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公路监理存在的误区及解决措施

时间:2022-07-15 02:33:53

浅谈我国公路监理存在的误区及解决措施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公路监理的主要工作任务及监理工作中存在的误区,讨论了相关部门开展公路监理工作应该遵循的相关原则与具体的监理方法,希望能够对公路监理工作有所助益。

关键词:公路监理;误区;措施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监理行业从无到有的发展进程,我们发现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现有公路工程监理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的竞争环境,开始制约着行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不断的找出监理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解决,建立一支稳定的监理队伍,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储备人才,这样企业发展才有后劲,才能经受起激烈市场竞争冲击。

一、我国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误区

(一)现行的工程监理法律、法规建设不完善 我国现行的《公路法》、《公路工程施工监理办法》和《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颁布实施,虽然有力地保证了公路工程监理事业的健康发展,但在具体的法律条文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监理责任不明确。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不少重大的施工安全事故,均主张监理应对施工安全承担相应的责任。但是,要监理这方面承担责任,首先相关的法律、法规就应该对监理在施工安全监督方面的权力和责任作出明确的规定,而现有的法律对监理承担施工安全监督的责任并无任何具体的规定,且国内外的监理合同、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也无此类条款。其次,缺乏真正全面明确监理制度的法律文件。尽管国家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工程监理制度,却将监理制度限定在施工阶段,使工程监理只能在施工质量方面进行管理;尽管《招投标法》从理论上界定了强制监理的法律范围,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存在许多不规范行为,在市场里的不正当竞争现象也层出不穷。

(二)委托权责混乱 业主与监理是一种委托关系,业主是委托方,根据国际通行FIDIC条款规定,监理工程师是工程建设项目现场的唯一管理者,业主既然已经委托了监理工程师,就已经形成了一种委托关系,业主的意见和决策都应该首先传达给监理,由监理去与施工方进行交涉,业主的职责则是根据委托合同对监理进行管理。但是在我国目前公路建设实践中这种委托权责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存在一些业主干预监理工作,不通过监理直接与工程施工方进行沟通,造成工程施工方与监理信息沟通不畅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和误解。另外很多业主仅在施工阶段与监理沟通,在工程决策设计阶段缺乏沟通,监理接受委托后工程立即开工,造成监理工作难度加大,对于一些技术复杂程度高的项目尤其不利,委托合同应自工程决策设计阶段生效,权利职责就应按合同划分。

(三)监理机构模式不当 由于受历史因素的影响,大多数的公路监理单位仍为政府的行政机关或是事业单位团体,名义上独立,事实上还是不能脱离行政体系,内部监管体制不健全,这种发展模式是公路监理现在面临的一个误区。另外在文件招标过程中,只知道一味加强监理的责任,竞标唯一考虑的因素则是价格,能够把费用降到最低似乎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监理发展的一个误区,低价竞标只能导致中标单位很难聘请高素质经验丰富的监理人才,监理工作形同虚设,服务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甚至某些监理人员与承包商串通获取不正当利益,对发现的工程质量问题不进行任何处理,这就违背了监理行业的初衷。

二、开展公路工程的监理工作应遵循的相关原则

首先,公路监理要依靠国家规范。公路建设的大部分开支是由国家财政拨款维持的,这就决定了此项建设的公益性,国家在建设工作中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而监理工作作为公路建设质量的必要保证,也应当依靠国家的力量来对其进行规范化的推动。比如,国家应当针对公路工程建设的不同规模、不同投入及不同的建设条件等,为公路监理工作实施具体的法律条令,使监理工作在国家政策的强制力量下得以全面地实施。而且,国家还要以法令规范监理市场的主体行为,或者,国家还应该建立相关的监理工作的监督部门,并安排高素质的人才对公路监理工作的具体实施进行全面监督和定期评审,加大对不严格落实监理工作的建设企业的惩处力度等,以推动公路建设监理工作的有效监督。

其次,公路监理要通过建设企业来推动。公路建设的监理工作的实施,主要还依靠公路建设企业的主体性的发挥,只有建设企业自身具备深厚正确的工程监理意识及监理经验,才能够真正地达到对于监理水平的提升。公路建设企业相关领导当前时期一定要加强对于监理工作的分析,认识到实施监理工作对自身建设利益的保证,从而使建设工作在严格的监理环境中顺利实施。而且,公路工程的建设企业在选择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时,还一定要本着自身建设工程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高水平的监督单位和具备与实际相符的监理经验的人员,使自身建设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最后,监理工作的实施要依靠监理企业对自身的规范。当前监理市场的良莠不齐,是监理水平低下的主要因素,这种因素不仅会导致监理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还会使监理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受损。因此,要推动公路工程监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还应该积极地推动监理企业自身规范作用的发挥。监理企业要切实地为本单位制定有效的工作规章制度,并加强对于监理人员素质的综合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并对企业实施内部监控制度,使监理工作的开展能够得到工作规范和高素质的工作人员的推动,加强企业在监理市场中的竞争力,从而将不良企业排挤出监理市场。

公路工程监理工作误区的解决措施探究

(一)加大对公路工程监理人员的培训

及学习力度。一方面,公路工程监理企业应定期地安排监理人员学习公路工程监理方面的知识,加大对公路工程监理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各种有效的培训方式调动公路监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组织监理工程师培训、专业监理工程师培训、试验检测工程师培训以及监理员培训等,着力为道路建设培养第三方质量把关人队伍。同时选聘一些具有理论知识丰富,业务能力娴熟的专业监理人员对初次步人监理事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实践指导,不断加强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并且选拔一些优秀的公路工程监理人员赴国外发达国家学习监理业务知识,此外,监理人员不仅要加强自身专业知识技能的提高,还要熟悉相关的技术规范以及法律、法规,从而加快监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二)抓住监理工作重点

明确监理工作中重点是有序展开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抓住饭点意味着能够合理协调施工中项目各方的利益关系,保持公路丁:程项目的平衡状态,切实按照合同中规定进行施工工作和工程的监督与管理,比如公路不同施工阶段监理工

作的重点就不尽相同,比如对路基施工对旧路基的处理重点为基底变化及旧路帮宽的施工工艺的要求等;桥涵施工重点在于钢筋混凝土与模板的应用管理;混凝上路而施工管理分为工序和工具的应用等。只有随时把握重点的变化情况,切实围绕核心展开工作才能够事半功倍。

(三)实行全过程监理 针对目前我国监理主要是在施工阶段起到作用,应该实行全过程管理,全过程管理包括事前控制、事中质量控制和事后质量控制。事前控制首先是要督促承包商确保自检体系的正常运行,然后做好工程的“预控”,在开工前应该进行业主、监理和承包商三方沟通。事中质量控制最主要的就是加强旁站监理,这是监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是加强土方施工质量控制。事后质量控制要求监理对工程中的每一道工序进行巡视、旁站、抽样和检查,确保质量误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并及时做好资料整理工作并对工程质量作出综合评价。

(四)及时准确验收 监理首先要求承包商进行质量检查,使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标准,并使其认识到其应对工程质量负第一位的责任。在承包商自查之后,监理应该及时准确地进行全面验收,给予正确的评价。根据工程需要确定验收小组,评定项目落实到人,责任也落实到人,公平、公开、公正地对每个项目进行验收,进而做出正确的评价。一旦发现工程质量出现问题,监理应该通知业主及承包商,进行三方会谈,确定责任人,并要求承包商提出整改方案。

结语

公路工程建设不单单是一项公共交通建设工作,它还在诸多方面牵涉着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推动公路建设监理水平的提升,是使公路建设顺利投入运营的必要保证。因此,承包商、业主和监理工程师三方的共同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素养,强化监理业务能力,提高管理水平,从而为规范和完善我国公路工程建设与制度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张俊贵. 公路监理的误区及应对措施[J]. 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1,11:156-157.

[2]王磊.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电子制作,2013,12:268+256.

上一篇:浅谈民用建筑电气节能 下一篇:浅谈混凝土的碱活性及抑制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