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佛教历史的发展及在中国宗派的划分

时间:2022-07-14 01:52:40

简述佛教历史的发展及在中国宗派的划分

【摘 要】佛教起源于古印度。相传于公元前六世纪由净饭王长子乔达摩悉达多创立,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在印度,佛教经过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密教这几个阶段的发展。其在两汉之际传入我国,经由中国丰厚特色文化土壤的培育,在不同时代展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六家七宗

一、原始佛教

(一)佛教的由来

佛教是在古印度奴隶制度动荡的社会历史下产生的。铁器的使用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与之相对应的是小城邦的建立以及相互间的征伐。政治上雅利安人的种族制度统治又为印度社会带来了残酷的压迫,尖锐复杂的矛盾导致了剧烈的社会动荡,悉达多看到人民的苦难,决定寻找解脱之道最后于菩提树下证道成佛。因他是释迦族人,在证成佛果后被奉为释迦族的圣人,故后来其弟子尊称他为释迦牟尼。从释迦牟尼的修道过程及其名号来看,佛教不太注重信仰、苦修,而更看重觉悟和智慧,两者在佛教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二)佛教的基本教义

释迦牟尼初转宣扬四圣谛、十二因缘等佛法。“四谛” 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谛”是真理的意思,四谛就是佛教的“四大真理”。所谓“苦谛”,就是说人世间一切都是苦的,佛教苦的种类有二苦、三苦、四苦、五苦、八苦乃至一百一十种苦。所谓“集谛”,指造成世间人生及其苦痛的原因,一条叫“业”(干事情),这是致苦的正因;一条是“惑(烦恼)”,这是致苦的助因。业和惑产生出无数苦果,如果断绝业和惑,苦果自然随之断绝,就可以达到“寂灭为乐”的境界,这就叫“灭谛”。要达到这种理想的境界,就必须修道,这就是“道谛”。佛教所说的“道”就是涅盘之道。四谛之中,苦、灭二谛尤为重要。在进一步分析苦难和造成苦难的原因时,提出了“十二因缘”,认为世界上各种现象的存在都是依赖于某种条件的,离开了条件,也就无所谓存在。根据“因果报应”,佛教又提出“轮回”的说教。佛教沿袭婆罗门教的说法而加以发扬,宣称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会永远在所谓“六道”中生死相续,有如车轮的旋转不停一样。

二、部派佛教

在早期佛教发展史中,上座部与大众部分裂後到大乘佛教兴起前的这个时期被称为部派佛教。

佛教内部对于“十事”戒律上的分歧导致了佛教历史上的第一次大分裂:一派称为“上座部”,主要由一些保守派的长老组成;另一派称为“大众部”,拥有广大的革新派青年僧侣。上座部跟大众部分裂之后,在其中因地域,教义看法等不同因素下又分裂出不同的僧团(又称为“枝叶分裂”)。这个时期也被称为部派佛教,时间起于佛陀灭度后百年,至大乘佛教兴起之间。至公元前一世纪前后,各部派已成熟发展,各自发展处不同的教义,也传承了不同的经典。

各部派在大乘佛教兴起之後,与大乘佛教各有擅场。他们不认可大乘佛教经典的来源传承(诸天所传授,从梦中得来,从他方佛闻,从三昧中见佛闻法,自然呈现在心中,得自龙宫,得自南天铁塔)。而大乘佛教徒则将这些部派统称为小乘,认为其并不能帮助人究竟解脱。

三、大乘佛教的产生

公元前一世纪前后由大众部的一些支派组成“大乘佛教”,大乘佛教认为只讲个人解脱不是佛教的最高境界,佛教应该以普度众生为己任,以成菩萨作佛为最高境界,因此,称呼非大乘佛教的教派为“小乘”。大乘佛教中又有“空宗”和“有宗”的不同派别。大乘佛教前期是由马鸣、龙树、提婆创立的“中观”派(或称“空宗”)。空宗认为一切事物以及人们的认识都是一种相对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实在的实体性。无论是说有还是说无,都只是为了引导众生而假设的名相(概念)。正确的途径是,既不落于有也不落于无,这就是中道的理论。他们强调彻底地否定名相。

其后是由弥勒、无著、世亲创立的“瑜伽行”派(或称“有宗”)。这一派对“中观”持反对的意见。他们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由人类的精神本体所变现出来的,即“万法唯识”。

“中观”派和“瑜伽行”派在争论中不断互相吸收,大乘佛教后期发展的趋势,就是融合汇通这两派的观点。

四、佛教在中国的发展

佛教大约在公元一世纪左右(两汉之际)传入我国,经过与我国传统思想和宗教的冲突和融合,以及理论上形式上的自我调整,自四世纪起(东晋南北朝),开始了创造性地发展佛教理论,探索建立适合于在中国土壤上扎根、生长、光大的佛教的过程。到了隋唐时期,形成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和理论。此时,佛教已与中华本土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一)汉魏小乘禅与魏晋般若学

佛教传入中国之初,当时的人用传统的宗教观念和神仙方术的思想去理解和接受佛教,结果把佛教变成神仙方术的一种。东汉末年逐渐形成了安系小乘佛教和支系性空般若大乘佛教。安系禅学当时印度小乘佛教上座部的说一切有部理论,得“神通”是安系禅法的一个主要目标。

与安系不同,支系性空般若学更接近于玄学。在当时时代思潮的影响下般若性空义的研究大盛。东晋时代的佛教学者对于般若性空的解释,各出异义。僧肇在他所撰《不真空论》当中,归纳作心无、即色、本无三义。刘宋建康庄严寺昙济扩充作本无宗、本无异宗、即色宗、识含宗、幻化宗、心无宗、缘会宗六家七宗。

(二)隋唐诸宗派与中国化佛教

隋唐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成熟期。此时出现的宗派大多另辟蹊径,自造家风。

天台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佛教宗派,是隋王朝的产物,结束了佛教南北义禅分裂的局面,大小乘佛教出现了融合的潮流。其思想主要为“止观”学说,“三谛圆融”以及“性恶说”“一念三千”说是其著名的理论。

“唯识宗”又名“慈恩宗”,阐扬外境非有,内识非无,心外无法,万法唯识的理论,其思想内容主要包括“阿赖耶识说”,“三自性说”,“五种种性说”。

华严宗因以《华严经》为宗本,故名华严宗。其理论体系的核心主要包括“法界缘起”,“圆融无碍”。华严宗认为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法界”随缘的产物,“法界”是一切客观事物的本原,一切客观事物都是由“法界”派生的,法界和缘起的现象虽是一种体用关系,但体用之间并非殊绝悬隔而是体用全收,圆通一承,相入相即,圆融无碍。

禅宗以觉悟众生本有之佛性为目的。相传菩提达摩九年“壁观”悟得佛法,五祖后分化。北宗神秀力主渐修,南宗慧能主张顿悟。由于慧能对传统禅学进行了一系列根本性的变革,故史上有“六祖革命”一说,通常人们所说的禅宗多指以慧能为代表的南宗

净土宗以净土信仰为标志,因导源于慧远庐山白莲结社,故又称为白莲宗。净土宗的修行方法主要是念佛,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因而在中国历史上一度相当风行

唐宋以后,净土宗与禅宗逐渐合流。由于二宗都崇尚简洁易行,比较适合社会的要求,因此唐宋以后中国佛教几乎成为禅净的天下,其他几宗则日渐式微。

(三)密宗的传入

密宗又称为真言乘或金刚乘,是佛教与印度古代民间信仰,特别是婆罗门教相结合的产物,具有神秘主义的特点。至八世纪初,密教在印度佛教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此时传入我国地区,发展为今天的喇嘛教。元代将藏传佛教即密宗传入中原,曾经随着元王朝兴极一时,清代也曾由少数民族经由传入喇嘛教盛行清廷,民间则流传不兴。

佛教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历代佛学家的传承,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积极地看待佛学,辩证地看待佛教。

【参考文献】

[1]洪修平.中国禅学思想史纲【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赖永海.中国佛教文化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设计源于生活 下一篇:浅谈油画创作中的个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