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的提问技巧B

时间:2022-07-14 09:40:48

浅谈小学语文课的提问技巧B

摘 要:语文课堂提问是技巧与艺术的结合,是能力与素质培养的关键。立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课的几点提问技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技巧;问题

小学生正处于思维能力培养的黄金时期,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就应当为其思维开发提供帮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能否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能否关注到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能否切实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课堂提问起着很大的作用。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要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巧设问题,注重引导,启发思考,提升

素质。

一、抓住矛盾,巧妙设置问题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学生需要根据教师的引导参与到课堂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就是一个师生互动、共同参与教学的项目。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要善于抓住矛盾,包括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文章内容上存在的矛盾、主人公想法与实际生活的矛盾,以及学生对同一问题不同见解的矛盾等。在抓住矛盾的同时,教师要选用合适的发问方式,引导学生针对这些矛盾去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关键。文章的主旨、作者的写作意图常常隐含在这些矛盾当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矛盾的过程中理解文章大意。

例如,在《揠苗助长》这篇寓言中,就存在故事主人公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更高的愿望与第二天田里的庄稼都枯死了的事实之间的矛盾。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就可以针对这样的矛盾,让学生寻找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通过阅读课文,小学生很容易找到,是因为那个人把禾苗拔高了,才导致了禾苗的枯死。那么那个人是希望禾苗枯死吗,当然不是,这就引申出本文的主旨,违背自然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教师就要在引导学生发现矛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得出道理。

二、难度适宜,促进学生参与

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和配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善于抓住小学生的兴趣,启发小学生主动参与,只有小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才能有所启发和提升。课堂提问要选择难度适宜的问题,尽量让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有话可说,并且问题要由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由学生的参与程度决定,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需要教师运用一定的提问技巧。

例如,在教学《切错的苹果》这一课时,教师在提问时就可以通过简单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苹果里有什么”这是文中孩子的问题,那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给出的答案,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简单,然后教师可以再提问“五角星是怎样得到的”这一问题,文中已有答案,“文中小朋友能够在苹果中发现星星,你在生活中有什么新发现”这样的问题在难度上要比之前两个稍大,可以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谈一下自己的新发现,从而引导学生“联系文章的标题《切错的苹果》是真的切错了吗”得出文章的主旨。

三、紧扣疑问,启发学生思考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小学生虽然相较于高年级学生知识积累比较浅,对生活学习的经验比较欠缺,但是不影响他们在现有的水平上进行思考问题,他们新奇的视角、发现的眼睛,总会让成年人为之惊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小学生,让他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打开思考的闸门。语文课堂提问要提到疑问之处,不能为了营造一时的课堂氛围而随意提问。紧扣疑问,才能解决疑问,也才会有所

收获。

例如,在教学《苦糖》这篇课文时,题目用的是“苦糖”,但是我们平常吃的糖是甜的,那苦糖是因何而来?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一开始就提出,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找出答案。还有“为什么母亲只抱着罐子发呆,却没有责备我”“后来我经常带白糖回家,为什么却很少吃白糖呢”这些问题都是疑问的来源,解决了这些疑问文章的主旨便清晰明了了。

四、关注精彩,提高赏析能力

语文学习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欣赏,提升学生的赏析能力就是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的课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是提升学生欣赏能力的方法,需要教师在教学提问中多关注文章的精彩之处,包括优美的语段、生动的修辞、丰富的意象表征以及主人公丰富的情感等,这些精彩之处都是提升学生欣赏能力的帮手。

例如,在教学《平分生命》这篇感人的文章时,我们会为文中男孩的勇敢和爱心所折服,会深深体会到无私伟大的爱,男孩认为把自己的血输给妹妹就能把生命给妹妹,这是文章的高潮,而这高潮就是文章的精彩之处,最无私最纯真的爱的诺言。教师在提问时就要围绕这一点,让学生在感动之余,要学会分享爱。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是组织课堂的有效形式,能够帮助小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投入到学习状态的好方法。为了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技巧,更需要教师不断钻研、创新,以及分享经验。

参考文献:

[1]葛美红.巧抓要点妙设问启发思维促发展:浅谈小学语文提问技巧[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8).

[2]徐云,曹森晓.学生课堂学习行为:对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现状的调查研究[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

[3]翟李红,于振高.“小”观察,“小”发现:关于教师课堂提问面的“小”研究[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1(6).

上一篇:现代化教学中小学科学的有效教学方法分析B 下一篇:参与活动,体验快乐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