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政治课堂导学的有效设计

时间:2022-07-14 03:28:19

谈高中政治课堂导学的有效设计

众所周知,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观是将以前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学科体系教学转变为注重学生能力、价值观、情感与态度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由教学转向导学,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从而更有效地进行学习。而高中思想政治课由于受到课时较少、自身内容抽象乏味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一些政治课教师往往急功近利,教学中采取“一言堂”“满堂灌”的方式,弄得学生或不知所云,或似懂非懂,或兴趣全无,课堂效率低下。笔者认为,要改变这一现状,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要贯彻实施新课程理念,关注课堂导学。也就是说,教师要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实际,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恰当地处理好教学预设和教学生成之间的关系,精心设计好教学情境和教学问题,给予学生巧妙的点拨和有效的指导,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然,有效的课堂导学要基于有效的设计。结合自身课堂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高中政治课堂导学的有效设计要着重做到以下几点:

一、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开场,有效地导入新知识的学习

一个好的开场是吸引学生尽快进入教学内容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它起着承上启下、组织教学的作用,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集中到教学内容上来。因此,上课开始,教师就应巧妙设计,吸引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为此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开门见山式,即直接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基本结构和特点。这样做可使学生一开始就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总的概念和基本轮廓,并在听课时做到情绪稳定、抓住要领;(2)激趣导入式,教师在开始时适时地介绍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课外知识,如趣闻逸事、新闻漫画等,这样做不仅可以活跃气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笔者在教学《经济生活》第九课“加强宏观调控”时,先给学生展示有关“西方国家金融危机”的视频材料,让学生直观感悟市场不是尽善尽美的,也有其固有的弱点和缺陷,这就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这样的引入虽然比较简单,但非常实用,因为抓住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使学生在不经意中产生了探究问题的欲望,从而热情地投入到思考和学习中。(3)循序渐进式,即教师根据教学信息反馈,对教学难点和学生心理障碍要有一个充分的估计,在实施教学时不要起笔过陡、切题过早,而应该有一个进展余地。通过渲染气氛,进行充分的铺垫,消除学生的潜在心理负担,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再导入知识难点的学习。

二、设计好课中的教学情境,引发认知冲突,有效地构建新知识

课堂上,教师要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出发,提出新问题,解释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发现差异,引起认知冲突,产生新奇和注意。例如,笔者在教学高一《经济生活》中关于“买涨不买跌”这一现象时,就设置了这样的冲突情境: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中不是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跌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的吗?可是,在我们熟知的像买房、炒股等经济行为中,“买涨不买跌”的现象又的确是存在的。这不就出现矛盾了吗?“买涨不买跌”符合经济规律吗?以此诱发学生思考。在学生经过比较充分的探究后,发现这可能与经济的通胀、退缩有关。接着就不难分析得出:所谓“买涨不买跌”,主要是指人们的心理预期。在涨价阶段,人们一般认为它还会继续涨,于是一旦涨价就会买;相反,在价格下跌时,人们一般不能确定什么时候是谷底,所以就不敢买。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设置悬念,形成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动脑、探索、研究,把传统的知识接受、重复和占有,变成了尝试、思考和探究,把学习过程看作是对知识的选择、加工、批判和改造,使学习真正成为体验、发现和探索的过程。

三、设计好课后作业,唤起学生的好胜心和创造力,有效地巩固新知识

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教师应尽量通过精心选择问题、多角度提问等手段来激发学生,因此所提问题要能具备“新、奇、准、变”的特点。具体来说就是:既不落俗套,有新意,能激发学生兴趣积极思考,切合学生实际水平。学生在课后完成这样的作业,对教材的内容和主题都能进一步领会感悟。如,在学习了“消费及其类型”这一知识点后,我让学生“设计一份家庭消费调查表,回家调查自己家庭的消费状况,比较过去一年与今年相比食物支出的金额在家庭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有什么变化?你家消费中,生存资料、发展资料、享受资料各占多大比重?物质消费、精神消费、劳务消费各占多大比重?在分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上,联系并应用所学知识对家庭的消费状况和消费水平作出评价和认识。”这样的问题设计是与学生的现实利益密切相关的,也是学生感兴趣的,操作性较强,利于自主探究;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断体验和感悟,伴随着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也有效巩固了新知识。

可见,在高中政治课的教学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有效地开展课堂导学,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尊重,学生掌握了科学的政治课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能力,从而达到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张福全.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2012(21).

上一篇: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护 下一篇:论港口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