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台中的问题浅析

时间:2022-07-14 07:34:54

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台中的问题浅析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先进的信息技术使教育资源共享的原则得以贯彻,使学生学习选择的自由度大大增加,因需学习、因材施教真正成为了可能。但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计算机与各学科的整合还有很大的问题,并不能如理论上说的可以结合得那样完美,信息技术与各学科之间的整合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将整合等同于计算机辅助(GAI)演示教学

近些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突飞猛进,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学校课堂上增添了许多现代化的教学媒体,这些媒体的运用不仅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手段,也促进了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根据教学目标和不同的教学对象,运用系统设计思想,合理选择和使用多种现代化教学媒体,以多种教学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体系,使学生可以在最佳的学习条件下学习,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控制性和交互性大大增强,全面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学习,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一些教师上课时。整节课从展示教学目标到课堂教学的导入,从复习旧知识到新课内容引入,一直到课堂总结、课堂练习,在课堂上除了教师讲解、点评以外,全部用课件来演示,在这里,计算机就成了一个连续放映的幻灯机,计算机成了一种摆设。这种机械地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的做法。其实还是教师带着电子教材走向学生,把“人灌”变成“机灌”,是一种现代化的“注入式”教学。这样的做法,只是完成了形式上的“整合”,离真正意义上的“整合”、有机地融合相差甚远。

二、在知识传达中缺乏跳跃性方式

教学设计强调环环相扣、步步为营,每一条原理都讲得清楚、透析。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知识信息按线性结构排列的方式,采用的是非线性的网状结构组织信息,而采用教师自制的课件教学仍旧沿袭了传统的知识传达方式,整个课堂仍是按照教师的思路在运作,学生还是紧紧跟在教师的课件、语言下学习知识,在这里并没有体现出信息的功效。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若干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补充他自己认为要补充的知识,追逐前沿的选择性学习恐怕才是最重要的。

三、过分调整人机对话的优势。忽略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人机交流,双向沟通,固然能够体现出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是十分宝贵的。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那特有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及学生的情感交流是计算机所无法代替的。一个优秀教师的人格魅力可能会对学生的一生都产生深刻的影响,过分强调人机对话的优势,忽略了师生、家长与教师之间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如果只注重与机器的交流,缺乏社会交往,师生交流,性格会逐渐走向冷漠、孤僻直至自闭,根本不利于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用这样的“教学整合”也不会取得理想的结果,所以我们应注意“教学整合”时的人机交流与人人交流的结合。任何只强调一种交流方式的观点在现在教育环境下都是不全面的,都是不可取的。

四、过于强调课件的容量,刻意追求效率

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帮助增大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降低教师上课的劳动强度,这是计算机的优点。但是有些教师片面追求课件大而全,总想尽可能多地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罗列,刻意追求效率,加快单位时间传输的信息量,学生被计算机的图样、文字和五彩缤纷的各种信息包围,让学生根本没法去思考、想象、理解,对知识进行重新的编码、没有整理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产生了“兴趣有,效果没有”。这种教学设计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检索处理和理解接受,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求异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用这样的教育方法上课,学生似乎接触到了许多东西,实则在热热闹闹的背后,根本没有记住、理解任何知识,更谈不上去反思、创新。使“教学整合”同样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五、部分教师的计算机水平不够。计算机使用与信息运用的意识不强

大部分教师通过了计算机能力考试,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会存在很多的问题,有的教师虽然会基本的操作,但是操作得不熟练,使老师们在使用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这与使用计算机来提高工作效率是不相对称的。

学校为了便于教师备课、上课,专门在校园网中建立了自己的学习资源库,但一段时间下来,发现使用者寥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资源库的浪费。有的教师在作课件的过程中过于注重幻灯片的展现形式,在幻灯片中加入了大量的出现、退出效果,为每个出现模块增加了声音效果,这些在展示的时候,往往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分散,使学生对整个展现的过程投入了过多的兴趣,而忘了掌握真正该了解的东西,这些过于花哨的东西,反而破坏了教学质量。这些也是阻碍课程整合的一些因素。

以上探讨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有些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需要有一个解决的过程,但对于学校的教师来说,等待和依赖不是一个好的策略,需要积极地行动起来,大胆地探索与实验。

上一篇: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教与学浅谈 下一篇: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作业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