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反三·举三反一

时间:2022-07-14 08:24:40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考试是阶段性的事。但是有时候阶段性考试会对一辈子产生重大影响,高考就是这样的考试。古人说“行百里者半九十”,意思是行路百里,走了九十,才算走了其中的一半,剩下的那十步,其意义非可小觑。高三就是这样非可小觑的学习时期。

“非常”时期,需要“非常”策略。“举三反一”,就是高三阅读的“非常策略”。

高三语文面对的是什么?面对的是文山题海。古今中外,各类作品汗牛充栋,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有可能成为高考阅读的文本;至于试题,因为随文赋题,其数量更加是不可胜数。两个“不可胜数”,短短的一年时间,加上其他各门学科的压力,年轻学子如何能够从容应对?

数学家们给我们启示。在这个世界上,万事万物无穷无尽、它们之间的关系纷繁复杂。数学大师们的智慧是:将世上“无穷无尽”的事物分成两类,一类是形,一类是数。无论它们之间的关系多么令人眼花缭乱,数学家一概简而言之:“数、形”之间的关系。因此,高三语文阅读明智的选择是:找到根本,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在无垠的丛林中找到一条简便的道路。

那么高三阅读中的根本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清人薛雪在指导人们写作文章时说:“一题到手,必观其如何是题之面目,如何是题之神魂。”(《一瓢诗话》)阅读亦然。当一个题目送到眼下,第一个需要做的,就是辨别这个题目的“面目”与“神魂”:

*2005年高考题:假如让你来回答文末“又该说什么呢”,你会这样说:――(100字左右)(6分)

*2008年高考题:文章将曾祖母喻为“灯笼红”,又将她喻为“收完了庄稼的一块田地”,联系全文对此加以评析。(5分)

前一道题目的作者是外国人茨威格,后一篇文章的作者是中国的牛汉;前一道题是一道续写题,后一道则是理解句子的涵义。两个题目的“面目”似乎迥然不同。

确实不同吗?

2005年的那道题讨论的是“文末”说些什么。“文末”能使说些什么呢?在文章学的范畴中,“文末”就是文章的“最后一段”,它具有相对独立的功能,比如卒章显志――总结全文;比如从形到神、从小到大、从个别到一般――升华主旨;又比如在内容上补充或者在逻辑上思辨――补充前文;还比如,另起话题。

如果要在“文末”写些什么,当然最可能的是顺应文脉、对全一个简要小结。全文的小结是什么?是全文的主旨。是的,这道题目的答案就是文章的主旨。

2008年的那道高考题要求考生评析关于人物的两个比喻。表面上看,这是关于曾祖母这个“人物”或是比喻这个“修辞”的考题,实际是怎么回事呢?实际上,“灯笼红”是文章的标题,“收完了庄稼的一块田地”?是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文章的最后一句话也就是“文末”。前面说过,“文末”无非是卒章显志、升华主旨什么的。由于曾祖母像“收完了庄稼的一块田地”是一个比喻,比喻更多的是形象性而不是深刻性,所以这里“升华主旨”的可能性不大,结合标题,这道题的答案自然就是文章的主旨了(需要说明的是,“评析”一般要从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着眼。由于这道题没有强调“可以任选一个角度”,所以,对“比喻”的效果进行鉴赏,是这道题答案的另一半)。

由此可见,2005年和2008年的那两道“面目”迥异的题,“神魂”本是一个,即关于“文末”、涉及“主旨”。

再看下面一组题目:

第一题,问的是“第一次偶遇”的作用。我们知道,不管文章描述了几次“偶遇”,“第一次”一般都在文章的开头。而且这道题2分,在当年的试卷中是第二个语段的第一题。所以,这道题实际上考的是“开头段”的作用。

第二题,考的是“开头段”和“结尾段”,只不过题目强调“写作特点”,答题时要关注其语言上的相关手法。

第三题直接指出考的就是“结尾段”。

第四题,考的是第九段。第九段是一个什么段呢?是文章的中间段,即“过渡段”。

原来这一组题目,究其“神魂”,几乎是一个题目,即考“段”的作用。

又比如:

2005年的第4题,考点是“语言特点”。

2005年的第12题是一个选择题,考的是“描写”与“对比”的修辞手法。对于一段文字而言,其用词手法与特点,其句式特点与修辞,其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说明和抒情),是该文字形成“语言特点”的三大核心元素。这道题侧重就表达方式与修辞手法进行讨论,可见其考点也是“语言特点”。

2006年春考题强调的是“感染力”。在文章学的认知中,“感染力”属于“语言风格”范畴,也就是广义上的“语言特点”,所以这道题也还是关乎“语言特点”。

2007年秋考的这道选择题,考点有两个,一是文章的主旨,一是表达方式。表达方式属于“语言特点”,所以这道题的大半部分考的是语言特点。

2008年秋的第10题,考的是“句”的“表达效果”。“句”在“表达”上的考点有限,无非是句式、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所以这道题还是考“语言特点”。

2008年的选择题考的是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属于语言特点。

2008年秋考的第11题算是一个大题目,考的是语言风格,即语言特点。

所以说,以上罗列的这8道题目,几乎都是一个题目,因为它们考查的是同一个考点,即“语言特点”。

当我们把“很多”题目背后的考点揪住,依据考点把它们归并成“一个”题目的时候,做了一个题目,就相当于做了一批题目。这种透过题目的表面,看到题目的内在,用强健的眼力将众多题目归结为“一个”考点的方法和能力,即“举三反一”。“三”,题目众多之谓,“反”,化归者也。通过“考点”对众多的题目进行类化处理,不可胜数,变得屈指可数。

类化处理,举三反一,最需要强调的就是支点。依据什么把题目举三反一?题目七纽带作用的考点在哪里?有哪些?

于是提到“考纲”。

正像一个球员不关心球门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一样,一个考生不关心考纲也是不可思议的。但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经常发生在语文考生身上。直接的后果就是无法类化,即便类化,也常常挂一漏万。题目做了一道又一道,不知道这一道与那一道有什么关系。直至做了几十套,到第几十一套的时候,还是对自己的已有和未知搞不清楚。

由上海考试院颁发的、根据《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要求,结合现行的高级中学《语文》教材确定的“考试内容”,即每年度的《高考上海卷考试手册》,俗称“考纲”。其中“阅读”部分罗列考点如下(2013年版):

1.识记与理解

1.1识记课文中所涉及的著名作家、作品及与课文相关的文学和文化常识。

1.2理解词语、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1.3运用汉语语法、修辞知识理解文章内容。

1.4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5理解常见的文言词法和句式。

1.6用现代汉语解释文言句子。

1.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2.分析与综合

2.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2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2.3分析作品的思路、结构、写作特点。

2.4概括文章内容,把握全文主旨,揭示写作意图。

2.5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3.鉴赏与评价

3.1赏析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

3.2鉴赏作品的艺术形象、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

3.3评价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

对应考纲,将题目背后的知识点分析出来,然后对知识点各个击破,“应试”能力就相应上升到一个可以自己控制的、较为高级的层面。正常情况下,五套试卷之类,百分之八十的考点都会涉及。只要分析出这些考点,并且将有关的知识内涵解析清楚、将考点的表现形式作一个简要罗列,在十套试卷内解决基本问题并不只是传说。

举三反一,对题目进行类化了,并不等于大功告成。事实上,离得分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没有一,也便没有三。所以,举三反一的前提,是举一反三

什么是高三阅读的举一反三?

仍以2005年的那道“文末写些什么”的考题为例。

前面分析过,那道考题的考点是“文末”,即“结尾段”。

前面还分析过,结尾段的在思想内容方面有四个可能,即:

(在艺术方面,它们往往有首尾呼应、使严谨结构;或戛然而止、耐人回味等方面的效果。)

对于一篇文章,“段”有多种类型。除了“结尾段”之外,还有“开头段”“中间段”。在“结尾段”的作用已经明了的情况下,不难推导开头段或中间段的作用,它们分别是:

届此,关于“段”的考点大致分析完毕。

除了“段”,还有“篇”;除了讨论“段”,还有“句”“词”。从任何一个语言单位出发,顺藤摸瓜,提纲挈领,诺大的一张知识系统的网便可以纲举目张。

除了文学课文化常识、文言文词法和句法,阅读部分(古诗词除外)的全部考点可粗略列举如下:

关于语文高考大致的知识系统就此建构成功。这是举三反一的目标,也是举三反一的支点。它们将是我们将题目进行类化的根本,也是我们检查自己优劣得失的依据。

举三反一、举一反三,这一“非常”策略除了在现代文和古文阅读的知识系统的梳理建构方面可以发挥巨大作用,在古诗词阅读部分,一样可以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下面以古诗词阅读为例,对“举三反一”和“举一反三”再做一个例举。

古诗词鉴赏是阅读中的一大板块。虽然分值不过8分,但是历年考生们失分率居高不下。估计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阅读时心理上有障碍。由于日常生活与古诗词接触不多,对古诗词怀有畏怯之心,以至于读不懂的时候固然不懂,读懂的时候也以为自己不懂。第二个原因是对古诗词背后的文化不甚了解,比如中国文人的心理、特定的时代背景等等。还有就是对于中国式的诗词“功夫”――诗词的技法较为陌生。总而言之,从心理到技术,都困难重重。

举三反一,举一反三,第一步就是用概括的方法归纳考点。

2010年上海高考题:

诗歌的第四句描写了 的景象。

这一题的考点是“景”。

2005年天津高考题: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言志,写景的目的是抒情。这首诗的“实”处是景,虚处是情,所以这道题的考点是情景关系。

2012年上海高考题: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4分)

考点是情景之间的关系。

清人学者胡应麟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国学大师王国维说――文学有二原质焉:曰景,曰情。

这是人们对成千上万的中国诗词加以概括的结论,为我们点明了古诗词最可能出现的两大考点:情、景。的确,翻阅古诗词试题,半分之八十考的是情,或景,或是情与景之间的关系。在古诗词的额考查内容中,举三反一,是“情景关系”这个考点得以确认。

第二步,分析考点背后的知识内涵。

关于情景,其背后的相关内容是:

1.写的什么景、怎样的景

2.怎样写景

3.景的作用

4. 表达的思想感情及表达的方式

完成了这一步,其实完成了做题的“知识”储备。

第三步,运用相关知识做一个典型例题。

2005年的上海高考试题是一个典型例题:

阅读下面的诗和相关材料,完成第14―16题。(8分)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瀑布 徐 凝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苏轼《东坡志林?记游庐山》:“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旋入开元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注]谪仙:李白。

16.你是否同意苏轼对李、徐两诗的评价,请结合作品谈谈自己的看法。? (4分)

李白和徐凝的这两首诗都是写景诗。坡盛赞李白,痛贬徐凝的诗作是“恶诗”。趣味本无争辩,坡的个人好恶,只要无关大是大非,本就只是他个人的好恶而已。所以,作为作者,你既可以同意坡的个人意见,也可以表示截然的反对。

问题是赞成或反对,要在诗论词论的范畴之中,选择专业的角度,做专业的分析。

如,既然是写景诗,“景”可以是分析的核心。

角度一:写景的视角。

李徐二人的诗作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都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表现瀑布,但是李诗重点写远景,站得远才能看得高,李白以此突出瀑布之高大壮观。徐凝则是从声、色两个角度来表现瀑布声势宏伟。李诗表现的角度集中,而徐诗富于变化。从写景视野的丰富多变上,徐诗似更胜一筹。

角度二:情景交融。

李白的诗运用了夸张手法,在表现瀑布的壮观之外,还体现出诗人内在气质的豪迈,可谓情景交融。而徐诗,侧重表现了瀑布的情态,作者的感情气质,没有与景色有效交融,景中无我,我中无景。古人说“有境界自成高格”,无境界当然格调低下。在这个角度上,徐诗颇逊一筹。

(当然,本诗还有其他角度,如从“语言”角度进行鉴赏)

――写了什么景,写了怎样的景,怎样写景,写出了怎样的效果,表现了怎样的情感,都可以是写景诗或写景诗句鉴赏的角度。这道题正可以从这些维度去展开思考。

第四步,举一反三,完成从“一”题到“同类”相关题的打通

题1要求回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情景”有苍凉、雄浑、苍莽、辽阔、高远、壮

辽阔、深远;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之别。五更时分,独上空泠,南风猎猎,仕途失意,当然不可能雄浑、繁丽、热烈的,跟高亢、喧闹也没有关系,答案应该是寥落、萧条、荒凉、冷寂……

题2的上阕一共四句,前三句是写景的句子。关于“怎样写景”,可以从写景的视角、修辞手法、情景交融等角度进行分析。从任何一个角度着手分析都是成立的。

举三反一,举一反三,不仅是归纳考点、分类做题的便捷方式,在阅读文章、整理题型方面也颇有实用价值。高三语文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某种意义上理性成分更大于感性。理性活动特别强调方法,而方法是因人而异的,只要你围绕语文的本质、因循语文学习和表达的规律,找到适合你自己的化繁为简的方式,你就算找到了成功秘器。

上一篇:有的放矢:考场作文的特点及应试策略小议 下一篇:上海交大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