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物演示实验的教与学

时间:2022-07-14 03:10:28

浅谈中学生物演示实验的教与学

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中,课堂演示实验仍然是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手段,通过演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概念,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同时通过演示实验,不仅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注意力,还可以使学生正确、规范的使用各种实验仪器,以便在以后的实验中能够独立、高质量的完成各个实验。

在中学生物教材中,大多数所涉及到演示实验都比较简单,可塑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堂演示实验内容的特点不同,教学方式可做相应的改变。

1、验证式实验--先授课后实验。例如,讲授"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时,教师可先列举一些生活实例,启发学生思考、讨论食物中可能具有的某些成分。在学生思考、讨论并获得一定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再通过演示实验,一一加以验证。实验中,学生们发现加热干燥的小麦种子后在试管内壁有水珠生成,挤压花生的一片子叶会在白纸上留下油渍,等等。通过这些现象,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同步式实验--边授课边实验。在"显微镜构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显微镜实物,按照一定的顺序(从上至下或分光学系统和机械系统),对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和其功能一一进行讲解。这样,可使学生直观、形象和深刻地掌握显微镜各部分结构名称和作用。

3、探索式实验--先实验后讲授。例如,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中,先让学生观察活鲫鱼在水中的运动状态,然后分别剪掉它们的胸鳍、背鳍和尾鳍,再让学生观察其运动状态的变化。学生们看到剪掉背鳍的鱼会失去平衡而侧翻,剪掉胸鳍的鱼只能向前游动而不会转弯,剪掉尾鳍的鱼游动速度明显减慢、身体摇摆不定。通过这些直观现象使学生极为容易地掌握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教师在加以讲解,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演示实验是增强教学效果的工具,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它的有效性。课堂演示时要注意实验器具安放的位置和角度,使所有的学生都能观察到实验的整个过程。可以对一些可见度较差的实验进行改进,来增强演示效果:(1)用染色法来提高演示物的颜色反差,使观察目标鲜明突出,如演示“渗透作用”用的蔗糖溶液和清水的颜色都是无色透明的,不易观察,可以向蔗糖溶液中加入色素,使现象醒目;(2)尽量把水平面内学生不易观察的现象,利用投影仪转变成容易观察的竖直平面内的演示;(3)对于用材小型的演示可以采用巡回演示法进行演示;(4)必要时借助其他直观教学手段,将微观变为宏观,变复杂为简单,(5)将复杂实验先画好步骤图解,以帮助学生建立整体印象。

为确保实验效果良好,要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充分估计,对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各种因素要进行全面分析,并且做好预实验。但是,课堂演示出一点意外事故是有可能的。对于出现的问题一定要认真地科学地对待: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尽可能找出失败的原因,重做实验把故障排除掉,并且要把排除意外的过程变为教育学生的过程,把坏事变为好事;二要认真分析原因,不要急于下结论,应当引导学生思考并找出问题的关键,不能达成共识时可转为探究实验交由兴趣小组完成。为避免学生对实验学习的困惑,可在适当的情况下,说明科学家们在探索中也经常会出现失败,但他们不怕挫折,实事求是地分析原因,最终发现了真理,以此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失败也是另一种美。

演示实验是课堂教学有机整体的一部分,选择演示实验要以突出教学重点和解决教学难点为目标。要精心地选择演示实验的内容,使演示实验有助于讲清重点、突破难点。比如有关光合作用内容教学的演示就相当多,有的演示实验用于说明光合作用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的参与,有的演示实验用于说明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的产生,有的演示实验是用来说明光合作用过程是需要光的。在生物材料选择上,有的使用一片叶子,有的使用植物提取液,有的使用水生植物,还有的使用陆生植物。可用于光合作用演示实验的生物材料种类也千差万别。要善于根据教学的实际要求,对材料进行合理地选择。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使讲授内容与演示操作恰当地配合,充分启发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在演示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特别是要在思想上明确演示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因此,应该及时把学生在观察中所得到的感性认识提高、概括起来,形成概念和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切不可为演示而演示。

演示实验设计要正确无误,操作步骤要合理,时间安排要得当。为确保实验效果良好,应严密控制实验条件,并可通过设置对照组等方法来增加的演示实验说服力。在设计实验时,要注意不断地改进实验仪器、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使演示效果更加有效明显。对演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充分估计,对可能影响演示实验结果的各种因素都要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各种因素对演示实验结果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在演示实验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严格按实验操作熟练规范正确地操作,使整个演示真实可信,并确保演示实验的顺利成功。对于在演示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一定要认真地科学地对待,要认真分析其原因,不要急于下结论,应当引导学生自己思考找出发生这些情况的原因,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根据授课的实际情况,把握好演示时机。在讲解演示实验时,要把关键的步骤交待清楚,注意使讲述语言与演示操作配合起来,消除学生不必要的疑问。语言要有启发性、指导性,根据学生情况和授课内容来设置悬念,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重要的观察内容上,减少学生在观察上的盲目性,积极引导学生去获得感性认识。同时教师应该及时把学生在观察中所得到的感性认识总结提高,使之形成概念和理论。

总之,作为传统直观教学手段——演示实验,以其很强的真实感、可信性,使有限的课堂教学收效更多。中学生物学教师应当认识到,演示实验在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演示实验研究,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使用好演示实验,使每位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上一篇:考试中心制的路径依赖 下一篇:管他的豁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