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等教育资源与大学生就业的探讨

时间:2022-07-14 06:15:58

关于高等教育资源与大学生就业的探讨

摘 要:近年来我国高校教育资源仍然是一种稀缺性资源, 特别是由于1999 年以来的连年扩招,某些地区的高校校舍、教师、图书资料、教学实验设备等资源甚至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 以致影响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制约了高校的人才培养。大学生就业难也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对大多数人而言,毕业即失业。而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政府、社会、学校等宏观方面的原因,也包括大学生自身的原因。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教育资源的现状和问题,从这高等教育资源一角度入手来阐述其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资源;二者关系;大学生就业

一、现阶段我国高等学校资源的现状

高等教育资源是指能使高等教育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类物质与资料。高等教育资源的作用主要在于保证高等教育的存在, 高等教育的运行, 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但是归根结底在于培养出具有科学思维、科技创新能力, 拥有科技知识的高级人才,让这些人才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短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自98年扩招以来,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与高等教育发展速度不相匹配, 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支持非常有限, 高校自身获取资源的能力不足, 从而使得高等教育资源补充不足;另一方面高校内部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也非常短缺。此外,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与高等院校地理位置息息相关。具体而言,经济发展较快的东部沿海地区高等教育资源较为丰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资源较为贫乏。

(二) 高等教育资源结构不合理, 使用效率低下

我国高等教育内部资源配置存在部门分割、各自为政, 很多教育资源难以共享、使用率低,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从高等教育资源的财力方面主要表现为资金来源单一、短缺, 同时资金浪费现象严重, 使用不够合理;在物质资源方面表现为教育资源共享率低、教育资源的重复购置、资源浪费等问题。

二、高等教育教育资源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我国高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间接造成了大学生求职的不公平性的现状。在我国,211、985等重点高校拥有较好的教学科研设施,教授水平高,政府教育经费较为充足。2003年9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一章第五条明确规定:"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这就意味着,民办高校在招生就业、教师待遇、资金支持等方面都应该和公办高校享有相同的待遇。但事实并非如此,要想实现教育资源平均分配并非易事。非重点院校的学生在硬件条件上的不足,直接导致学生学习科研能力与重点学校竞争者的差距,从而导致二者在就业上的差距。由于社会空缺职位供小于求,很多大型的企事业单位岗位的选择只局限于名牌大学毕业生,他们普遍认为名牌大学学生综合素质较高,就业率也相对较高。面对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非重点高校学生显然资源较少,优势不足。当然,这种差异不仅仅表现在重点高校与非重点高校之间,还表现不同地区高校、城乡高校之间。高等教育资源的垄断致使大学生接受教育的质量上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也会在大学生谋求工作时体现出来。

从大学生踏入校门的那一天起,高等教育资源就无不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发挥着作用,这种作用会一直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及前途。具体可以在以下高校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两个方面有所体现:

(一)有形资源

高等教育人力资源是有形资源中的核心部分。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包括其他教育辅助及行政管理人员) 是这种资源的构成部分, 高教师资队伍素质越高, 教学科研能力越强, 这种资源发挥的作用就越大, 价值越高。教育人力资源越充足,培养出的学生质量就越高,就业也更有优势。财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也是很重要的高等教育有形资源,包括学校财政收入经费用于对学生就业培养的部分,学校就业模拟教室的建设等等。

(二)无形资源

高等教育的无形资源包括高等学校声誉、办学传统与经验、招生与就业渠道、对外交流渠道和校友关系等。高校可以共同使用招生与就业渠道、对外交流渠道和校友关系,这样既充分利用了资源 ,又对大学生就业有着深远的影响。另外教育的时间资源也是无形资源的一种,这种资源在高等教育中较为特殊, 它是保证高等教育的连续性、周期性的重要因素。

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高校应积极进行合理的成本管理

目前我国高校存在行政人员冗杂的现象,这种现象极大地增加了学校的成本,造成了资源浪费。高校精简人员不但能够简化工作,还可以节省成本用于学生职业就业素质的培养或拓宽招生与就业渠道。此外,高校节省下来的经费可以对大学生就业以补助或作为大学生创业的基金。

(二)高校应共享教育资源及就业信息,实现学生公平竞争

目前, 我国高校教育资源中教学实验设施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状态。由于历史的原因, 以及高校资金来源的差异性, 高校校园面积大小各异, 学生的数量不同, 学习环境差异较大。在学生的教学资源方面,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原则,各高校可以共享电子图书馆、实行教师流动制,这样一来不仅实现了资源的节约,也给每个学校的教学资源和教师队伍带来了新鲜血液;重点高校与非重点高校之间可以以结对子的方式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使两个学校的学生实现双赢;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学校之间可以联合开办学生招聘会、就业指导研讨会、企业宣讲会等等,汲取对方学校的就业意见和建议。

(三)充分整合校友资源、企业资源,加强就业资料建设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持久动力

良好的校友资源可以为毕业生联络就业单位,推荐就业信息,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等;高校应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信息,注意积累企业资源;学校就业办公室应及时提供和更新就业信息,加强就业资料建设,方便学生查找了解专业相关职业信息,明确就业方向,为学生提供更加广泛、便捷的就业信息。

我国的高等教育目前还尚未成熟,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是诸多方面造成的,要彻底解决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面对这种就业困境,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只能迎头而上,勇敢地适应这个社会,不断提高自己在人才市场中的核心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刘先雨.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7).

[2]冯泽永.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启示[J].医学教育探索,2004(4).

[3]潘懋元.高等教育:历史、现实和未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50-464

[4]周燕.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北京[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1).

[5]周胜良,邢亮,王业兵.用市场经济的观点解读大学生就业难[N].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4(11)

[6]杨新莹, 王伟静.论经济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N].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3)

作者简介:孔爽(1987-),山东济南人,系山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在当前形势下,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下一篇:对院校任职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