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及控制

时间:2022-07-15 02:55:26

浅谈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及控制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政府投资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如何合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使有限的政府资金产生小投入、大效益的效果, 一直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而工程施工阶段是消耗大量材料、人工、机械的过程, 是资金投入最大的阶段, 此阶段造价管理是实施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对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投资项目;工程造价;造价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

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的三种形式,针对政府投资项目的不同要求、不同特点,“代建制”可以选择以下几种合适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来实施。

1.1 项目管理(PM)的基本形式

项目管理(PM)就广义而言,泛指为实现项目的工期、质量和成本目标,按照工程建设的内在规律和程序对项目建设全过程实施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 以项目目标为导向,执行管理各项基本职能的综合活动过程。

1.2 项目管理承包(PMC) 的基本形式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 国外开始应用项目管理承包(PMC) 模式,即项目管理机构受业主委托,作为业主的代表,帮助业主在项目前期策划、可行性研究、项目计划、融资咨询, 以及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整个实施过程中控制工程质量、进度和费用,保证项目成功实施。

1.3 工程总承包的基本形式

工程总承包是发达国家根据市场需要演变和发展起来的,有近百年的历史。在20世纪80年代,发展出“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模式。在EPC 模式下,业主只与总承包商建立合同关系, 即由一个承包商承包工程项目的全部工作,包括设计、供应、工程施工,甚至包括项目前期策划、方案选择、可行性研究和项目建成后的运营管理。承包商向业主承担全部工

程责任。由此可见,EPC 承包的是工程, PMC承包的是项目管理, 两者服务于业主的本质是相同的。两者的区别在于EPC 要求承包商具有设计、采购和工程施工能力。PMC可以没有工程施工能力。EPC 更适合于工程公司,PMC更适用于项目管理公司。实施工程总承包,对于业主来说,有一个对工程整体功能负责的总承包商,项目的责任体系是完备的。对总承包商而言可以有效地减少合同纠纷和索赔。同时,由于总承包模式的工程建设过程是连续的, 因此可以减少责任盲区,保证业主既定项目目标的实现。

2、政府投资工程造价管理主要阶段

2.l 政府投资项目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控制

目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估算方法分为静态投资部分动态投资部分。涨价预备费、建设期利息和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构成动态投资部分,其余部分为静态投资部分,政府投资项目决策阶段委托专业机构对拟建项目的投资估算运用科学的方法, 正确的投资估算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2.2 政府投资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

在投资计划得以合理确定以后, 进入设计阶段它是把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过程。长期以来,一般清况下政府都把施工阶段作为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阶段, 施工招投标制度的实施, 施工阶段监理制度的完善及工程结算的全面审查使得工程造价在事中和事后得到较好的控制,而事前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却往往被人们忽视,建议从制度规定上增加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招标,优选设计和施工方案,使设计单位从头到尾精打细算,认真完成设计,并通过竞争提供质优价低,安全适用的施工蓝图。

3、政府投资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及控制

3.1 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

3.1.1加强合同管理, 控制合同变更

1)审查施工合同。施工合同一旦签订, 就起到法律效力,所以政府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进行施工合同的备案审查,认真审核合同条款的严密性, 尤其对合同的内容和范围、合同价款的确定及其调整方法、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涉及造价的内容, 仔细推敲其文字的措辞准确,并且要看其与招标文件的内容条款是否一致,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2) 跟踪合同履约。在合同实施过程中,造价管理人员应进行合同履约跟踪检查, 加强监督, 避免施工单位为了增加造价而试图进行合同变更。这样既巩固了招投标活动的成果, 又有效地控制了工程造价。

3.1.2 正确处理造价、质量、工期的关系

在实施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一环就是要科学地组织施工,正确处理工程造价和工期,工程质量的辩证统一关系, 提高工程建设的综合经济效益。也就是说,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同时,要保证造价控制在预期目标内。一般来说,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的理想目标是同时达到最短工期,最低造价和最高质量。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这种理想目标往往是不可能达到的,组成建设项目目标系统的三大目标既互相矛盾, 又相互统一,其中任何一个目标的变化,都会引起另外两个日标的变化,并受到它们的影响和制约。造价、质量、工期三者的关系应以造价控制为核心,造价不单指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成本,还包含项日寿命期内的营运成本,应在满足规定质量和一定工期前提下,要求造价最低。

3.2 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

3.2.1 招标投标阶段

推行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是控制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的有效手段。要搞好招标投标工作,把好资格审查关,坚决杜绝一切索贿受贿等破坏招标投标纪律的现象。作为业主的政府相关部门要对代建单位进行监督,加强标底管理保证标底编制的准确性,并做好标底的保密性工作,制定科学的评标定标方法选择中标单位。评标时先评技术标后评商务标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3.2.2 施工阶段

在施工阶段主要是控制建安工程造价。在这一阶段节约工程造价的可能很小,造成浪费的可能性却很大,施工阶段历来是工程造价控制中需给予足够重视的环节。

加强对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施工方案是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合理的施工方案,可以缩短工期、保证工程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对施工方案从技术上和经济上进行对比评价,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对质量、工期、造价三项技术经济指标比较,可以合理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把好施工管理关是全面造价管理的重要途径。

健全设计变更审批制度。设计如有变更,要尽量提前变更,因为变更越早损失越小。并且在每一变更设计之前,必须进行工程量及造价增减分析,并经原设计单位同意。如果变更后,工程造价突破总概算必须经有关部门审查,要切实防止通过变更设计增加设计内容、提高设计标准、提高工程造价的情况发生。

对工程现场签证手续严格把关。通过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建立专门部门,利用专业人员对工程实行专业化管理,避免出现工程管理人员只管签证不算经济账的现象,造成投资失控的严重后果。为了严肃变更签证手续,应采取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代表现场联签的方式保证变更和签证的真实性、合理性、经济性,避免弄虚作假现象及由此引出的纠纷。

3.2.3 竣工结算的审核

认真审核工程量的准确性。工程量的审核是竣工结算审核过程中最重要、最繁琐、最细致的一项工作,必须以工程竣工图、设计变更及施工现场为依据,严格按照定额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逐项进行审核,以防止施工单位在工程竣工结算上虚增工程量来增加工程造价。

审查定额套用是否正确。审查所列分项工程的单价是否与定额单价相符,其名称、规格、计量单位和所包含的内容是否与单位估价表一致。对于换算的单价,首先审查单价的换算是否是定额允许的其次审查单价换算是否正确。

审查各项取费标准是否符合费用定额和施工期间有关工程造价政策规定。

4、结语

总而言之,政府投资项目的造价控制和管理,值得深入地探讨和研究,实践中既要管得“细”,又要管得“巧”,确保建设项目科学、合理、合法地实施,努力降低建设成本,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投资资金的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l] 储直明, 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体系建设探析田建筑施工, 2010,(0 4) .

[2] 刘淑玲. 试论工程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 J] . 山西建筑,2008, 34(35) : 259-260.

上一篇:加强水利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思考 下一篇:浅谈公路工程内业资料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