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时间:2022-07-14 10:28:40

浅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摘要:高中学习阶段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都有很大的提高,高中自然就成了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重要阶段。而今我国正在进行的新课改也重点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而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侧重提高学生的判断思维和发散思维。而化学实验教学在学生创新思维、判断思维、发散思维的培养中站有优势,因此,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化学实验;创新思维;探究能力

G633.8

进入高中学习阶段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都有很大的提高,高中自然就成了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重要阶段。而今我国正在进行的新课改也重点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而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侧重提高学生的判断思维和发散思维。而化学实验教学在学生创新思维、判断思维、发散思维的培养中站有优势,因此,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化学教学中我们不仅以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学习,使他们切实掌握化学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实验教学中还要有意识的指出或让学生寻找实验中的不足和缺陷,并分析实验并加以改进,从而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学习,达到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目的。

一、让化学走进生活,拉近化学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老师如果只是单一的教学生知识,说实在的,不仅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就我们教师也觉得好乏味。就是实验也只是单一的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寻找理论的依据而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不到乐趣,也就无兴趣可谈。在多年的教学中,我留意在实际生活当中寻找与化学有关的现象和变化,在教学中恰当的穿插在知识教学中,这样既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又拉近化学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自然而然的从内心深处亲近化学。我还把有些化学知识又回归到生活,例如:学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后,我就问学生,在我们实际生活中如何防止家用菜刀生锈的?学生稍作思考后就各抒己见,并也明白原来如此。在酯化反应学习过后我就给学生讲解了有些事物在烹饪时为什么加料酒,还要加醋,可食用时却只一个香?在讲解是我还不是的问学生一些问题,为什么这么做,而不那样做,从而激发学生去思考,在生活中去观察,遇到问题去思考,达到养成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世界,去思考问题,培养他们创造思维的能力。

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敢于创新,敢于鼓励学生创新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努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教学中我在书本实验前提下和学生讨论实验过程中的不足,从而探讨如何改进,如何创新。例如:

(1)氨气的喷泉实验

该实验事先收集满一圆底烧瓶的氨气,瓶口塞上双孔塞,一孔插入一个长玻璃管,另一孔插入一个胶头滴管(事先吸入水),将圆底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长玻璃管的一端插入烧杯中(烧杯中事先加入水和酚酞);操作时,挤压胶头滴管中的水使之进入烧瓶中,并同时打开止水夹,即可形成红色喷泉。

在和学生讨论后,做改进如下:此装置中胶头滴管略去,其他不动。操作时,用手或热毛巾捂热烧瓶底部同时打开止水夹,也可形成喷泉。此设计与原教材原理相同,均是采用减小烧瓶内气体压强的方法形成压强差,进而形成喷泉,却可以省去一部分仪器设备,简化了实验操作。

(2)焰色反应实验

该实验用铂金丝做实验,效果比较理想,但缺点是:一铂金丝价格昂贵,许多中学不具备条件;二是由于所蘸取的金属盐溶液有限,灼烧时,火焰呈现的时间较短,并且火焰也小,演示时后排学生难以观察清楚。

和学生讨论原理后做改进如下:在铁丝上缠一团脱脂棉,而后蘸上无水酒精,再用药匙取少量金属盐粉末撒在上面,点燃脱脂棉,立即可看到金属离子的特征焰色。焰色可持续到乙醇燃烧完毕。此法优点是:仪器简单,材料经济,而且操作简便。蘸有乙醇的脱脂棉燃烧火焰很旺,产生的焰色光强,金属盐与火焰充分接触,延长了观察时间,焰色反应更明显。学生兴趣高扬。

有许多实验,我们都可以在原有基础之上按照实际可以稍作改动,虽然改变不大,但对于学生就有一种成就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激励学生积极的去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化学教学中,现有实验进行探究,在探究实验过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且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打基础。

例如,在“氯气与乙炔反应的探究实验”中,乙炔能使溴水褪色,有的学生提出:乙炔和氯气发生什么样的反应呢?为了更好的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设计如下实验:用两个针筒分别抽取一定量的乙炔和氯气,针头用胶管连接分别深入到水下,慢慢推动两针管,当两气体在水面下相遇时,立即发生爆炸,有明亮的火球和大量的浓黑烟絮上升,反应原理为:

C2H2+Cl2===2HCl+2C+Q

再如,在讲述“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实验时,有的学提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能迅速反应吗?为了形象地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设计如下实验:用一小团脱脂棉包上少量过氧化钠粉末,迅速投到事先准备好的瓶底铺满一层细砂的二氧化碳集气瓶中,再迅速盖好玻璃片,在投入的同时即可看到棉花迅速燃烧起来。这种设计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安全h保,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接受能力。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我尽可能的在现实条件下验证学生提出的问题,诱导他们积极思考,用科学的态度研究问题,从而培养科学的创新思维。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自制实验。通过自制化学实验,,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培养,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除了知识讲授上有所创新外,还应该在实验中加以创新并将其始终贯穿于教学中,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翠娥 .关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创新性的思考 [J].读写算 :教研版 ,2012。

[2]黄梅兰 .高中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D].2008.

[3]蔡雪 .当前我国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J].学科教育 ,2003.

[4]艾红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性研究 [J].学习方法报 :理化教研周刊 ,2012.

上一篇:新旧交融、推陈出新 下一篇:浅析情境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