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上好农村小学音乐课的几种尝试

时间:2022-07-15 07:14:20

浅谈上好农村小学音乐课的几种尝试

【中图分类号】G623.71

音乐是什么?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奏或听,都内涵着关联人们千丝万缕情感的因素。音乐是对人类感情的直接模拟和升华,学生可以从音乐审美过程中,通过情感的抒发和感受,产生认识和道德的力量。音乐对人的心理,会起着不能用言语所能形容的影响。如何让孩子们在音乐课里尽情享受音乐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如何让音乐成为孩子们的最爱,是我们每位音乐老师坚持不懈的追求。经过实践,我认为让学生在音乐实践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以满足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表现"和"让学生成为学习音乐的主人",才能让音乐课真正地"活"起来,让音乐课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一、从兴趣入手转变原来的唱歌课形式

在我们农村,小学音乐课几乎就是"唱歌课",也就是传统的民间艺人"梨园式"的教唱--教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唱会即达到教学目的。这种以教师为主体,以教代学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真正实现新课改下的教学目的。而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合作的关系。教师不可以高高在上,身上罩着光环,应该蹲下身来和学生对话。例如,在教学一年级《小胖胖》这一课时,融入到学生当中去,我们老师可以扮演歌曲中的老奶奶,小学生们分别扮演叔叔、阿姨及小胖胖,大家不分彼此,真情流露,越出了代沟,边唱边演,此情此景不能说不感人。歌声伴着大家的表演,心情是多么的舒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要让学生对音乐课有兴趣。那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呢?我认为那就是让他在音乐课中感受到快乐。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了"愉快教学"模式。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堂上让学生在教师的挚爱中,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学习。因势利导地发挥音乐课本身就有的"愉悦"特性,课堂上出其不意地采用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创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我相信,只有以学生为主体,才能感受到音乐的欢乐,才能真正学好音乐。

二、通过适当的创编,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推动世界,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适当的创编活动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发展学生丰富的想象力。音乐学习是靠听觉开始,由学生在听之后展开自己的想象

能力,来加深自己的音乐体验。如在学《小鸟、小鸟》一课时,我先让同学们初听歌曲,然后让学生根据歌词的内容,边听着歌曲音乐,边想象歌曲描绘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同学创作描绘一幅春天的画面。在音乐声中,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很快就根据各自的理解画出了一幅春天的景色:有蓝天阳光、小鸟、花草、树木、湖水、还有一群快乐的小伙伴等。同学们看到这幅依据想象画出的图画后,对歌曲的理解更加深刻了,为进一步学习歌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学会这首歌曲后,我就让学生在音乐声中随歌曲做适当的表演,每个同学可根据自己的喜爱扮演不同的角色,让他们在欢快的音乐中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表演起来。在此过程中,同学们尽情发挥他们的想象,感受创编歌词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三、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音乐的丰富多彩源于创造,要给学生以创造的自由,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教师本身就缺乏创新意识,没有创新能力,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呢?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曾指出:"教学生任何科目,绝不是对学生心灵中灌输些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去获取知识和组织知识,教师不可以只把学生教成一个活动的书橱,而是教学生如何思维。"在音乐课中改变过去我说你听、我问你答、我教你唱等呆板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我选择简单而且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易于创编的歌曲,利用让学生创编歌词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记忆,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阔了学生的思路。

边唱边演是小学生喜爱的一种教学形式,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天生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一般是通过各种动作来表现的。要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应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特征,把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等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乐理知识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有趣的游戏、舞蹈等,使之生动、形象、具体,容易理解和接受。让他们动口、动手、动脚,也动脑,真正把学生从桌凳上解放出来,让学生轻松快乐地进入音乐王国,在愉悦的气氛中获取音乐知识,激发学生的自由想象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音乐教育正是进行创造教育,培养想象力、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学科。很多音乐都是有故事内容的,有些通过歌词可以知道,有些需要认真欣赏,体会其中的意境。让学生根据歌词编创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好地理解音乐。

三、通过适当的角色变换,让孩子们感受音乐课的快乐

在音乐新课程理念下,音乐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换,一方面,我们不仅仅是课程实施的执行者,而且应成为音乐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重要是为了学生的学习提供更丰富的资源和更有效的支持、帮助和服务。因此,在音乐课上,我就尝试着把课堂向学生开放,给学生直接参与和给他们提供展示的机会。每节课留出10~15分钟的时间,请学生当"小老师"到讲台来组织同学们的表演活动。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通过演唱、演奏、创编表演等活动,用才艺表演的方式向同学介绍自己,有的是单独表演,有的是同学之间的组合表演,形式多样。每次学生进行表演活动的时候,我都会坐到学生的位子上,和他们一起观赏"小演员"的节目,同学们很享受这个过程。他们越来越喜欢上音乐课,每次上课前,小主持都会把同学们这节课要表演的节目告诉我,以便我安排时间。本学期开学初,我给六年级的同学布置了一个作业,希望他们毕业前在各班开一个"班级音乐会"作为自己小学毕业的汇报演出,我会根据他们的表现给出相应的评价。

当前,新教育体制下的音乐教学,要求我们建立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要求我们尊重所有的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在无限欢乐中探索音乐天地的奥秘,在音乐美的艺术氛围中感悟人生,在师生唱和的交融中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让学生以迫切的心情期待下一节音乐课的到来,让孩子们能在音乐的天地里自由的遨游!

上一篇:如何有效实施音乐教学 让学生在音乐殿堂里飞的... 下一篇:成功教育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