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反三:让阅读课堂更具穿透力

时间:2022-10-13 10:00:04

举一反三:让阅读课堂更具穿透力

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焉”。在阅读课堂上,从以下三个维度上注意运用好“举一反三”,可以有效提高阅读课堂的穿透力。

第一个维度――从语文学科的特点看,举一反三应该在促进知识的迁移、能力的提升方面有所作为。

《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核心是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而阅读教学中有效运用好举一反三就能以课堂言语实践之 “一”生成学生言语能力之“三”。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内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阅读,阅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语文的过程,其中有两项重要任务,其一是学习读,其二学习写。举一反三在这一过程中的操作策略是:

1.“举”阅读方法之“一”,让学生在“反三”中学会阅读。

从审题,到词、句的理解,到主要内容的概括,再到文章层次的梳理,文章情感的把握,都有法可循。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有目的地让学生学习某一种阅读的方法。

案例:《司马迁发愤写》教学片段

师:第一自然段中那句话可以概括这一自然段的意思?

生1: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

生2:不对,这不是中心句。应该是“受父亲的影响,……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师:你认为什么是中心句?

生2:(语塞)

师:如果以刚才第二位同学的话概括主要内容的话,还有哪些内容没有概括进去?

生3:司马迁小时候在黄河岸边听故事。

师:如果把这些全部写下,会让人感到很嗦,我们能不能浓缩一下?

生4:司马迁在英雄故事以及父亲的影响下,通过读书、游历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师:概括得好,我们现在能否回顾一下刚才概括主要内容的过程,看看究竟该怎样概括一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生思考讨论)

生5:先找出课文中最能概括段意的一句话,然后在根据内容适当增减、扩缩。

……

上面这个片段就是一个“举”阅读方法“一”的过程,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于回顾反思中提炼出概括段意的一种方法。如果在其后的阅读中再让学生多加历练,自然会逐步内化为自身的阅读素养。

2.“举”课文语言形式之“一”,让学生在“反三”中学会写作。

从写的角度看,每一篇课文都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例。 根据文章的特点,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目的,对文章进行“仿红”:模仿其词语与句式、修辞的运用,模仿其表现手法,模仿其段落形式,模仿其篇章结构,一次一个重点。需要注意的是:

找准“一”,让学生可“仿”。有位老师教学《海伦・凯勒》后,让学生写一个人,这就没有明确的“一”。这课应该结合课后的练习4让学生用具体的事例写人物的某个特点,这就是这一课的“仿点”。

激活情,让学生乐“仿”。仿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反三”的过程。这不是机械的操练,而是充满激情的表达,这就要创设学生乐于表达的情境。如果你让学生用具体的事例表达人物的某个特点,完全可以在班上举行一次“看谁笔下的人物最有特点”的擂台赛,这样练习就不再枯燥,而是发自内心的需要。

第二个维度――从阅读的本质看,举一反三应该在激活学生的思想方面展示力量。

什么是阅读,《课程标准》这样界定:“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说到底是与作者进行思想对话的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所以阅读教学中的“举一反三”应该以课文内容之“一”点燃学生思想之“三”。

郭沫若在谈读书与创作的关系时说,他写作往往是在一篇文章没有读好的时候突然产生灵感,然后就进入一种创作的亢奋状态。这就告诉我们,读书往往是一个启迪思想的过程。然而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的接受,太在意标准的答案是否达成了。虽然课标已经提醒我们:“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但是许多人会因为课标的另一句话:“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而过度强调文本的价值取向,学生稍有枝叶斜出的理解便理解为胡思乱想,压抑了学生思想的能力。

对于一篇课文的教学,有位老师喜欢在一篇课文学习之后,引导学生从课文出发自由思想,他把这样的活动叫做“风想”――像风一样自由的想。

让学生自由想像。让学生由课文人物想像,由课文的细节想像,课文的场景想像,由课文的细节想像,由课文的细节想像,由课文的“空白”处想像……前推后延,向前想追溯源头,向后想未来。虽然我们许多老师的课堂上也有类似的训练,但是却都有明确的规定性,明确的限制,失去了自由的空间,也就失去了创造的多种可能性。

让学生自由联想。让学生以课文为触点,联想生活中类似的事情:相反的事情,自己的事情,同伴的事情,经历的事情,听到的事情……

让学生自由评价。课文有明确的价值取向,但是尽管这样,我们还是应该给学生多向解读的自由,哪怕离奇,哪怕消极,不要用文本去禁锢学生,要相信成长的力量。

这样的课堂学生们因思想的自由而快乐,所以许多学生在离校多年后,对 这样的“风想”课依然记忆犹新。

对于这样的方法,有人可能斥之为“非语文”,因为这不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其实他们忽视了一个事实,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没有思想的精彩,哪有出彩的语言。这也许是我们虽然注重了语言形式的学习,学生语言能力依然不尽人意的原因吧。我们有“钱学森之忧”,我想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有所作为的可能就该从让学生从课文内容之“一”让学生自由思想之“三”开始。

第三个维度――从课堂的延伸看,举一反三应该在激发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方面发挥作用。

《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阅读教学中的“举一反三”应该以文本之“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之“三”。

课外阅读已经得到高度重视,笔者始终以为,每一篇课文,每一节阅读课都该是学生广泛阅读的“引爆器”,然而恰恰是这方面我们做得不够。我们也向学生推荐阅读的书目,但是这样的推荐又有多少是阅读课堂向外的自然延伸?而当阅读成为一种负担的时候,阅读的乐趣也就在悄然消失。

通过阅读课堂,借助阅读教材之“一”,我们可以这样激发学生的广泛阅读兴趣之“三”:由文章作者的此篇作品向其他作品延伸;由选取的片段向原文延伸;由文章形式的某个特点向外延伸;由文章思想向外延伸;由文章的任务向外延伸……让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在文章多向的延伸中越来越浓烈。

将举一反三有效应用于阅读课堂,可以使课堂语文味更浓,学生思维力更活,阅读兴趣更强。一句话,可以使阅读课堂更具穿透力。

(作者单位:泰州市姜堰区白米中心小学)

上一篇:校园生活:学生快乐习作的重要源泉 下一篇:实施数学学习活动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