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督学责任区工作基本模式

时间:2022-07-15 03:30:47

构建督学责任区工作基本模式

为了进一步健全教育督导制度,建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监督保障机制,充分发挥督学对全县中小学校、幼儿园的监督、指导与服务作用,使督导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达到全方位、全覆盖的目的,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特确立本责任区督学工作模式。

责任区督学工作基本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学校标准化建设为宗旨,以履行督学职责为主体,以深化片区推进为主题,以实施督学责任区工作“114”工程为主线,坚持“标准化建设、区域化推进、精细化管理、均衡化发展、优质化提高”的管理理念,全面了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态,掌握真实情况,有效促进中小学、幼儿园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推动各项教育法律法规落实,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责任区督学工作原则

一是导向性原则。依据我县教育“提速、升高、走远”的发展战略,督促学校必须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国家颁布的教学标准、教学计划、教科书和课程设置等教育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二是广泛性原则。督学活动必须深入到责任区里的每所学校,深入到班级、深入到师生乃至深入到社区,不留死角,不留盲区,真正把教育教学活动的规范要求落实到每所学校、每名师生。

三是针对性原则。每次督学活动必须针对活动内容设计缜密的指向性强的计划。对教育的热点、难点和关键问题每次必查,发现问题责成学校及时整改,问题严重的建议教育行政部门给予严肃处理。

四是实效性原则。求真务实地开展各种活动,掌握真实客观情况,做有的放矢的指导。同时,及时跟踪随访整改落实情况,重视督导效果,使督导活动效益最大化。

责任区督学工作任务

责任区督学工作要以实施“114”工程为主要任务。两个“1”分别是:摸清责任区学校的基本情况,建立责任区驻校兼职督学QQ群,形成责任区网络体系,实现对责任区内的学校开展全方位、全覆盖、经常性的随机督导;按照“龙头牵动、城乡互动、项目驱动、整体推进”的思路,通过区域化推进平台,实行全县教育理念、管理、资源、成果共享,促进片区各成员校合作、共赢、交流、提高,实现教育区域化均衡发展。“4”是:一是抓执法,促规范。指导、监督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形成学校个性特点或特色。二是抓评价,促管理。指导帮助学校提高对评价工作的认识,建立并完善符合全县学校标准化建设要求,符合学校实际的学校评价制度体系,搞好学校、教师、学生评价工作,提高自评结果的真实性,充分发挥评价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三是抓达标,促均衡。根据区域内学校实际,以省义务教育学校达标情况评估指标体系为基本内容,通过评估指导全县义务教育段学校于2012年末全部达标,实现全县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初步均衡的目标。四是抓典型,促发展。针对学校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分析原因,形成有价值的调研报告,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改进工作提供参考意见,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形成品牌和特色。

责任区督学工作程序

责任区督学工作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工作准备阶段。督学到责任区工作之前,一要确定工作内容;二要制定活动安排;三要明确评估标准;四要准备相关文件和工具。

第二阶段,工作实施阶段。督学到责任区内学校进行督导活动,要坚持原则,不能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做到:一是说明督导内容、目的和程序,向被督导学校提出工作要求;二是开展各种活动,如听课、师生交流、查阅资料、实地察看等;三是认真整理分析相关信息。

第三阶段,结果处理阶段。一是对随机督导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向被督导学校主管领导进行反馈;二是对学校存在的违规办学行为,要当场向学校负责人指出,提出限期整改要求,整改情况做为下次活动的主要内容;三是对责任区督学督导检查结果及时上报教育局,并作为片区工作评比的重要依据;四是每次活动相关资料,要分类整理,及时存档。■

上一篇:以教师的“善教”促学生的“乐学” 下一篇: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