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活农村经济促进增收论文

时间:2022-07-13 09:45:11

做活农村经济促进增收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用企业运作的理念来经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用工业发展的理念谋划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努力提升农业主导产业竞争力;用市场调节的理念建设农业产业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农业生产服务社会化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以股份合作制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方向、引入灵活的股份合作机制、建立科学的内部组织结构、制定合理的盈余返还方式、打造品牌,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培植龙头,提升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制定标准,提升农业主导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有利于产业化发展的土地流转机制、培育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具体请详见。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要健康深入持久有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积极促进农民增收,就必须努力搞活农村经济。

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行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农业综合能力提高,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农业产业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只有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不断拓宽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畅通渠道,才能推动新农村建设向纵深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安天下、稳民心”。充分利用好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惠民政策为农业产业化建设带来的大好机遇,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以农业主导产业发展为重点,以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平台,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在新农村建设中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一、用企业运作的理念来经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以股份合作制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方向,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引入企业管理的理念,有效利用技术、资金、信息、购销、加工、储运等环节,能有效提高农业市场竞争能力,增加成员收入。逐步引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股份合作作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不断增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辐射带动农户的能力,提高农业生产的聚焦度和农业生产专业化、组织化。

首先引入灵活的股份合作机制。参照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合作模式,推行股权设置配额制。引导成员按其交货总量的比例认购股金,成员可以根据自由的交货能力确定购买股金的数量,可以购买多股、一股或者半股,也可以联合购买股金。同时,对单个成员购买数量实行“上限控制”,防止“一股独大”现象发生。要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管理中实行股权表决制,即根据股权数量确定表决权数,社员按其认购股金的数量享有表决权数,实现成员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其次建立科学的内部组织结构。按照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框架,建立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组织体系,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民主管理制度落在实处。成立成员(代表)大会作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在章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工作,由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成员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设置监理会,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日常经营管理实行监督,由大会选举产生,对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再次制定合理的盈余返还方式。对成员投交的农产品,按市场保护价予以收购,做到货款即时清结。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年度结算盈余,要按照规定提取一定比例的公积金和公益金用于弥补亏损或扩大经营规模,对剩余盈余要按成员的交货量和认购股金额予以统筹分配。

二、用工业发展的理念谋划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努力提升农业主导产业竞争力

一是打造品牌,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知名品牌”。加强农业品牌意识,全面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效益。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协助龙头企业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做强“特色品牌”和现有品牌,大力发展有机食品,大力打造省级以上绿色食品。

二是培植龙头,提升农产品深加工能力。龙头企业上联市场,下联农户,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核心力量。要积极“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扶持壮大龙头企业”,结合中心城区农村实际,挖掘和利用区位优势、农业发展环境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做好发展生态农业、主导产业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项目开发,建立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库。积极开展联谊招商、网上招商、外出招商,改进和创新招商方式,外引内联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对新办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给予一定期限的试办期,试办期间的规费全免,厂房建设所需土地征用及报建所设计相关规费按规定标准的下限收取,并对其扩大再生产的贷款,有财政给予相应的财政贴息。加大对现有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运用自身优势,实行强强联合,发挥规模效应。同时,指导本地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结成公司加农户、基地带农户的“订单”型产销经营链,扩大企业辐射带动群众的覆盖面。

三是制定标准,提升农业主导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借鉴浙江等发达地区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成功经验,选择地方特色农业、市场前景广阔的农产品,积极争取省级标准项目的制定。围绕蔬菜、畜禽、水果、药材、茶叶等农业主导产业,逐步建立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将生态环境、生产过程、产品品质和加工包装等环节纳入标准化的管理范围,做到“产品集约化、设施化生产”,严格按照标准化生产规程组织生产,积极探索总结标准化生产的成功经验,形成符合各地农村实际的标准化农业发展模式,促进农业主导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

三、用市场调节的理念建设农业产业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农业生产服务社会化

从转变政府职能入手,不断改进公共服务和管理方式,积极探索用市场方法来完善对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跟踪服务,为农业产业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服务体系。

一是加快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业信息收集和制度”,大力实施农业信息服务工程,建立一条贯通县(市)区(乡)镇两级的农业信息网络,建立一个信息共享的农业信息网站,建设一批农村信息服务点,组建一支农村信息员队伍,制定一套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制度,基本建立起覆盖县(市)区、(乡)镇及有条件的农业经济主体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形成信息采集、分析、和服务一体化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二是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国家积极“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同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实行“专业性农技站+农业科技示范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三位一体的农技推广模式,努力形成农科教紧密结合,科技与生产相互促进的农业科技服务新格局。积极推进基础农技队伍改革,在保证公益性农技服务队伍正常运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面向市场的经营性农技服务队伍。充分发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科技带动和科技示范户的示范带头作用,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和配套措施,鼓励、引导和支持民间资金投资兴办农业科技服务机构。

三是建立有利于产业化发展的土地流转机制。在坚持“平等、自愿、互利、有偿”和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原则下,建立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鼓励以转包、联营、出让、入股等形式转让耕地使用权,以租赁、拍卖等形式转让荒坡、荒水、荒滩等撂荒土地的使用权,以利于发展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的经营。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不受所有制、行业和地域限制,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城镇居民、外地农民和外商通过风险抵押承包、购买使用权,以独资、合资、股份合作、联营等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体。

四是培育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围绕主导产品,按照扶优限劣、突出特色的原则,对功能相近、交易分散、效益低下的农产品集散市场进行适当集并和重组;对发展前景好、竞争力强的市场,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加快改扩建步伐。“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体系”,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理顺比价关系,充分发挥市场价格对增产增收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山东省财政厅.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打造现代农业发展新优势[J].中国财政,2008,(10).

[2]尹成杰.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J].管理世界,2002,(4).

上一篇:统计教学与计算机技术结合论文 下一篇:崔寔农本思想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