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陕西传统民间艺术――剪纸

时间:2022-07-14 06:38:34

浅析陕西传统民间艺术――剪纸

摘 要:陕西民间剪纸艺术地域性非常明显,人民群众基础广泛,是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的艺术形态之一,它来自于百姓的生活的真实体验,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文章主要讲述民间剪纸的传统文化意义,以及它产生的背景,剪纸的应用、造型形式和美学意义,详细分析陕西汉代时期民间剪纸的艺术特征及其民间剪纸设计的美学内涵。

关键词:陕西;民间艺术;剪纸

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4-0165-01

一、陕西民间剪纸的产生

陕西民间剪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黄帝时期,即使那时候纸张还没有发明,但是祖先们已经会用简单载体来装点生活,美化生活,来表现农村当时生活的发展现状,例如在树皮、树叶、布、皮、革等材料上剪成各式各样的图案。从黄陵桥山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片上简单的图案,和用兽皮、树叶制作的衣物上就可以得到证明,那个时期已经有了原始的组合图案。

剪纸最早起源于汉到南北朝时期,那个时期的剪纸技术已经非常到位,到了清朝中期以后开始得到真正的繁荣。汉代时期民间剪纸跟其它时期的剪纸一样也是多来源于庆祝节日、丰收、民间的戏曲故事、动植物等,既富有情趣而且又起到装饰作用,有着非常广泛的百姓基础,所以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剪纸就是一种深深扎根在人民群众之间的艺术,与百姓生活紧密关联,为千家万户增添色彩、喜气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在旧时的农村生活里,剪纸技术的高低成为评价媳妇智慧与心灵手巧的标志,所以大多说的农村妇女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民间剪纸的继承人。

二、产生的背景

1.地理位置。我们都知道陕西地处西北地区的干旱过度带,属大陆性气候,地形非常复杂,十三朝古都在此建立,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浑厚,十三朝古都在此建立,在这里陕西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陕西人民深受草原文化的影响,多出于性格粗犷、豪放的劳动者手中,所以剪纸形式也多以明朗、简练、质朴、粗犷呈现。

2.汉画像石的影响。画像石,是指为了祭祀、丧葬在墓室、祠堂上雕刻画像。汉画像石的发明为以后民间剪纸的造型特征的形成奠定了根基。

三、雕刻、书法、镂等的影响

从出土的文物上可以看出,民间剪纸深受雕刻、书法、镂等的影响,而且陕西民间剪纸粗犷、豪放的造型也跟汉代时期劳动人民、手工艺者粗犷、率真、质朴的性格十分相像。

剪纸主要的主观意识表现手法如下。

1.联想手法。作品围绕一个主干画面进行设计,但是造型塑造者并不会受到这个主干的限制,而是在创作过程中自由灵活的创作出与之相关联的形象。

2.求全求美手法。注重造型与规律和自由灵活的表现手法,陕西民间剪纸强调夸张的造型且兼顾优美的轮廓,作品在构图上追求严谨饱满,充分表现了劳动人民聪颖的智慧,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3.移花接木的手法。为使造型由平淡变为活泼由单调变的有生命力,会在动物、植物身上添加一些“会意式”的纹饰,比如在动物身上添加一些花草纹饰、用几何形体代替植物、动物的各个部分等。

4.比喻拟人的手法。塑造者把自然界万物生灵的细微的观察和理解进行拟人化的处理,也表现了塑造者丰富的创造力。在陕西剪纸中最为著名的是“鹭鹭探莲”,“抓鸡娃娃”。

5.谐音取意的手法。劳动人民发挥充分的想象力,把现实中的实物利用谐音取意的手法用剪纸表现出来,例如“鸡(吉)、罄(庆)、鱼(余)”等。剪纸艺术家运用观念进行表达,使精神意识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纹样造型特征。

四、陕西民间剪纸的应用

1.用于装饰。创作好的剪纸贴在窗户上打扮,顿时给窑洞内增添了许多生机,同时憨厚可爱的剪纸形象,正好符合陕西劳动人的性格特征。春节期间,家中贴满的剪纸,不仅具有庆祝节日、期盼大丰收的寓意,还有驱鬼辟邪之意。

2.用于嫁娶。喜花,又叫作礼花,是我国农村老百姓结婚,生子、逢年过节时必不可少的装饰品,而且有很大的寓意,把鲜艳生动的剪纸贴在雪白的窗户或者透明的玻璃上、门上、墙上、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便被剪纸渲染的很浓很浓。祥和的图案期望平安、吉祥、避邪。比如人们习惯用的娃娃、葫芦、莲花、鱼等,象征着多子多福,幸福美满。

3.用于信仰。民间剪纸是劳动人的主观世界的反应,同时也是劳动人民在具体生活中的真实写照,承载了劳动人民的信仰观念、信仰习俗,祈求神灵消灾避难以保平安、保丰收。

陕西民间剪纸流传千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能够充分反映百姓的生活内涵,具有浓郁的民俗特色,是中国农村众多民间美术形式的浓缩与夸张。从对剪纸的了解中,可以便捷地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其它方面。陕西民间剪纸是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批省级保护项目,在当地聪慧的劳动人民的努力推广下得到很好的传播。是民间的劳动人用他们朴实的、纯真的心灵,创造出质朴的、真实的剪纸艺术。因此,好的、民族的东西需要我们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积极的保护,并且在继承保护中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左汉中.中国民间剪纸造型[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乔小光,李振球.中国民间吉祥艺术[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3]冯天瑜.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出版社,2005.

上一篇:谈农村文化休闲娱乐阵地的建设 下一篇:浅谈杨启舆的中国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