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轻松阅读识字法

时间:2022-07-15 01:56:24

浅谈轻松阅读识字法

传统的识字教学往往是枯燥的,单调的,机械的,学生常常是被动的认读与反复的抄写,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而轻松阅读识字教学的主体是借助母语教学顺通特点,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识字氛围,通过以读促识,以识促读;多读多识,多识多读的途径,培养孩子的识字兴趣,让学生学会自主识字、互助识字、注音识字,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尽快进入独立阅读和写作打好基础。因为兴趣性是轻松阅读的根基,无兴趣,便无轻松可言。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充分利用生活情境、图画情境、文字情境等情境去识字学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定会学得轻松自如,兴趣盎然。

一、轻松阅读识字教学的原则

第一,轻松阅读识字教学的趣味性原则。这里的趣味性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阅读识字教学所选材料要有童趣,要吸引学生乐意去读;二是对新材料学习的导入要有激情,要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正确的学习动机并不是入学前就有的,而是在有目的、有组织的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确立起来的。三是教师对学生阅读识字的评价要积极向上,要注意培养学生阅读识字成功的情感,让学生感到学习的愉悦、轻松。

第二,轻松阅读识字的学力性原则。我们谈的学力是指学生独立阅读识字的能力。学生只有学会了如何学习,才是真正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学习能力的培养应从低年级抓起,从识字教学抓起。轻松阅读识字的学力培养应教会学生怎样去发现生字、让他们学会能主动向别人(同学、老师、家长等)问生字、还要让他们学会借助注音识字和学会从课文中识字的能力。

第三,要注意阅读识字的快速性原则。轻松阅读识字教学的突出特点是从课文中识字,利用课文识字有兴趣、压力小,识得快,理解得深,记得牢,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随着学生阅读识字能力的提高,适当增加阅读识字材料,同时,要引导学生注意识字的积累与应用。

二、轻松阅读识字教学程序

轻松阅读识字教学程序分为五个段落,即:课外识字交流阶段、初步感知字音阶段、合作学习自主探究阶段、以读促识阶段和阅读扩展阶段。具体实施要求如下:

(1)课外识字交流。检查课外自主识字情况,激励学生主动识字意识,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可让学生汇报上节阅读识字课

(2)初步感知字音。学生通过生动的故事、儿歌,初步感知生字字音。 教师把本节要阅读识字的材料,通过生动的故事、儿歌等形式,富有激情地讲给学

(3)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第一次自读尝试。让学生自己阅读材料,标出不认识的字。 学生与同桌(或小组)进行读识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互教互学,对不识的字作好标记。在教师范读时,进一步定准难字的字音。我们教师范读课文时语速要慢,当读到难字时,语气要重。第二次自读尝试。借助注音,定准字音。学生自主阅读材料,看自己已学会了哪些字,还有哪些字没学会。教师将学生不认识的字词带注音用卡片或影片显示出来,让学生读一读,记一记。

(4)以读促识,借文读识。通过不同形式的认读,让学生在文中掌握字的正确发音。首先,通过学生自由读、同桌试读、分类齐读、个体检查读等多种形式的练读巩固字的读音。其次,难字词脱离文章识读,进一步巩固字音。然后,教师通过卡片或影片将材料中的生字词展示出,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接着,流利而有感情地读课文,强化识字。最后,去掉文中标记,要求学生把句子读流畅,把生字词的音读准,读时要有感情动作。

(5)阅读扩展。进行第二、三循环阅读识字,进一步锻炼学生自主探究,以读促识的能力。

三、轻松阅读识字教学的效果

(1)轻松阅读识字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每个儿童在学前接触了大量的事物,其语言储存是相当丰富的,轻松阅读、文中识字,恰恰利用了这些日常储存。如:"小麻雀,叫喳喳,树下坐只唐老鸭。小山羊,吃青草。花儿开,鸟儿叫。大公鸡,爱打鸣。"这里每个词所表达的意思(包括词语本身),几乎都是儿童熟悉的,容易理解。它把儿童自出生以来的生活积累作为引桥,使之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2)轻松阅读识字扩大了学生的信息量,开发了智力,拓展了视野。"提早识字,轻松阅读",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挖掘学生的潜能。学生看得多,写得多,信息量大增,听说读写的能力也增强了,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

总之,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根。培养学生喜欢汉字的情感与态度,让学生逐步感受到汉字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价值与意义,是我们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汉字源于图画,由原始的图画演变而成,是当今世界上的各种文字系统中绝无仅有的表意系统的文字,值得我们为之自豪。让我们的学生学习汉字,这不仅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的责任,也能反映出我们对祖国文字的热切情怀。

上一篇:浅谈“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下一篇: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