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城镇居民收入问题研究

时间:2022-07-14 02:29:17

合肥市城镇居民收入问题研究

[摘要]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为此,研究合肥市居民收入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合肥市城镇住户抽样调查资料,中部六省会城市居民收入、GDP和地方财政收入等资料,对合肥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历程、结构特点、居民高低收入差距变化趋势进行阐述,同时运用比较分析法对合肥市与中部其他省会城市居民收入进行横向比较,以揭示差距、分析原因,进而提出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可支配收入 比较分析 财富分配指数

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宏观经济经历了两次通货膨胀、治理整顿、“软着陆”和经济快速平稳增长等阶段。在此期间,合肥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呈现大幅增长态势,同时也呈现出阶段性特点。2009年合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158元,是1986年的19.6倍,年均递增13.8%。居民收入增长大致可以划分为高速―平稳―高速―滞缓―平稳―快速等六个阶段。

1.1986―1988年第一次高速增长阶段。这一阶段居民可支配收入由1985年的704.92元增加到1988年的1180.28元,三年累计增幅度达到67.4%,年均递增18.7%。这主要是由于在投资和消费需求双膨胀情况下,使长期以来的抑制性通货膨胀在需求拉动下暴发出来,成为公开性通货膨胀,从而拉动居民收入的高速增长。

2.1989―1991年平稳增长阶段。1989―1991年三年间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每年增长9.3%,处于中等增长阶段。这一阶段由于合肥市同全国经济一样处于治理整顿阶段,使严重的通货膨胀得到有效遏制,因此居民收入的增幅不大。

3.1992―1995年最高增长阶段。这一阶段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1年的1542.46元增加到1995年的4655.91元,四年间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达31.8%。这主要由于国家对价格机制的改革,实行由计划价格到双轨价格,再到市场价格的过渡。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推动了居民收入的再次高速增长。

4.1996―1997年滞缓增长阶段。这一期间国家根据宏观调控的要求,在抑制通货膨胀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成功实现了宏观调控“软着陆”。受此影响,居民收入增速大幅下降,进入最低增长阶段,1997年居民可支配收入为5069.39,比上年仅增长3.2%。二年间居民收入年均仅为4.3%。

5.1998―2001年平稳增长阶段。1998年至2001年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市场供应良好、价格稳定,居民收入水平较为平稳。2001年合肥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6817.02元,比上年增长6.7%,四年间平均增长7.7%。

6.2002―2009年新的快速增长新阶段。这一阶段,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行中央政策,提出“率先崛起”和“工业立市”,积极引进外资,大力发展经济,全面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统计资料显示,居民收入增幅呈逐年攀升态势。2003年居民可支配收入为7784.06元,同比增长8.9%;2004年为8610.34元,同比增长10.4%;2006年为11013.4元,首次超过万元,同比增长13.7%。2007年为13427元,同比增长21.9%;2008年为15591元,同比增长16.1%,2009年为17158元,同比增长10.1%。

二、居民收入的结构特点

1.工薪收入一直是居民收入的主体部分。工薪收入主要分为工资性收入和其他劳动收入两个部分。调查资料显示,2009年,合肥市居民工薪收入为5538.44元,占居民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为74.3%。1986年其比重为88.7%,1990年为79.2%,1995年为77.4%,2000年为75.9%,2006年为72.2%,2008年为67.8%,2009年为65.4%。从历史上看,工薪收入一直是居民收入的重要的主体部分,同时随着收入的提高,居民的工薪收入所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有下降的趋势。

2.经营性净收入大幅增长,对居民收入增长贡献渐增。近年来,合肥市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导致居民经营净收入大幅增长。2000年至2009年,合肥居民经营净收入呈快速大幅增长态势。2000年合肥市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为60.86元,2006年为607.2元,约相当于2000年的10倍,2009年为2029元,已占居民家庭总收入的10.7%,可见它占家庭总收入比重逐年增加,对居民总收入增长的贡献渐增。

3.财产性收入对居民收入增长贡献较小。财产性收入是城市居民出让财产使用权而获得的利息、租金、红利收入以及财产增值收入。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二十多年来,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一直不足2%。可见财产性收入对居民总收入增长贡献较小。

4.转移性收入平稳增长,是居民收入的重要部分。转移性收入主要由养老和离退休金、赡养和赠送、政府和单位的其他转移收入等部分组成。2009年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为4212元,同比增长 22.7%,在居民家庭总收入中所占比重为22.2%。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居民转移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除了上世纪八十年代较低外,从九十年代开始至2009年,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一直在20%左右。表明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平稳增长,且是收入来源的重要部分。

三、居民高低收入差距比较

1.1991年至2002年,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拉大

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指标有财富分配指数,财富分配(流量)指数是指10%最高收入家庭收入占全部家庭收入比重与10%最低收入家庭收入占全部家庭收入比重的比例。财富分配(流量)指数越大,表明收入差距越大。1991年居民的财富分配(流量)指数为2.8,至2002年该指数为6.6,自1991年至2002年居民的财富(流量)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另外,不同时期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程度不同:“八五”时期,居民的财富分配指数变化不大;“九五”时期,居民的财富分配指数上升开始加快;到“十五”时期,居民的财富分配指数上升更快。由此可见,居民收入水平差距呈现阶段性扩大。

2.“十一五”期间,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先大后小”趋势

“十一五”期间,合肥居民收入的高低差距呈现先大后小之势,2006年居民的财富分配(流量)指数为4.7,2007年为4.9,2008年为5.7,2009年为5.6,2010年前三季度为5.4。表明随着一系列民生工程等富民措施落实后,居民收入的高低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可谓民生政策渐显成效,收入差距渐缩小。

四、与中部其他省会城市居民收入比较

1.位次比较

2009年合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158元,比2005年9684元增长77.2%,每年递增12.1 %。在省会城市中,总量位居第13位,比2006年位次前移5位。2007年以来,一直位居省会城市第12或13位。

2.总量比较

(1)“十一五”以来,居民可支配收入与长沙市的差距有缩小之势。与收入最高的长沙市相比,“十一五”以来合肥市居民收入与之差距缩小之势。2006年相差2910.73元;2007年相差2726元,2008年相差2691元。

(2)2007年超越南昌,2008年超越太原市,2010年上半年超郑州市。2007年合肥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427元,比南昌市多174元。2008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591元,比太原市多361元,比南昌市多479元。2010年上半年居民可支配收入为9928元,比郑州多378元。表明合肥市居民收入在中部地区的差距正在缩小,并且有超越部分省会城市之势。

3.增长速度比较

增长速度是以相对数值来反映事物增长速度的指标。通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的比较,来揭示各个城市的居民收入的增长快慢和增长动力。

(1)2002年至2005年,合肥市居民收入增幅一直滞后。2002年至2005年,合肥市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在中部省会中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位于最后或次后位。2003年,增幅为8.9%,比增速最快的长沙市低3.2个百分点,位于最后。2004年,增幅为10.6%,比增幅最高的太原市低2.6个百分点,排名第五。2005年增幅为12.5%,排名仍为第五,比增幅排名第一的南昌市低5.3个百分点。

(2)“十一五”以来,合肥市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增速一直位居中部第一或第二。2006年居民收入同比增长13.7%,比2005年的增幅高1.2个百分点。位次提升到第二,比位于第一的武汉市仅低0.2个百分点。2007年合肥市居民收入增幅为21.3%,位于中部六省会城市的第一,比位于最后的郑州的增幅高8.7个百分点,比长沙市高5.3个百分点,比武汉市高4.5个百分点,比南昌市高4.3个百分点,比太原市高3.7个百分点。2009年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为10.1%,位居中部省会第一,比最后的太原市高7.6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合肥市居民收入增长进入加速突破阶段,增长动力十足。

4.收入组成部分比较

(1)工薪收入比较。工薪收入是居民家庭总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合肥市居民工薪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维持在70%以上。且一直位于中部六省会城市前列。

(2)经营性收入比较。2004年始,合肥市经营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一直处于前列。2004年合肥市居民人均经营性收入为480元,同比增长223.3%,经营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5.1%,位居第一;2005年人均经营性收入为500.8元,占总收入比重为4.7%,位居第二;2006年人均经营性收入为607.2元,占总收入比重为5.1%,位居第二。2009年合肥市居民人均经营性收入为504.57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为6.8%,

(3)财产性收入比较。合肥市财产性收入占居民家庭总收入的比重相对较高。2002年至2009年,居民财产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在中部六省会城市中一直位于前列。

(4)转移性收入比较。居民家庭转移性收入主要包括养老金、离退休金、捐赠收入、赡养收入和政府及社会转移的收入等部分。在中部六省会中,合肥市居民的转移性收入总量和占比均明显低于其他省会。2002年至2009年,合肥市居民转移性收入基本上低于其他省会城市。2002年合肥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比最高的郑州市低1564.08元;2003年比郑州低1705.12元;2004年比郑州市低1721.09元;2005年比郑州市低1759.46元;2006年比郑州市低1908.96元。

2002年,合肥市居民转移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为24.1%,比位居第一的郑州市低17.1个百分点;2003年为24.2%,比郑州市低16.9个百分点;2004年为22.5%,比郑州市低15.6个百分点;2005年为22.9%,比郑州市低13.2个百分点;2006年为21%,比郑州市低13.5个百分点;

五、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

1.居民收入差距的具体内在原因

构成居民收入的每个部分的差距对收入总差距的贡献程度不同,因此需要研究居民收入总差距变动主要是由收入中哪些部分的差距引起的?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合肥市居民转移性收入偏低是制约居民收入提升的内在因素。下面以郑州市为例进行比较。合肥市居民收入虽然总体上小于郑州市,但是居民工薪收入却一直是高于郑州市,郑州市居民工薪收入差距对居民收入总差距的贡献率一直呈负数状态,说明郑州市居民的工薪收入一直小于合肥市。而郑州市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差距对收入总差距的贡献率很高,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至2006年郑州市居民转移性收入差距对收入总差距的贡献率分别为249.5%、197.0%、188.7%、136.0%、162.7%。

2.宏观经济背景原因

(1)地区生产总值因素。地区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所有常住单位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总量的综合指标。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总量水平越高,反映其宏观经济形势越好,居民收入水平就越高。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至2006年合肥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一直处于中部第五或第六位。这与合肥市居民收入的位次水平基本一致。

(2)地方财政收入因素。地方财政收入是一个地方政府的财政支付能力的象征。一个地方的财政收入越高,表明这个城市的财力越强。它尤其影响着一个地方的财政支出项目,如机关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工资的发放、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等转移性收入的保证等。因此一个地方的财政收入水平直接影响到该城市居民的收入高低。即是说财政收入与居民收入应该成正相关关系。统计数据表明,2001年至2006年合肥市地方财政收入在中部六省会中排名第四,属中下游,略高于南昌市和太原市;而与郑州市、长沙市和武汉市差距较大。

(3)就业情况因素。除了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不是通过就业取得以外、工薪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必须在就业的条件下才能赚取的。因此就业情况也是影响居民收入的一个重要因素。反映一个城市的居民就业情况的重要指标是居民家庭的负担系数。从2002年至2006年中部六省会居民家庭的负担系数的比较来看:一是合肥市居民负担系数相对较高(2002年相对较低),2003年以后,在中部六省会中约排第五位,一直高于全国36个在中城市居民家庭负担系数。表明合肥市居民就业程度略显不足。

六、制约合肥市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因素

1.收入来源多元化程度不高,工薪收入占比过高。虽然合肥市居民工薪收入在中部六省会中相对较低,但是工薪收入在居民家庭总收入中占的比重却相对较高。工薪收入占比过高,表明合肥市居民家庭的收入来源渠道过于单一。收入结构单一化,必将影响居民家庭总收入的增长动力,只有多轮驱动,全面提高居民的各项收入,才能使居民收入的增长有较为强劲的动力,才能不断提高居民收入,从而缩小差距、赶超其他城市。

2.居民转移性收入偏低,直接影响居民收入的提高。从上文比较中看出,合肥市居民的人均转移性收入在中部六省会中显然偏低。转移性收入是城市居民总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间的收入转移。主要包括离退休金、失业救济金、赔偿金,单位对个人支付的辞退金、保险索赔、住房公积金及居民个人之间的赠送和赡养费等。转移性收入的偏低,直接影响居民收入的提高。因此必须设法提高居民家庭的转移性收入,以不断缩小合肥市与其他省会城市之间的差距。

3.居民高低收入差距是影响收入增长的又一因素。随着收入分配要素多元化的进一步发展,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在高低收入户中愈来愈大。由于高收入户占全部居民户的比重有限,这样必将影响居民收入的全面提高。

七、提高居民收入的对策和建议

1.调整经济结构,拉动居民收入增长。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促进居民收入全面增长的合理经济格局。引导个体私营企业实现产权多元化和股权结构合理化,加快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素质,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从整体上搞活中小企业,扩大就业,促进从业人员收入的增长。

2.促进收入来源途径多元化,实现收入全面增长。随着要素市场的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必将向多元化发展。就目前来看,合肥市居民收入来源途径仍然较为单一,依然是以工薪收入为主体,工薪收入占居民家庭总收入绝对大的比重,而其他要素收入所占比重却较小,尤其是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占居民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过小。因此必须全面提高居民各项收入,多轮驱动,全方位拉动居民收入的全面增长。

3.缩小高低收入之间的差距,构建和谐合肥。一是实施“扩中、保低、调高”的战略。改变现有不同收入人群分布中的“中、底部大,上头小”的状况,形成“中部大、两头小”的新格局。“扩中”就是提高中等和中低收入群体中的一部分人的收入,从而扩大中等收入的群体。“保低”是继续保障困难户和最低收入户的基本生活来源。“调高”即调节过高收入,通过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对部分过高收入者进行调节,缩小再分配后的收入差距。二是完善和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上一篇:珠三角物流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下一篇:开设艺术设计类公选课促进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