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父母,你们给孩子留下了什么?

时间:2022-07-15 01:03:26

单亲父母,你们给孩子留下了什么?

个案:

张琪和李静曾经是一对羡煞旁人的幸福夫妻,育有一个6岁的男孩儿浩浩,但不幸的是,在浩浩即将踏入小学校门的这一年,俩人的婚姻也走到了尽头――张琪选择了第三者。

离婚后,抚养方李静将满腹委屈和愤恨在浩浩面前表露无遗,她拒绝了张琪对孩子的探视要求和物质补偿,隔断了浩浩与爸爸乃至奶奶爷爷家的所有联系;每当浩浩想念爸爸或对家庭变故产生疑惑时,李静便声泪俱下地对孩子控诉其父如何忘恩负义、狼心狗肺,甚至用各种恶毒的语言咒骂张琪。一方面,李静祈望用加倍的爱去弥补孩子所受的创伤,另一方面,她又严格要求孩子坚强上进,仿佛浩浩变成了她今后人生争气的砝码。为了补偿给浩浩一个完整的家,李静甚至不惜放低身价,带着浩浩游走在一桌又一桌的相亲宴席中。浩浩眼睁睁看着妈妈为了自己委曲求全,懵懂的愧疚感成了他心灵不能承受之重,逐渐变得谨慎卑微起来,生怕再失去妈妈成为孤儿。

分析:

离婚时,这些都是撒在孩子伤口的盐

李静的故事是一例很典型的单亲妈妈个案,我们不能说她不爱孩子或者不为孩子好,但是她的所作所为却是将错误的爱以错误的方式施加在孩子身上,必然对浩浩的成长造成新一轮的伤害,成为孩子心灵的镣铐。

从李静身上,我们至少能总结出四点单亲父母的教育误区:

排斥对方,将孩子作为报复对方的武器

离婚后,单亲家长特别容易将自己受到的伤痛转移到孩子身上,向孩子灌输敌对情绪,比如说些“你爸根本就不是个好人”或“妈妈不要我们了”之类的话。孩子听后,首先会产生怀疑:为什么昨天那个和蔼可亲的父(母)亲一夜之间就成了坏人呢?难道过去的温馨时光都是假的吗?随后在心里产生对另一方的排斥,感受到欺骗和遗弃的悲痛,最终演变为仇恨,这是许多单亲家庭孩子性格扭曲、偏激的重要原因。

缺乏自信,无法给孩子提供牢固的安全感

有些父母本身自己就无法接受婚姻变故的现实,常常说些“以后就只剩我俩相依为命了”、“可怜的孩子这么小就失去父爱”之类的话,这种怀疑、委屈和自怜的情绪特别容易感染孩子,使孩子也认为自己是不正常的,变得惶恐自卑,心灵罩上阴影。当孩子发现自己赖以信任的父母都变得如此消极悲观,他又何从寻找乐观坚强的力量去面对挫折,勇敢上进呢?

过分溺爱,任由孩子不良习性肆意蔓延

单亲父母常常企图用自己“双倍的爱”去补全孩子所需要的“双方的爱”,在愧疚中不知不觉走向溺爱歧途,对孩子的任何要求都加倍满足。孩子并不能分辨这种溺爱缘自何故,甚至没有机会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反而因为疏于管教产生行为偏差,其抗挫折能力也无法得到锻炼,最终导致孤僻、脆弱、霸道、任性、自私、依赖等性格缺点。

期望值过高,视孩子为唯一的精神依托

家庭破碎后,不少单亲家长会把孩子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或生活重心。厚望之下,孩子不得不承受过度沉重的心理压力,当超出其承载极限时,反而容易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也有些孩子会将其视作一种扭曲的动力,早早成熟起来,为了不让父母失望而加倍奋发上进,但这种动力并非来自积极面,长期超负荷的压抑运作依然对心理成长有害,一旦情绪缺口被引爆,便可能走向崩溃。

尽管,婚姻破裂哪怕对成人而言都是一场漫长而沉重的多重折磨,但是越到这个时候,单亲家长便越要清醒和坚强起来,打起精神对孩子进行情绪疏导和理智教育,最大程度地消除父母离异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其实,单亲家庭并不是孩子成长的绝对逆境,只要父母双方愿意真正负起责任来,共同努力为孩子寻找爱的最佳方式,孩子依然能够积极健康、幸福快乐地生活和成长。

单亲榜样:即使婚姻失败,也要做个成功父母

无论大人有怎样的矛盾,孩子总是无辜的,天下父母对孩子的爱也是相同的。即使两口子缘分已尽,对孩子的义务和责任依然需延续下去。不再相爱的两个人,在孩子面前,应该以怎样的父母形象出现呢?

上一篇:不再是夫妻,但我们仍是一对父母 下一篇:孩子出口成“脏”,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