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时间:2022-07-14 05:21:21

汽车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摘要】 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哥本哈根召开,“气候变化”、“全球变暖”、“低碳经济”成为会上的重要议题,中国也提出了节能减排的战略目标。作为严重影响中国能源消耗与污染排放的汽车行业应该在节能减排的基础上增加并完善对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

【关键词】 汽车行业; 环境会计信息; 披露

2009年12月,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各国达成减排协议,低碳经济产业链在全球兴起。总理在会上明确指出,中国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要达到这个目标,各相关行业都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尤其是正在蓬勃发展,并对中国能源消耗与排放具有重大影响的汽车行业。该行业要健康发展,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履行对环境的责任,也必须对环境会计信息做出规范披露。

一、汽车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本文选取汽车行业56家上市公司2007―2009年年报数据,对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选取的57家样本公司中,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有17家(如表1),其中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的有7家,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的有两家(其中宁波华翔的社会责任报告是独立于年度报告的),既在董事会报告又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的有8家。

对于披露的内容有注重节能减排方面的,也有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为了便于对比,本文把收集到的资料按《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第十九条中规定的国家鼓励企业自愿公开的企业环境信息分为六类进行对比分析(如表2),这六类分别为:Ⅰ、企业环境保护方针、年度环境保护目标及成效;Ⅱ、企业年度资源消耗总量;Ⅲ、企业环保投资和环境技术开况;Ⅳ、企业排放污染物种类、数量、浓度和去向;Ⅴ、企业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Ⅵ、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废物处理、处置情况,废弃产品的回收、综合利用情况。由此可见,我国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成果。

(一)披露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提升

如表1所示,从2007年到2009年汽车行业上市公司中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公司数量是上升的,2007年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的有13家,2008年12家,2009年有14家;而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的2007年仅有1家,2008年增加到9家,2009年则为8家。所以从数量上看是有提升的。至于质量方面,因为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都比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的详细,而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环境信息的公司越来越多,所以说质量也是有提升的。

(二)许多公司都制定了环保方针、目标以及对环保投资、资源耗费情况进行披露

如表2所示,17家披露了环境会计信息的企业中有9家披露了Ⅰ类情况;5家披露了Ⅱ类情况;9家披露了Ⅲ类情况;2家披露了Ⅳ类情况;9家披露了Ⅴ类情况;3家披露了Ⅵ类情况;总体来看,各家企业对环保的重视程度逐年递增,有进行环保的意愿。披露内容倾向于企业环境保护方针、企业环保投资和环境技术开发以及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例如江淮汽车披露内容包括:总投入172万元,初步取得经济效益3 331万元;实施了免包装推进、边角料再利用、节电改造、油烟雾专项治理等8项中高费方案,通过一些专项项目的推进、以合理的投入、取得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总计投入3 743万元,初步取得经济效益5 043万元。同时,从不同角度减少了钢材消耗量和电能源浪费,尤其是实现了年减少新鲜水消耗约59.5万吨,削减COD产生量21吨的巨大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一)披露的比例低

选取的56家公司中,只有17家对环境会计信息有披露,即使去掉5家ST的,披露的比例也只有33%,这样的比例远远不够。企业缺乏强制约束,仅仅靠自愿披露,披露的结果也不理想。另外部分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重视不足,不能提供完整的环境会计信息。

(二)披露形式不统一,披露信息难以收集

如表1所示,有些公司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在董事会报告中,有的披露在社会责任报告中,而有的则在董事会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中均有披露。这样就造成需要环境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不能很快找到所需的信息,即使找到也不能确定信息是否齐全。因为找到年报中的信息后不确定是否还另有社会责任报告,又要搜索社会责任报告。

(三)披露内容缺乏相关性和可比性

通过观察收集的资料发现,每家公司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形式跟内容都不一样,有的只是一种定性的描述,有的含有定量信息,有的注重披露节能减排,有的注重披露技术研究,甚至同一间公司在不同的年份披露的情况也有较大的差别,很难进行对比分析。由于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时需要用到的经济指标、环境标准等如何取舍、表述也都没有统一的规定,因此导致披露内容在各上市公司间缺乏一定的可比性。另一方面,大部分公司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对企业经营状况不形成重大影响,或虽有影响但缺少必要的解释说明,对于一些重大的环境投资项目没有相应的成本效益分析,所披露的环境信息未经有关机构鉴定,可靠性难以保证。

(四)披露信息不全面

由表2可知,没有一家企业是完整披露企业环境保护方针、年度环境保护目标及成效;企业年度资源消耗总量;企业环保投资和环境技术开况;企业排放污染物种类、数量、浓度和去向;企业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废物处理、处置情况,废弃产品的回收、综合利用情况这六类信息。基本上都是选取了一些有利于公司形象的方面,如环保投资建设等方面进行披露,对可能会影响当前财务状况的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等方面内容披露不足,最终导致披露信息不全面。

三、对我国汽车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一)规范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为了便于理解和对比,汽车行业应该在国家指导的前提下制定行业统一的披露方式和披露内容并强制执行。在披露方式上企业应该在临时报告中披露重大的环境会计信息,并在年度报告中单独以环境报告的形式予以披露,使报告使用者能够及时方便地获取相关信息。在披露内容上应该参照《环境信息公开办法》中的六类信息进行划分,使披露内容系统化,并且要增加披露有关环境事项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包括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等,使报告使用者能方便地利用环境会计信息进行财务决策。

(二)完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立法

在立法方面,我国财务制度、证券法规有一些相关规定,但这些规定远远无法规范上市公司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阶段我国环境信息披露仍主要以自愿为主,但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愿过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因此,加强政府立法,发挥其强制作用,有较为实际的意义。一方面,对现行的环境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在会计准则中添加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则性规定及披露方式,在审计准则中进一步细化环境审计准则;另一方面,针对环境信息披露具体情况,进一步制定更为具体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以增强披露的可操作性。

(三)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政府、机构和社会监督体系

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一向以政府和社会中介机构监督为主。加强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主要包括政府监督和专项环境审计。例如由国家审计机关或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重大项目专项环境审计,可充分起到强化监督的作用,也可以促进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不断完善。证券监管部门和交易所则应该加强对环境信息披露的市场监管,防止上市公司随意披露虚假环境信息,强化环境信息披露的规范制度,保护投资者利益。但是,我国的日常监督机制还比较薄弱,执行力度不强。例如2010年7月3日紫金矿业在被发现其位于福建上杭县的紫金山铜矿湿法厂发生污水渗漏事故,并造成沿江水质污染,凸现出我国的环保监管制度存在明显漏洞,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尤其是日常监管并未形成一个完整体系,所以有必要对保障民众安全、维持市场秩序,以至保证市场透明度方面, 适当引入社会公众的监督,由下而上促使政府相关部门及时发现问题,不断完善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监督体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 肖序.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2] 孟晓俊,胡琳吉.美日中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比较及启示[J].中国工会财会,2009(2).

[3] 殷晓红,陈世辉.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略探[J].财会通讯,2009(1).

上一篇: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 下一篇:沪深300股指期货期现套利分析与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