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和对策

时间:2022-07-13 10:43:44

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和对策

【摘 要】加强事业单位的管理,对保障国家财政政策贯彻落实、促进事业单位改革和发展,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财会工作职责重大,政策性强,财务人员应该增强依法理财观念。认真学习和掌握相关法规、制度。工作中要坚持原则,依法理财,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热情服务,增强责任意识。加强自身业务素质训练,具备过硬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由传统的“核算型”向“管理型”与“经营型”的从业人员转变,成为“复合型”的财务人才,以适应事业单位不断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财务管理;突出问题;弊端和对策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指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有关部门方针、政策法规和财务制度的规定,有效地筹集、分配和运用资金,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核算、财务监督与控制,以保证事业计划及任务的全面完成。加强事业单位的管理,对保障国家财政政策贯彻落实、促进事业单位改革和发展,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长期以来事业单位由于特殊的历史经济社会背景,受到政府行政化的影响其财务管理体制、会计核算制度、资金管理、内部控制等多方面与事业单位现实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职能的发展。必须不断深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革,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创新。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与单位变化的新情况不相适应。

首先,一些事业单位在名义上是有财务管理制度,但是涉及到少数的报销费用和审批及会计岗位责任制方面的管理,缺乏完整的规范制度。其次,事业财务管理方面观念意识淡薄,执行时不能严格遵循制度、按照程序办事和有效的监督。新旧财务没有得到很好的衔接,以至于财务制度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不利于财务管理制度性的发挥。

(二)忽视预算管理工作,资金挪用时有发生。

事业单位的性质决定了预算过程中一定要合理规划,严格按照国家的制度规定编报预算,然后根据项目需要做到专款专用,不允许出现挪用、超支等其他浪费行为。但目前许多事业工作单位忽视预算资金管理,编制预算时不能很好地结合本单位业务发展需要,往往简单地在上年的基础上,加大一定的数目,预备给上级主管消减,不同程度地背离了编制目的。部分项目缺乏广泛合理的科学论证,造成实际支出与预计支出的差距,随意挪用于浪费现象时有发生,直接影响了资金使用效果。

(三)资金监管不力,导致资产浪费与流失。

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是一项比较重要且全面系统的工作,需要专门部门进行管理,但是目前许多事业单位没有专门的资产监管部门,而是由财务、后勤与行政等多家部门共同配合管理,这样容易形成各自为政,各扫门前雪的局面,导致资产管理工作放粗,如财务部门实际上只发挥了其中资金的收支工作,对资产整体的情况以及资金支出的效益与收益,资产是否闲置浪费或使用效率低下的情况掌握不够。加之长期以来形成的重购置轻管理,以及管理手段上的封闭落后,往往造成资产或资金的流失与浪费。

二、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建设,规范财务行为。

为进一步规范财务行为,事业单位应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规、制度规定,结合事业单位实际情况特点,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及会计业务处理的具体办法,并认真实施,不断完善,使单位业务管理及会计单位业务处理更加完善。

(二)增强资产管理意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事业单位资产是组织开展经济活动和完成行政工作的物质基础。加强资产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资产管理,能够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国有资产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其在促进事业单位发展中的作用。在国有资产管理中,一是要防止和克服重钱轻物的现象,既要加强货币资金管理,又要加强各项实物资产的管理,把管钱和管物结合起来。二是要根据国家规定进行产权登记,明确国家对事业单位资产的所有权,明确单位占有或使用国有资产的权利。三是科学合理配置各项资产,提高资产利用率。要围绕单位业务工作需要,科学合理配置和使用各项资产。既要满足单位业务工作的合理需要,又要防止重复购置、积压、损失和浪费,最大限度的发挥资产的利用效率。四是认真执行国家关于国有资产的有关规定,将强固定资产的报废、报销、出售、转让等管理。

(三)健全制约机制,发挥财务管理监督职能。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最重要与最关键的客观要求与管理措施,是提高事业单位经济效益的基本保障。所以,必须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力度,做到按章办事,如加强对会计人员岗位责任、财务处理程序内部稽核与牵制,资产清查与处理、费用报销、应收付资金等薄弱环节的控制力度,细化工作内容,尽力消除隐患,杜绝存在的漏洞,不仅做到财务活动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同时还要注意做到对重要岗位监察,按照不相容岗位不能兼职必须分离的原则,要明确重点岗位的职责权限,形成岗位之间互相约束的机制,确保控制效果,进一步发挥财务监督职能。

(四)夯实财务基础工作,重视业务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财会工作职责重大,政策性强,财务人员应该增强依法理财观念。认真学习和掌握相关法规、制度。工作中要坚持原则,依法理财,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热情服务,增强责任意识。加强自身业务素质训练,具备过硬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由传统的“核算型”向“管理型”与“经营型”的从业人员转变,成为“复合型”的财务人才,以适应事业单位不断发展的要求。

上一篇:浅谈房屋质量与安全检测鉴定实践及管理 下一篇:提高轴承商品零件在磨削加工中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