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艺学》课程研讨式教学改革探讨

时间:2022-07-15 01:02:48

《化工工艺学》课程研讨式教学改革探讨

摘 要:研讨式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通过《化工工艺学》课程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在化工工艺学课程中进行研讨式教学的理念。实践表明,采用研讨式教学,对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都有极大帮助。

关键词:化工工艺学 教学改革 研讨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a)-0063-01

为适应“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新形势,国内高等化工教育正经历着“知识型人才”向“创造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变革[1],教学方法和手段由传统“传授式”教学模式向“研讨式”教学模式迈进。

《化工工艺学》课程被称为“化工基础知识与工程实践的桥梁”,一直为全国的众多高校所重视。《化工工艺学》课程属于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主干核心课程,长期以来教学效果优良,为培养化工行业的高级专业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化工工艺学课程的知识体系由三大知识模块、众多知识单元和知识点组成,面广点多,如果教学偏重于知识点传授,而容易忽视学生工程和科研素养的培养;学生接触化工生产的机会较少,缺乏对工艺参数与设备的了解,普遍感到枯燥乏味,最终导致学习上的敷衍搪塞。因此,针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和课程内容广、综合性强、应用性强等的特点,我们对教学内容和方式不断进行探索,尝试“研讨式”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1 教学内容体现“主线突出”

由于化工生产范围宽,涉及的产品繁多,工艺流程图较多,客观上存在学生不容易掌握本课程的重点难点。传统工艺学是按产品的生产方法、过程原理、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等逐一加以介绍,重点不突出。在“研讨式”教学思想指导下,精选内容,突出工艺主线和关键设备主线,做到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引导学生与教师共同研究探讨工程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上精选一些典型化工产品,并结合地方化工企业及化工产品种类,课堂教学讲述乙烯、芳烃、甲醇、苯乙烯、丙烯腈等产品。做到以主要化工产品的生产为载体,介绍工艺原理,强化过程工程概念。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工程研究思维方法及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增加工程实际问题的介入,通过分析、归纳和总结,使学生建立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工程观点和基本方法。教学内容中需要补充新工艺和最新科研成果,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德国BASF公司正在加快开发合成气直接制烯烃技术(Syngas-to-Olefins),并正在与哈佛大学合作开发利用CO2制取化学品的工艺过程,可实现由CO2制取甲酸、醋酸以及糖类等化学品,这对CO2减排与利用有重要意义。

2 教学程序做到“阶段化”

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听,课堂上教师“一言堂”的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化工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

研讨式教学效果的好坏与研讨实施阶段和研讨内容紧密相关。将整门课程的教学程序分为三个阶段:课堂讲授、专题研讨、教师总结。将研讨环节设置于课程后期集中实施,这样学生即可充分有效的搜集整理资料,又可综合运用理论知识提出设计方案。研讨环节的主导思想是针对理论内容“单元”,以“工程实例带动研讨”。我院和江苏晋煤恒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兖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河南煤业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研讨内容通常与学生完成的认识、生产实习环节想结合,强化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在开课学期第一次授课时学生分组并选定研讨方向。在教师指导下,每小组主持一次研讨。要求活动前一个星期将撰写的方案提交教师审阅,且在研讨后将材料整理成册。本课程为第七学期开设,这样学生可综合运用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等专业知识,解决化工工艺学中流程的合理配置、工艺设备的设计及生产工艺条件的选择等问题。这种研讨式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3 教学方法采取“研讨式”学习

巧妙运用“问题法”教学方法,与教材结合、与社会热点结合、与新技术结合,采取“热点提问法”与“实物提问法”贯穿于课堂教学,激发学习的主动探索精神,增强学生对专业的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在课程中还加强“实践法”教学方法,提升学生查阅、利用化工专业手册和文献资料的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实现目标,第一,有效利用教材内数据图表,让学生认真分析现有的图表数据,并总结规律和特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二,引导学生查阅《化工工艺设计手册》《化工设备标准手册》《化工工艺流程图集》等等,从而拓宽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第三,指导学生查阅中外文献资料,阅读化工专题文献或期刊,了解行业前沿动态发展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培养学生开拓思维、勇于创新的才能。

总之,针对目前我校《化工工艺学》教学现状,开展了该课程“研讨式”课堂教学革新与尝试,通过对研讨专题的巧妙设置、研讨时间的合理安排和研讨专题实施形式的正确组织,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果。让学生不但学到基本理论知识,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在就业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苗皖.2012年全球化学工业总基调:科技创新[J].化工管理,2012(4):21-22.

上一篇:HCV RNA与抗―HCV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下一篇:探索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