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知识链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时间:2022-07-14 10:43:21

利用知识链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摘要:教学方法的探索是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话题。文章根据教学实践中专业知识点、知识链,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影响。在教学方法、模式进行了探索、总结。介绍了教学改革的思路、方法和取得的经验。提出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技能;综合能力;知识链;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24-6935-03

Use the Knowledge Chain Train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GE Guo-hua

(Zhejia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al Trade, Shaoxing 312000, China)

Abstract: The teaching methods are educators to explore the topic of the eternal. The articl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expertise, the knowledge chain, on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In teaching methods, modes of exploration, summing up. Introduced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lessons learned. Students made a comprehensive capacity-building proposals.

Key words: skills; comprehensive ability; knowledge chain; innovation

经济发展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切实把经济增长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培养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历史使命。能力包括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塑造学生的创造性,是广大教师的一个重要课题。

1 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规格与标准上的要求不同,高职教育的本质是在技能操作、技术实现、转化为物质财富层面上,培养目标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操作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是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是既能动脑,更能动手;经过锻炼,在工作中能够迅速成长为高技能的人才。要求学生既具备专业知识点,更能将知识点熟练结合成知识链,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运用在实际工作中。

2 改革理念和突破点

在教育理念上一要区别于精英教育;二要区别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三要区别于文凭学历教育;四要重视技能教育。

教学中必须注重个性差异,提倡互动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综合知识及能力;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3 改革的要点及方法

3.1 巧用“点拨”艺术,培养和激发兴趣点,用启发式教学带动思维品质的教育

3.1.1 “点拨”的原则

学生思考问题时有时需要教师用简洁、精辟的语言启迪思维,促使学生产生“顿悟”。“点拨”就是让学生走出“迷宫”的有效途径,是教学的一种艺术。

1)启迪性原则。教师“点拨”的目的是为了排除学生思考问题的障碍,疏通思路。因此,“点拨”应具备对学生产生思维的启迪性。

2) 适时性原则。“点拨”要把握时机,点到“节骨眼”上,即点在学生思维的迷茫之际,有利于学生思维开窍,推动思维的延伸。

3)适度性原则。“点拨”必须适度。过频,容易引起学生烦燥;过明,会越俎代庖;过于隐晦,失去了“点拨”的本意,“点拨”要恰到好处。

4)灵活性原则。其一,灵活性运用规律、原理、方法,点到问题的要害处。其二,程度上的灵活性。针对学生能力上的差异,点拨的透明度应各不相同。例如在计算机应用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点拨”尤为有效。

3.1.2 兴趣点的培养和激发

教学中,部分专业课程的知识较枯燥,对于学生来说吸引力不够,特别是有一定难度的课程,更需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此,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从实物教学模型入手,使学生对专业课内容有较直观的了解。例如,单片机课程学生感觉比较难学,主要是学生对单片机缺乏一个全面的感性认识,不知道单片机是用来干什么的,不能引起兴趣。我们根据课程教学需要开发了电梯模型,模型基本具备实用电梯的所有功能,模型控制电路的控制单元用C51单片机。上课时,利用模型现场运行,完成各种功能,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好奇的心理和探索欲,这样就顺理成章地引入了单片机的概念及相关内容。

3.1.3 实践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精神,增强信心,提高观察、思维能力

观察是获得感性知识的途径,是思维加工的前提,只有仔细观察才能正确思维。例如为了培养学生敏锐而细致的观察能力,充分利用演示效果,观察电梯模型运行过程中,各部件的配合及变化,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现象。要求每位同学都模拟操作并至少提出一个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思维能力对概念的建立和理解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分析和综合是很重要的方法。在认识过程中,分析和综合总是交替进行的。例如,电梯模型分析――分解成各个单元,牵涉到专业的各个知识点,综合――各单元对应的知识点有机地构成一条知识链。所以教师要有目的地通过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2 让学生多动手、动脑,熟练运用专业“知识链”

3.2.1 高职教学是以实训为主的教学,强调手、脑并用

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才能开发潜能,促使综合能力的发展。学生边观察,边测定,边记录,边思考,边分析总结,完成报告。其中分析、思考是关键。例如,电梯模型控制程序的仿真运行操作时,除了让学生完成基本任务外,还鼓励利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多种方案,在各自设计方案的基础上,讨论、修改,再按新方案实施,使学生在相对独立的操作活动中体会到创新的艰辛与愉悦,并将各种方法加以比较。

3.2.2 充分利用专业知识链,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电梯教学模型中核心是控制电路板,那么控制电路板怎么做,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制作。过程:

1)利用辅助设计软件DXP绘图,绘制硬件原理图需要运用《电子线路》知识点,绘图过程需要运用《EDA辅助设计》知识点。

2)设计PCB图需要借助《DXP软件应用》知识点,运用《电子产品结构工艺》等多方面知识点。

3)制作PCB板需要打印、热转印、化学蚀刻知识点等多个环节。

4)硬件电路制作需要运用《基本操作技能》知识点,《电子测量技术》知识点。

5)模型装配需要《机械基础》知识点,《拖动基础》知识点。

6)控制程序需要《单片机原理》等知识点。整个过程需要有多个知识点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

3.3 创造探究问题的氛围,努力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人才

3.3.1 善于运用知识、勤于思考

一门学科有它一套完整的科学体系和理论,但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强调系统性,严谨性,会压抑了学生创造素质的合理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应努力揭示思维过程,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创设情境,设计一些发散性问题,由学生通过对问题多角度的分析,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在不断发现新结论的过程中,享受到创新的乐趣。例如,PCB板制作过程需要打印、转印。如何把设计图打印又如何能够转印到敷铜板上,然后进行蚀刻。整个过程需要学生有一个思考、创新过程。在油光纸上打印,选择合适的加热设备,在一定高温下转印墨粉,就需要学生有很好的创新。同学们通过类似的活动,创新意识与综合能力大大提高。

3.3.2 养成探究问题的习惯,培养创新能力

例如,电梯模型中步进电机的调速问题。步进电机的运行是靠脉冲序列来驱动的,开始的时候采用直接编制步进电机运行一个脉冲序列的子程序,脉冲与脉冲的间隔采用软件延时子程序,按照这个思想设计的软件在调试的过程中会发现具有不通用性,不能保证脉冲与脉冲的间隔时间,会导致步进电机打滑或拖动能力不强,且有个致命的弱点,即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不停的检测是否已经运行到指定位置,如果按照子程序的形式编写程序,那么在运行一个脉冲序列后,可能已经过了指定位置。如果在每个脉冲过后都加上位置的检测,那么会增加脉冲时间间隔的不确定性,导致步进电机运行不稳。程序如表。为改进程序设计存在的缺点,保证步进电机可靠稳定运行,有确定的状态,这个状态的确定由固定的脉冲间隔时间来保证,为此学生改变设计思路,采用定时器发送脉冲序列,这样,保证了脉冲的间隔时间,间隔时间的大小通过定时器来设定,简化了步进电机的调试过程。修改程序如表1:

3.3.3 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1)灵敏性、细致性的培养。敏锐的观察力是创新活动的起步器,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活动的设计师。因此,在教学中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问题。同时提供想象材料,可诱发学生创造性的想象,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求异思维是不墨守成规,寻求变异,标新立异的一种思维活动。“创造能力=知识量×求异思维能力”。发散思维是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的一种思维活动。因此,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在创新能力培养中占主导地位。在教学中有目的地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4 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4.1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科,灵活应用教学方法

例如:现场教学法把课堂与实习、实训场地三者结合起来。

课堂上努力把学生互动起来,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例如:分组讨论法让学生成为教室的主角,分组对某一项目进行讨论与评价,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教师适当引导,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3.4.2 教学空间的延伸

教学要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校内扩展到校外。例如,组织课外兴趣小组,组织竞赛,举办学科知识讲座,参观展览、各类科技活动等,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3.4.3 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多媒体,采用图文并茂 、有声有色的教学课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电梯模型控制程序的仿真运行可观控制全貌,通过探索性讲解,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4 结束语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最可贵,层次最高的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时展的需要。正如同志的论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综合能力培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重要的是教师要转变观念,增强教改意识,把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作为首要任务。我们要为培养新一代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而坚持不懈地努力!

参考文献:

[1] 刘春生,张宇.关于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几点思考[J]. 职教论坛,2005(10).

[2] 肖化移,贺辉.论职业教育专业与人才培养的改革[J]. 职业技术教育,2007(1).

[3] 储召生.办学特色:大学的必然选择[N].中国教育报,2003.7.27.

上一篇:内存映射画图在地图浏览中的应用和研究 下一篇:主动网络技术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