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台信息节点维护与管理

时间:2022-07-14 10:18:38

地震台信息节点维护与管理

摘要:以河南省地震局浚县地震台为例,介绍基层地震台站信息节点及维护管理经验,为其他基层地震台站信息节点的稳定运行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地震台站;信息节点;维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P315.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地震是一种对人类社会危害较大的地质灾害,通常分为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直接灾害包括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地面破坏、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等,次生灾害包括由地震引起的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瘟疫等。据统计全球每年要发生500万次左右地震,几乎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受到过地震的侵扰。我国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之间,因此历史上也发生过很多破坏性很大的地震。为了研究地震的形成机理及其演变规律,在十五期间我国建成地震行业网,各个地震台站以间距250km分布在全国各个省市,各个地震台站主要业务是观测数据的采集、存储、传输、共享、以及台站信息网的维护。

1浚县台信息节点概况

1975年建成的河南省浚县地震台站由主台、子台和远程观测系统组成,拥有电磁观测、地下流体、测震观测、地电阻率等地震监测手段。主台位于浚县南浮丘山,配有磁通门磁力仪1套,FHD质子磁力仪1套,BBVS-60数字地震计1套,强震仪一套、子台包括辉县测震台、林州测震台(均配有数字地震计)及浚县农场地电场(距主台10KM)配有ZD8M地电阻率观测仪1套,远程观测点(位于鹤壁)配有水位仪和水温仪。依托地震信息节点的网络优势,在河南省地震局的大力支持下,安装了JOPENS系统和MSDP台网分析软件,构建了以周口台、辉县台、林州台、浚县台组成的虚拟测震监测网。实现了地震观测资料共享,克服了单台定位难的问题,提高了浚县辖区地震事件的定位能力,为辖区地震事件的速报和政府采取快速、高效的应急反应和正确的应变决策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浚县地震台所有监测设备均接入台站信息节点。

1.1系统组成及硬件连接

浚县地震台信息节点中心位于主台综合值班室,配备有H3C-S3100双层核心交换机,通过8M带宽的光纤与河南省地震局台网中心相连。前兆、测震服务器、办公打印机、视频会议终端、办公专用计算机等通过超5类网线与核心交换机相连。安装了无线宽带路由器,满足了移动办公的需要。磁通门磁力仪、FHD质子磁力仪、数字地震计(包括子台)和鹤壁的水温仪、水位仪以及地电阻率仪分别通过光纤与主台核心交换机相互连接。所有原始观测数据均上传至台站信息节点数据库服务器,实现了原始数据的下载、预处理、备份和上传共享。

1.2工作软件组成

浚县地震台信息节点安装的软件主要包括;在数据库服务器上安装Linux操作系统;在数据处理专用计算机上安装Windows7操作系统、地电、地磁数据处理软件、Mapsis专业分析软件、前兆观测数据跟踪分析、Office2007、FTP客户端、VNC2.ext等办公软件、台站人员个人办公计算机则安装Windows7操作系统、Office2007、FTP客户端等办公软件及360等网络安全类软件等。

1.3主要功能

目前浚县地震台信息节点能够实现以下功能:自动或人工采集各个学科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对原始数据进行存储与备份;通过专业软件产出质量评估报告(月报和年报);预处理数据报送和共享、监控系统运行、通过各类方法收发文件、和省局进行远程视频会议等等。

2信息节点运维及监控

台站信息节点的正常运转,离不开严格的管理,为此台站制定了《浚县地震台机房管理办法》、《浚县地震台地震信息岗位职责》等规章制度要求台站人员严格遵照执行。

2.1监控

浚县地震台信息节点的监控主要是指对接入信息节点仪器设备的连通性进行监控。连通性监控采用一款称作Nagios的开源网络监控软件。台站值班人员通过Nagios,每天对接入信息节点的仪器设备的连通状态以及信息节点与河南省地震局台网中心的连通状态进行监控,如发现接入信息节点的仪器设备出现连通性故障,地震台站的维护管理人员必须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恢复,保证系统正常运行。时刻关注与河南省地震局台网中心的连通情况,出现问题马上排查,尽快恢复。

2.2数据库服务器远程重启

数据库服务器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会出现不能登录的死机状态,此时需要重启数据库服务器。浚县地震台重启数据库服务器主要通过VNC软件实现。VNC重启数据库服务器步骤为:在办公计算机上安装VNC客户端,打开客户端软件,输入服务器的IP地址及端口号(前兆和测震要注意区分)以及输入登录密码登录成功后,在窗口中右键打开终端,输入”cd空格/install”指令回车,在输入./run.sh回车即可重新启动服务器,值班人员可以进入管理系统采集观测数据,进行正常的预处理。

2.3日常运维

浚县台信息节点维护管理人员每天除了需要监控信息节点的设备连通情况之外,还做了以下维护工作:(1)每天对接入信息节点的观测仪器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服务器、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等,主要检查机房温湿度是否符合工作要求;仪器设备是否正常运转;线路是否完好;在雷雨多发时期还要检查避雷设施情况,最好是断开市电,使用UPS供电,以防雷击等。(3)对信息节点的接入设备不定期保养,有很多网络故障都是因为接头接触不好引起的,只要对接头进行简单的插拔就可以恢复正常,这需要维护人员认真甄别。(4)对UPS电源定期检测,不应该满负荷运行,一般负载量控制在6O一8O,过度轻载也不好。不得频繁地关闭和开启UPS电源。严禁通过UPS接入大功率电器,防止UPS自动断路。在室内安装了空调设备,保证了环境温度,延长了蓄电池的工作寿命。(5)出现故障要及时排查原因,分析调查、确定故障范围,如果是局域网内发生问题,台站人员要及时采取措施,解决故障:如果是局域网外的问题,及时报中国联通公司和河南省地震局监测中心网络室等相关部门解决。

3信息节点安全管理

浚县地震台信息节点是河南省地震局区域信息节点的有机组成部分,不直接与外网连接,安全策略主要由河南省地震局规划和实施,特别是防范病毒、访问控制、防范网络入侵检测等等策略。而台站针对自身信息节点的安全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

3.1防治病毒和木马

网络中的病毒和木马在不经意间就可能入侵计算机,破坏计算机的系统、硬件或软件,使得台站信息节点无法正常工作。因此,提前防范就成为防止入侵的基本方法。台站计算机统一安装360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坚持定期更新病毒库和杀毒程序,实时查杀病毒。下载文件后,不要心存侥幸,立即用杀毒软件扫描一遍,根除隐患。台站禁止任何人员在业务专用计算机上打游戏、网络聊天、登录外网等,严禁浏览非法或可疑网站。对于形迹可疑的邮件(特别是HTML格式),不要随便打开,即使是熟悉的人员发来的,也要核实后再做处理。以防有人利用邮件传播木马和病毒。移动存储设备使用前要先进行病毒和木马查杀,确认安全以后才可使用。

3.2访问控制策略

访问控制策略是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其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法访问。是维护信息节点安全运行、保证网络安全最重要的核心策略之一。访问控制策略包括入网访问控制策略、操作权限控制策略、目录安全控制策略、属性安全控制策略、网络服务器安全控制策略、网络监测、锁定控制策略和防火墙控制策略等方面的内容。浚县台信息节点访问控制主要体现在入网、监控和防火墙等方面。台站规定接入的非本台计算机必须经过病毒、木马查杀等安全审核,方可接入。严禁未经审核的计算机擅自接入,以防受到攻击和泄密。虽然台站信息节点没有独立出口,为了以防万一,仍然安装了360防火墙软件,以防止网络攻击和蠕虫病毒。

3.3重要数据的备份和加密

大到自然灾害,小到病毒,电源故障乃至操作员意外操作失误,都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甚至造成系统完全瘫痪。为此,浚县地震台规定原始观测数据和重要文件要及时备份,以防损坏或丢失。其意义不仅在于防范意外事件的破坏,而且还是历史数据保存归档的最佳方式。另外,为了保证地震敏感数据信息的安全性,防止泄密。台站规定原始观测数据和重要文件在备份的同时进行加密管理。主要做法是,禁止外来人员使用访问数据处理计算机及重要的办公计算机,安装加密超级大师软件,对原始观测数据和重要文件设置打开密码和修改密码。

4结束语

地震台站的正常观测和连续运行离不开信息节点的支持,信息节点实质是一种特定的网络,具有一定的脆弱性,时刻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险和干扰。地震台站信息节点的维护与管理已成为地震台站的一项重要任务,首先,在制度上要制定完备的规章制度并且需要全体职工严格遵照执行;另外还需要采取严密的安全措施,以应对病毒和木马的入侵;日常维护工作看似繁琐,但却非常重要,是信息节点正常工作的重要保证;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问题,如何保证地震信息节点的连续性、稳定可靠的运行,如何提高地震信息节点的维护技术和管理水平等等,这都需要每位台站职工负起责任,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应对它。

参考文献:

[1]龚永俭等《浅谈地震台站信息节点的维护管理》高原地震,2012

作者:李建军 路中慧 单位:河南省浚县地震台

上一篇:地震速报震级与量规函数研究 下一篇:国内光学类英文科技期刊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