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交通规划问题的研究

时间:2022-07-14 07:04:36

基于城市交通规划问题的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百姓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的道路建设里程成倍增加,城市规模也不断扩大。但是,城市中的交通拥堵状况却越来越严重,行路难、乘车难已成为群众反映最大的社会热点。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交通拥堵现象。一些大中城市交通拥堵严重,交通环境脆弱,路网通行效率下降,主/次干道车流缓慢,常发大面积、持续时间长的拥堵,给整个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无谓损失和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因此,对于城市交通的规划俨然成为了当今城市规划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城市规划;交通规划;交通拥堵

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城市交通规划现状

城市交通规划在我国是一个十分年轻的行业。我国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重视交通规划工作,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地时代背景下,城市交通规划在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保障城市各项功能正常运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道路设施增长较为缓慢,人均拥有道路水平处于较低的水平。近十几年城市交通设施开始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大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达到6~10m2。

随着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交通事故的问题日益严重,这些情况的频繁出现严重困扰着我国的各大城市和地区,在这种形式下,交通规划越来越被我国政府部门重视,城市交通规划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和重要保证。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城市交通将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城市交通运行环境必须与信息时代的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信息时代的城市需要一个高效、有序、安全的交通环境;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将有助于城市交通使用者获得充分的交通信息,并作出正确的选择,通过信息智能系统还能调节城市交通流向,均衡交通分布,从而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和运行效率。

城市交通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2.1 忽视道路环境功能的规划

在传统的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比较重视道路的路网布置、线型设计、车道数确定、路面结构形式等交通功能和城市空间功能,而忽略环境功能。在现代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应该把城市道路的环境功能放在重要的地位。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均应从城市环境的整体出发,根据不同区域的要求,就空间组合、景观风貌、特色建筑、道路横断面组成等进行综合规划设计,使各构筑物组成的空间轮廓、尺寸比例、色彩线条等相互协调、和谐美观,以达到提高城市环境的整体水平、改进市民生活质量,给人以舒适、安逸和美的享受,同时也使城市道路景观风貌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以满足人们对交通和环境的要求。

2.2忽视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的规划

当前,许多中小城市正致力于继续加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开发规划及建设,提出要建成城市快速交通系统,完善城市交通网络,但往往较少重视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然而,缺乏明确的交通发展战略规划是我国众多中小城市道路功能混杂的根本原因之一。如江苏某县城现规划的过境快速公路是在最初既有线路的基础上3次东移而成,原既有路从过境快速路先后向交通性主干道、生活性主干道功能不断转换。

2.3忽视道路网络弹性的规划

目前制定道路网络规划方案以分析预测为依据’,对未来种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估计不足,更重要的是路网规划中对系统的应变能力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少数中等城市用地扩展快,系统稳定性相对较差,城市发展方向受到区域环境和区域基础设施的牵动影响明显,一些先前处于城市边缘的地区,由于这些牵动因素的综合作用会逐步发展为衔接老城区核心的发展方向的重要地区。对这些区域发展环境因素、城市产业结构的变化和人口的发展论证不足,往往会造成城市用地布局不当、设计标准采用不当、路网规划弹性不够,形成新的交通集束。这种寄希望于城市道路交通近期就能显著改善拥挤状况的边建设边规划,这种急功近利般“”式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其结果必然导致城市建设“摊大饼”式无序扩张。这种城市建设的后果主要源于道路规划方案弹性较差,道路网络不能适应突发状况。因此,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城市道路网系统应为未来的发展规划留有余地,做好路网弹性规划。

2.4忽视道路人性化规划

很多的城市道路环境是“重车不重人”或者说“车重于人”。在道路设计中,往往存在忽视行人交通权利的倾向,比如禁行时间长,通行时间短;斑马线、天桥、隧道等过街设施间距过大,又缺乏合理选择,而这些管理上的问题又常常成为交通事故频发的重要诱因。交通繁忙路段没有人行天桥、过街地下通道和斑马线,行人需冒险穿越街道;以挤占人行道的方式或牺牲绿化带来拓宽机动车道,步行者不得已进入机动车道,增加了交通危险性;行车道与人行道之间缺乏应有的隔离设施,步行空间因而缺少安全性。道路交通规划时一味注重车辆的机动性规划,一味追求道路的宽度,甚至宽马路同两边的建筑不发生关系,只是快速通过,很容易造成城市原有的商业区衰落,导致城市中心片区、副中心片区郊区化。如果道路宽了就导致人气散了,那城市也就失去了感觉。

对于交通规划问题的解决对策

3.1要转变交通规划观念

长期以来,人们把提高城市交通的机动性、加大道路设施供给、扩大运输能力,作为城市交通发展的核心目标。实际上,这些只是实现生产、生活和其他目的的手段,城市中的人及其活动场所才是交通政策中的核心。应通过土地利用和交通系统的统筹规划,减少交通需求和资源消耗,提高交通系统的总体效率,实现城市与交通的均衡、协调发展。根据这一理念,我国应当对长期坚持的城市化方针进行反思。城市的发展应当保持紧凑的形态和较高的人口密度,保持城市土地特别是中心区土地功能的多样性,减少居民出行次数和出行距离;通过发展远距离通讯办公和通讯购物,降低人流和物流的需求;建立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线网覆盖率高的公共交通系统;利用各种手段减少个人机动化交通需求,提高已有设施的使用效率。3.2要完善交通规划体系

城市交通规划体系一般应包括市域交通规划、市区总体交通规划、地段的交通规划、线路的交通规划、点的交通规划五个层次。不同层次的交通规划应在加强上下衔接的同时,与不同层次的城市规划相衔接。如:区域城镇规划与区域交通规划之间,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交通总体规划之间,城市近期发展规划与城市区域(地段)或重点项目的交通规划之间,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线路交通、小地区交通规划之间,城市建设性详细规划与交通枢纽及路口的交通规划之间,必须建立起统筹、协调、互动的关系。3.3重视城市交通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城市交通规划的重点,应当从提高机动化水平和扩大交通量,转向引导交通容量和交通结构合理化。要重视交通发展的经济、环境评价和社会评价,建立高可达性、低需求的交通系统发展模式。应当以公共交通网络和道路网络共同作为城市布局的骨架,创造以公交为导向的土地开发模式,以全社会总成本下降和资源节约为目标,实现人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结语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就是要从城市远景的交通需求进行道路系统布局,以城市的近期交通需要来逐步实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炜,徐吉谦,杨 涛等.城市交通规划理论及其应用[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

[2]陆锡明,王祥,朱洪.综合交通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上一篇:浅谈公路软土路基施工及处理方法 下一篇:针对如何控制工程建设项目超概算的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