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时代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创新与构建

时间:2022-07-14 12:43:14

云计算时代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创新与构建

内容摘要:21世纪初期,在新旧时代交替的节点,IT发展的新方向,独具创新的技术应用模式—云计算,给企业未来带来了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云计算带来的就是一种变革,它把企业的自行IT管理模式变作“云端”高效而廉价的服务组合,给未来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带来质的飞跃。云计算对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带来了创新性的应用,利用云计算构建新的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

关键词:云计算 信息化管理模式 新管理体系 创新

云计算的概念和特点

从技术角度来看,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计算技术的一种,它通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搜寻、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达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效能的网络服务。

从应用角度来看,云计算是“网格计算”的一种商业演化结果,是IT的全新商业计算模型,是“云端”为用户提供的信息化管理的商业化服务实现模式。用户和“云端”提供的服务签订合同,便能用云端的软硬件资源以最小的投资完成计算任务,从而实现用户的商业价值。这里的用户既可以指个人,也可以指企业,但更多情况下指的是企业。

云计算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大规模,云计算拥有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台服务器构成“云端”,超大规模的CPU阵列构成计算中心;二是虚拟化,云计算支持用户在任意位置、使用各种终端获取服务,资源来自云,不是有形实体;三是可靠性,云使用数据多副本容错、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等措施来保障服务的高可靠性;四是通用性,在云的支撑下可以同时支撑不同的应用运行;五是扩展性,按需服务,云是一个资源池,用户按自身的需求购买服务;六是廉价,云采用廉价的节点来构建,公用性和通用性使资源的利用率提升,具有前所未有的性价比。

然而对云计算的理解不能浅层次地落在设备、技术的更新上。对待云计算,更能够体现出它价值的东西不是其本身,而是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全新商业应用模式—云服务。云对商业模式、业务等方面带来的变革确定了云的经济学的属性,在这个层面上云的服务比传统服务更具有强大的竞争能力,注定了云计算成为一种全新的生产力。所以,云计算是信息技术应用模式和服务模式创新的集中体现。其中,“创新”是云计算的特色;“服务”是云计算的灵魂。云计算的应用会给世界上各个领域带来深刻的甚至是颠覆性的变革。一个现代化的企业运营和发展将会首当其冲,受其影响并走上信息化管理变革的道路。

云计算变革信息化管理

(一)企业进行信息化系统建设的主要策略

自建系统。首先,企业组成信息化建设团队,分析业务流程;然后,制定出规划进行实施,具体的工作包括:进行IT硬件和软件采购,部署、安装、调试及应用培训;最后进入运营管理。这一策略的不足表现在企业先期投入大,效率低,周期长。建设资金的不断投入,导致企业的成本负担迅速增加;资源不能有效地整合,利用率不断地降低,系统内应用需求不能被资源合理地分配,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系统管理流程间沟通不畅甚至产生矛盾不兼容,造成重复性工作,效率大打折扣。盲目而混乱地增添新设备、新系统,会进一步增加系统的复杂性和出错率。

系统外包。系统外包即企业把信息化系统的软硬件采购、管理及运作完全交给第三方的专业IT机构,从而企业自身脱离出纷繁的管理工作。系统外包降低了企业投资,使企业更专注于核心业务。但是,企业系统的扩展要受制于IT机构,企业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建立系统,第三方的IT系统也不可能百分之百满足企业的需求。

选择一种折中的方法,信息系统既可以完全贴合企业的需求,同时又不需要企业自己投入得太多。那就是企业对云计算的创新应用。在云计算模式下,企业可以接受基础设施服务(IaaS)、平台服务(PaaS)和软件服务(SaaS)。企业能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通过互联网获取计算、存储、网络资源,并按照服务需求智能的分配存储和计算资源。企业以云模式应用的数据中心更类似互联网。资源与服务全部放在云端,高度的集中,从而形成任意拆分与组合的应用模块。使企业能够将资源灵活的切换到需要的任何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数据并接受服务,实现效率与成本的双赢。

(二)云计算给企业信息化管理带来的具体影响

首先,云计算的通用性和可靠性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及服务水平。其次,企业定制云服务,不再需要建立自己的数据中心、大型机房及服务器中心等,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IT运行维护成本。第三,企业共享云计算基础设施,不必为逐渐增加的需求去增添资源,从而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率。第四,扩大企业软硬件应用的外延并改变软硬件产品的应用模式。谷歌甚至强调,未来几乎所有的软件都可以搬上互联网,以服务取代软件。最后,对企业的长远战略发展而言,企业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外界信息,以任何一种语言与客户和合作伙伴交流,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决策。

云计算在改变企业原有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同时,传统的IT产品开发方向及技术发展方向也会围绕云计算进行,包括数据中心改造、软硬件提供等,替代传统的软硬件开发及销售,服务成为其核心。由此,企业为谋求更好的发展和应用,必定终结现有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架构,围绕云计算构建全新的信息管理架构。

以云计算为核心构建新管理体系架构

(一)SOA

SOA即面向服务架构,是构造分布式系统的应用程序的方法。它将应用程序功能作为服务发送给最终用户或其他服务,采用开放标准、与软件资源进行交互并采用标准的表示方式。面向服务架构是面向对象架构模型的演进与替代。

SOA的核心思想强调企业各业务系统不再是各自独立的架构形式,能够轻松地互相联系组合共享信息,复用以往的信息化软件。最终目的是通过分布式、大规模、异构环境下的整合能力,提高业务的敏捷性。SOA能解决在异构环境下,企业各IT系统的应用集成,即基于SOA的协同软件能够将企业的IT和业务如ERP、CRM、HR等异构系统的数据集成。这与云计算的思想不谋而合。

SOA可以参考云计算的几点思想:

一是服务架构的设计。云计算的各种商业服务经过了精心的设计而具有特色和吸引力,如亚马逊的弹性计算云和简单存储服务;阿里巴巴的阿里云()提供的弹性计算、云引擎和数据存储与计算服务等。这些云服务确实能够满足你的需要。相比之下,许多SOA项目过于粗糙或繁琐,企业的SOA设计可以借鉴云服务的思想。

二是服务的弹性化。云计算服务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能够在需要的任何时候进行伸缩。例如云服务中的弹性计算,在云端集群上,计算单元利用虚拟化技术,使集群整体协同工作,对于某个应用而言,实际占用的计算资源在集群内弹性伸缩,数据实时进行多个物理备份。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计算需求随时调整计算资源,从而提高服务的扩展。在SOA中扩展固定的服务通常会很困难,服务的弹性化值得SOA借鉴。

(二)云的三层服务

完整的云计算服务架构由三层云服务构成。从上到下依次是云软件(SaaS)、云平台(PaaS)、云设备(IaaS)。

云软件层即软件服务。通过网络提供软件的模式,用户无需购买软件,而是向提供商租用基于Web的软件,来管理企业经营活动;云平台层即平台服务,将软件研发的平台作为一种服务,以SaaS的模式提交给用户;云设备层即基础设施服务,将IT基础设备如系统、数据库等集成起来,通过网络提供服务。

企业建立云架构就是把不同层次的IT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种服务的模式,交付给企业员工、客户及供应商使用,从而形成一种创新的模式。

第一,IT的基础设施利用虚化技术、海量存储计算、负载平衡等形成共享的动态资源池,实现IT资源向上级管理机构集中;第二,统一数据的标准和模型,模块化数据处理流程;第三,基于SOA,实现数据集成、流程集成和应用集成;第四,基于BI、分析、展示能力、一体化的门户,把数据、信息资源整合到一起,展示给员工、客户及供应商。第五,基于服务需求,逐步建立起集团企业云,形成一个动态灵活的模式、虚拟化的集群、开放的软件结构,实现简化的管理、统一的控制调优、降低风险。

目前商业领域的云服务提供商并不都能提供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尤其是针对规模较小的用户和市场,所以,企业在接受当前云服务时不一定必须完全选择这三个层次,不同企业有不同的侧重。

(三)私有云与公有云

出于信息安全的考虑,企业在构建云架构时有私有云和公有云之分。私有云简单地说就是建立在企业防火墙内的云架构,主要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管理,服务于企业内的各部门和业务。公有云就是建立在企业防火墙外的云架构,它是社会分工专业化的产物,即专业的第三方云服务提供商为企业搭建的IT服务架构。在公有云中每个企业都是云的组成部分。

选择建立私有云还是公有云,这与企业所从事的行业、规模和应用类型等多种因素相关。

一是基础设施的选择。当企业构建私有云平台时,IT基础设施是自己的,位于企业内部。而公有云平台的基础设施是位于第三方的数据中心。

二是基础设施集成性。早期企业的IT建设和技术演变,往往采用了异构平台,其兼容性会很差。而公有云服务提供商的平台是通过低价而标准的硬件平台来构建的。具有较好的性价比,兼具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在服务的提供方面,公有云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和环境往往是同构的。

三是建设及费用。企业构建私有云需要进行一次性的大量投资来采购软、硬件设备,甚至包括数据中心的基础建设等,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固定成本。企业采用公有云服务,按服务资源使用量来进行付费,不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就可以使用。

四是管理权限。企业构建私有云由企业自己拥有,有自己的团队完全控制,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改造。公有云服务的好处是不需要自己来管理基础平台服务,但同时也降低了企业定制化的能力。

大企业对安全的敏感度要高。同时,已经在IT建设上有了大量的投资,因此,从保护投资的角度出发,还将继续维护现有的计算环境,只是要根据云计算的一些理念和技术对现有环境进行改造,私有云是大企业更喜欢的选择。

中小企业对成本的敏感度很高,不可能具备必要的条件来构建完整的云计算平台,所以更多地考虑公有云服务。公有云让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在同一竞争水平线上。

私有云和公有云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云平台建立的前期,私有云是公有云的基础;随着应用的发展,私有云和公有云的资源会被混合交错利用;随后,公有云服务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大;最后,公有云会在企业IT服务中占据重要角色。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企业将采用混合型的云计算服务。

目前,企业原有的信息化管理经验已经为私有云的发展形成了较多的积累,是多数企业未来可行的实施方案;对于公有云的建立,世界上著名的IT与互联网公司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但就目前整个社会而言,并不成熟,从接受、熟悉到实施应用是长期的过程,它不是一种理念可以指导,也不是一家公司可以完成的社会性工作。

云时代的到来必将是一个化云为雨的过程,云计算从概念到企业应用也必将是一个巨大的变革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杨祉雄.云计算让企业未来充满想象[J].今日用友,2011(2)

2.雷万云.从传统IT到云的策略[J].今日用友,2011(4)

3.Gruman,Galen.What cloud computing really means[J/OL].

5.云计算[DB/OL].MBA智库百科,http:///wiki/%E4%BA%91%E8%AE%A1%E7%AE%97

上一篇:激活民间资本是稳增长的重要引擎 下一篇:“就因为我是程苓峰”自媒体人嗅到“春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