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在测试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时间:2022-07-13 08:59:26

基于微信在测试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摘要:微信平台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应运而生,成为了现阶段应用非常广泛的社交软件。本文结合测试技术实验教学已有的教学经验,分析现有测试技术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利用微信现有的优势,将微信通讯应用到测试技术实验课程的基础知识分享、实验内容设计、实验过程分享和实验结果讨论。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信息实时分享与互动,有效提高实验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微信,实验教学,探索

测试技术课程是测控专业的一门基础专业课,相的测试技术实验课作为三年级学生对测试技术基础知识的一种实践性认识,在整个测试技术的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高校课程的改革,课程的学时被大大的压缩,基于此,课程教学的内容都需要精简讲授,根本没有时间安排在实验课内容在课程上讲解。同时,实验课时也相应的缩减,而实验这部分内容恰恰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通过实际动手过程可以稳固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激发学生对测试技术的积极性。另外,传统的实验教学只局限在固定实验室,固定地点,完全按照实验大纲进行。由于受实验条件的局限性,实验手段单一,实验内容简单,实验数据和结果缺乏创新性。这种实验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时展的要求。

微信公众号和其相关平台是互联网在移动时代所诞生的一项新兴的应用。2011年1月微信平台正式推出,一经推出,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势迅速占领了社交市场,综其原因主要是能即时信息,可以实现对特定群体从语言、文字、图片到视频等全方位互动。当然,作为走在时代前沿的当代大学生,微信生活很快与这群年轻人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为此,笔者将微信应用于测试技术的教学,更大程度的促进学生在理论知识理解和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

1 测试技术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实验条件的局限性

每个学校或院系都会根据自己专业的课程设有对应的实验课程实验室,其中实验室里面的设

备与实验内容都是相对配套与统一,不可能因为每年都会有实验设备的更新,实验设备和条件还是相对固定。同时因为每门专业课的上课内容有限性,当然所对应的实验课内容也会依据实验设备有所限制。

1.2实验手段单一

电子实验教学的先决条件是实验条件,如果实验条件相对有所限制,那实验手段无疑不会方

法多样,且教师在课程讲授实验课程时,很多学生无法跟上老师的步骤,更谈不上理解,关键是学生对实验概念较陌生。如果能让每个学生按照的某一固定实验手段完成预期目标就算完成实验课程任务。

1.3实验内容简单

现在本科生的培养方案正在修订,一个主要思路就是课程学时的缩短,本就时间相对紧凑的

实验课程更加紧张,学生开展实验课是需要直接进入主题才能顺利完成任务,根本没有熟悉和思考时间,这也就对实验内容提出了更高要求,原本就相对简单的实验内容是否还需简化。

1.4实验数据和结果缺乏创新性

实验数据和结果是衡量实验效果最直接的方式。如果实验条件有限,实验手段单一,实验内

容简单,那得到的实验结果无疑是相对固定,学生按部就班完成实验步骤即可,无法对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和动手能力进行测验,更无法做到使学生从实验中获得灵感,激发创新性思维。

2微信在测试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1实验基础知识分享

每一门专业课的实验课在学生接触到实验之前都是陌生的,学生没有实验基础,对实验内容

和操作没有概念,更谈不上对实验设备的了解与操作。所以每次实验课,当学生第一次进入电子实验室的时候,大部分学生对实验室的环境以及设备的熟悉就需要一个过程,往往需要到第二次实验课时才慢慢进入状态。例如对示波器的使用,虽然是一个非常常规和简单的电子仪器,但是在具体的使用中,也不是对每一步操作都能耳熟能详。使用微信平台后,可以将指导老师和实验小组的人员建一个微信群,老师方便的将本次实验设备,实验内容以及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发给大家,实时的利用图片、文字以及语音方式进行解释,大大提高了实验的效率和效果。

2.2实验内容设计

一般来说,实验内容是整个实验课灵魂,多实验内容的掌握和验证是整个实验课程的终极目标,故一门优秀的实验课程必然会有全面详尽的实验内容。

传统实验内容的设计一般都是按照教学大纲已经固定好的模式,在实验开展之前学生只能通过书上的插图了解相关实验内容,但实际操作时,往往又会出现新的问题,使得实验进展缓慢。如果通过微信平台,在讲授理论知识时,相应的实验内容以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和学生分享,这样不仅可以帮组学生理解讲授的理论知识,也能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从而能设计出新的实验内容,进而突破传统一成不变和按部就班的实验内容。

2.3实验过程分享

在电子实验过程中,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立从事相关实验,因为每个学生对实验设备的掌握

不同,对实验内容的理解也不同,难免会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在实验过程中,出现某种问题时,通过智能手机及时拍照或者录像形式记录下来。课后,将相关的图片和视频通过微信平台和其他同学分享。一般的实验课程都不是一次完成,都是分两次或多次完成,如此就能通过某位同学的分享避免其他同学在同样的错误上浪费更多的时间。例如有位同学在第一次实验室采集到的电子信号的波形出现了失真现象,最后虽然问题得到解决,也是费了一番功夫。当然这位同学及时分享了他发生问题实的图像及视频,页分享了他的实验操作过程和差错排错过程,这样下次实验室如有同学也出现了类似情况就能轻松解决问题,避免重蹈覆辙。

2.4实验结果讨论

如果严格按照实验内容的设计,最终得到的实验结果应该差别不大。但是也不会排除没有操作失当的原因,还是会得到不理想结果情况。传统的电子实验,学生只能讲自己的实验结果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但是对于每一步实验操作的过程和结果缺乏最直观的记录,而且经过几次实验过程,前面的实验结果很容易遗忘。如果利用智能手机及时将实验结果拍照和视频,如果最后的实验结果不满意,可以将整个实验过程和结果通过微信平台与每位实验组成员分享,集思广益,分析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另外如果每位同学课后都将自己的实验数据和结果分享到微信上,大家就可以及时方便的知道自己本次实验结果与他人比较效果如何,以便下次实验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汪顺义,宋萍。微信在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科教文汇,286, 2014, 8, 48-49

[2] 李冰,探索微信公众平台辅助实验教学,传播与版权,2015,12,31,116-117

[3] 孙阎,杜景红,邵洪涛,基于微信辅助的植物实验教学探讨,安徽农学通报,2.15,21(23),112-113

上一篇:关于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训教学模式的研究 下一篇:中职英语课堂词汇兴趣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