹,然后用红、绿、白三色纸条相间向下粘贴成伞状)。

划浆者——船浆 舞小三角旗者——小三角旗

(四)以“和”为美的精神内涵

中国传统精神“和谐”的概念所蕴含的辨证思想,最重要的是倡导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心的对称、“和谐”、“达观”,强调了置身一切矛盾中的“心境平和”、“精神升华”。通过参与舞蹈,增进了乡亲们之间的感情,增强了凝聚力,增添了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这样的和谐,从个人到社会、从人文到艺术、从天地万物到整个宇宙,无不贯通。也就是说天、人、文三者相通都贯穿了一个“和”字。从这个意义上讲“和谐美”与“真、善、美”同样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最高追求。

(五)习俗

表演开始时,艄公高喊:“儿郎们!” 众应答:“哟——!”

艄公(白):“五瘟时疫皆殆灭!” 众呼:“哟——!”

艄公(白):“老者安康少开怀!” 众呼:“哟——嗬!”

甑笊舞将舞蹈与敬神仪式结合,因此也叫“敬神”。其队形始终保持圆圈,并朝一个方向旋转,说是将“鬼神”赶在一起。舞三角旗者打躬作揖,敬神礼拜,甑笊划船赶鬼。还有伸向中间的“狮毛狗”,更形象地表现了驱鬼压邪这一内容。舞蹈结束后,全体舞者和围观乡民敲着锣鼓,燃起鞭炮,吹着唢呐,抬着一艘纸糊龙船到河边,将龙船和全部道具烧掉,谓之送神。据说患病者参与狂欢,冒身大汗,就能驱病精神好。

三、甑笊舞的传承和发展

甑笊舞是仅限于在于都县银坑镇银坑村的九座屋场进行表演的民间舞蹈,至于为什么没有辐射到其他的屋场、村落,一直是个不解之谜。随着农耕社会的日趋瓦解,随着城乡生活需求的现代化,随着电影、广播、电视、网络等新兴文化形式的普及和提高,随着村里出门务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越走越远,甑笊舞和大多数传统民间艺术一样,走向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命运。于都县文化馆2009年有一份甑笊舞传承人名录,共17人,其中最年轻的40岁,最年长的86岁,平均年龄66岁。目前,甑笊舞因缺乏新鲜血液的补充,后继乏人、濒临失传。银坑镇银坑村里10岁以下的儿童,几乎都没有真正见识过甑笊舞表演。

于都县从2007年开始着手对甑笊舞进行完整、系统、规范的发掘和抢救,先后收集、整理、拍摄了一部分唱本、图片以及影像资料,并摸清了现存表演者的情况,给予建档和适当的资金补贴。银坑镇银坑村被列为于都县甑笊舞特色示范点,当地中小学连年开展“甑笊舞进校园”活动。

甑笊舞是以祭祀祖先、祈求风调雨顺、村寨平安的原生态舞蹈,是赣南舞蹈艺术史上一块古老的瑰宝,甑笊舞的发展有待于更多的舞蹈艺术工作者去挖掘、研究和创造。从现代观念出发对艺术重新认识,促进艺术在更广阔的空间发展,是所有门类艺术都面临的课题。把我们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的民间歌舞加工、创新,使它更适合时代的发展,符合历史前进的脚步是当代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相信时代的发展会给甑笊舞不断注入新的艺术生命力,让这朵绚丽的艺术奇葩散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参考文献:

[1]赣州市文化局、民舞集成赣南卷编辑部编.中国民族民间舞集成·赣南卷[M].1996.

上一篇:论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的训练及运用 下一篇:田野调查:民族民间舞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