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的常规教育

时间:2022-07-14 06:02:01

浅谈初中物理的常规教育

物理课的常规教育就是指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物理知识的特点,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提出有顺序的,不同的学习物理的学习行为要求,并指导学生掌握达到这些要求的方法。持之以恒抓常规教育,就能让学生逐步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物理课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而且要使学生具备各种能力,培养和发展他们的科学素质。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刻苦专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有利于养成科学的态度和精神;还有利于培养唯物主义的思想,树立新的世界观。 另外,在物理学科的常规教育过程中,教师还能通过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益,学生也能通过常规教育,了解学习效果,反思学的行为,鞭策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下面就初中物理常规教育的三个主要方面:预习、上课、作业如何进行常规教育进行一些探讨。

一、 预习

预习就是要求学生能根据已有的文化科学知识。在教师上课前阅读新教材,了解新教材的基本内容,并且使得头脑中相关的旧知识清晰起来,增加它的可利用性和稳定性,使相关旧技能熟练起来,便于探索学习,区还能使学习心向指向未来学习的内容。预习后学生上课时容易和老师配合好,发挥师生双边的能动作用,提高课堂效率,通过长期的预习还能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发展。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首先,为了看懂课文的内容,会有意识的查字典认识生字,在脑子里概括文章大意,遇上不懂或难懂的地方会与人交流或上网查阅,碰到一些课外小实验还会动手做。中物理的预习,第一要会阅读课文;第二要能读懂课文内容;第三要能摘录课文重要知识,第四要会提问题。由于初二学生的文章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还不强。指导学生预习应注意以下要求:一、在刚开始学习物理时(包括前言)在课内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帮助学生利用词典解决生字、生词以及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的解释。 二、在经过一段时间后,采用布置预习思考题的方法来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分析课文的中心内容和要点。 三、在学生对物理课文的结构有所了解的基础之上,教师向学生介绍物理课文的一般结构。物理课文的一般结构是: 1. 提出一个物理现象或一个问题(可能是一个实验) 2. 分析现象(观察演示实验,推理、推导等)形成一个新的物理概念或得到一个新的物理规律。 3. 新概念,新规律的文字、数学表达式、单位、适用条件等。 4. 新、旧概念或新、旧规律的比较(区别与联系) 5. 新概念、新规律的应用(范围和条件、注意点)。四、要求学生在课本上划出重点内容和不理解的内容,以便上课时可以集中注意力听自己不理解的或重要的内容,提高听课效率。对不理解的内容要学会变成问题,向同学、教师、家长和网络请教。学生认为重要的章节或内容要鼓励他们写一些读书笔记,除摘录重要内容外,还可写些学习心得体会,教师要事先示范读书笔记的式样和方法。 五、引导学生自觉上网查寻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并归类整理,与教材提供的内容作比较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养成追求事实,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

二、 上课

上课是指师生、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过程,它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形式,提高课堂效率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课堂常规教育就是上课时对学生学习行为要求的教育。 八年级是开始学物理的年级,尽管大多数内容比较浅显,都是从生活提练出来的现象或规律。但由于多数学生不知道物理学科的学习方法,更无学习物理的习惯,因此学习效率低,效果差。教师要在上课时重视对学生开展物理学习的养成教育,以形成良好的物理课堂学习行为习惯。 物理课堂学习行为习惯主要有四方面: 一、 学观察。会观察就是要学生学会观察实验、实物、挂图、数据、多媒体课件中的动画影片等。学生要仔细的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的操作规范。要养成学生从看到的图表及数据里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的观察思考习惯。二、 学倾听。会倾听,首先要会尊重他人。学生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有意注意,用心听教师对物理现象的分析、对物理规律的推导等讲解,还要养成倾听其他同学课堂上的发言的习惯。三、学说话。课是一个开放的、师生互动、人物互动的课堂,是一个思维活跃的课堂,学生要有不怕讲错的精神,要敢于发言,表述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把他们看到的现象正确地表达出来。同时对学生的语言进行指导,提高学生语言的规范性、逻辑性和流畅性。针对学生在预习中存在的、比较普遍的问题,以及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教师可以采用全班或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更多的学生有对机会学习和运用语言。四、学动手。课时,除了看、听、说以外,还要学习动手,包括写听课笔记,做实验,做课堂练习等。(―)写听课笔记。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认真写听课笔记,首先是对新知识的一种记忆,听课时笔记的内容有以下几方面:1. 预习中还不理解的内容,经老师讲解后明白的内容。2. 教师在讲课的过程别强调的或板书的内容。. 记录在听课过程中还没弄懂的内容,以便在下课后问老师或同学。(二)做实验。 验是物理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应具备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以小组为单位的学生实验,操作时应分工合作,团结互助,齐心协力。学生实验时应做到以下几点:(1) 严格遵守实验室制度不随便离开实验桌到别组观看或借用器材,不准大声喧哗,爱惜仪器,节约材料。(2) 实验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对所做实验的实验目的、原理、器材、步骤要充分了解。(3) 要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如实填写实验数据,不拼凑数据、弄虚作假,更不抄袭他人的实验数据。(4) 要勤于思考,认真分析数据,举一反三,科学推理,准确表述结论。(5) 实验结束后,要整理好器材,物归原处,如有损坏,应如实报告老师。

三、 作业

作业是学生巩固和运用新知识的重要教学活动。各类作业除了巩固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新知识运用外,还有一个提供教和学效果反馈信息的重要作用,帮助教师调整教学行为,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能帮助学生自我反思,通过订正作业错误,调整学习行为,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上一篇:建立探索式学习方式,启发学生自主探究 下一篇:浅谈搞好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