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泽然百世不斩

时间:2022-07-13 07:54:32

“我走的时候还不知道向那些熟悉的东西告别。不知道回过头说一句:草,你要一年年地长下去啊。土墙,你站稳了,千万不能倒啊。房子,你能撑到哪年就强撑到哪一年,万一你塌了,可千万把破墙圈留下,把朝南的门洞和窗口留下,把墙角的烟道和锅头留下,把破瓦片留下,最好留下一小块泥皮,即使墙皮全脱落光,也在不经意的、风雨冲刷不到的那个墙角上,留下巴掌大的一小块吧,留下泥皮上的烟垢和灰,留下划痕、朽在墙中的木和铁钉,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啊。”

八年前执教高一年级时,苏教版必修一课本“月是故乡明”专题里刘亮程先生《今生今世的证据》的这段文字,深深震撼着我,使我想到我们这个时代迅猛而剧烈的各种变化:

我们以前,种地靠牛,点灯靠油,吃粮靠石磨,穿衣靠自己种棉纺线织布;我们以后种田靠机械,淘汰了油灯、石磨、纺花车,土织机,我们的下一代不知它们为何物;

我们以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住草舍瓦屋,出门则步行为主,高级交通工具是驴、马、畜力车、人力轿、木帆船;我们以后夜晚比白天还要明亮繁华,住则高楼,行则汽车、火车、轮船、飞机;

我们以前,农业立国,农民纳粮,农民供养着整个国家机器;我们以后工业立国,科技立国,知识立国,农民不再交粮纳税,农民种粮得到补贴;

我们以前,一直匍匐或劳作在自己脚下的土地上;我们以后目光扫过整个地球村,投向更为广阔的宇宙;

我们以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多子多福的思想深入人心,多子女家庭多荣耀;我们以后实行计划生育,绝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如今已是第二代、第三代独生子女家庭了;

我们以前,恪守着农耕文明哺育出来的文化传统,谦恭内敛等级森严,君臣父子纲常礼法深入骨髓;我们以后步入工业文明信息革命所构成的现代文明,科学、民主、自由、平等的观念深得人心,以至于我们的下一代对民族文化传统那样陌生;

我们以前,五千年一贯制,思想文化、生活传统、宗法制度是那样的体系完备缜密周到,人们可以安居于历代才智之士建造修补出的传统文明大厦;我们以后失去了原有的庇护,如何在继承和创新中重建中华文明,问题多多,困难多多,困惑多多……

可以说,以前的五千多年,我们这个民族只是艰难地进行着量变的积聚;我们此身所处的最近几十年,正是我们民族发生由农耕文明到现代文明的质变时期:天变了,地变了,山变了,水变了,家庭构成变了,社会机制变了,生活行为变了,思想观念也变了。短短几十年,美的,丑的,善的,恶的,高尚的,粗俗的,古老的,新生的,本土的,舶来的……各种观念剧烈地碰撞着,融合着,裂变着。

生在这个时代,赶上发生翻天覆地沧桑巨变的年头,见证五千多年的中华民族发生剧变,是我们的幸运,是我们的使命,更是我们的沉重责任。应该说,我们这一代人生在这样的时段,必然承受文化突变给我们带来的困惑和苦恼,必然承担着推动民族发展的历史重任。五千多年的民族兴衰存亡,是也我们,非也我们。我们的民族,能否焕发青春,踏上复兴之路,兴旺发达健康繁衍,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将起决定性作用。

学完这一课,有感于时代变迁迅疾,课上我即兴设计了一个活动体验练习:

“请同学们写下自己的名字,名字后边划一箭头,在箭头处写上父亲、母亲的名字,名字后边再划箭头,写上祖父、祖母名字,依次写下去,曾祖父、曾祖母,高祖父、高祖母……能写多少写多少。”

三个班一百五十多名学生,只有四位写出了自己曾祖的名字,绝大多数只能写出祖父的名字,少部分甚至只能写出父母亲的名字。

接着我请四位写出曾祖名字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曾祖什么模样,什么性格,做过什么事情,他们全都说“不知道”,仅从家谱上依稀知道其名字而已。

“同学们,一世三十年,三世九十年而已。九十年前的亲人,有许多我们已经记不得他们的名字了,我也只记得自己高祖的名字;依此类推,九十年后能记得我们的又有几人呢?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后人记得我们?如何才能留下我们曾经生活过的证据呢?”

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有位嗓门特大的同学喊道:“成名!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才能让后世子孙记住!”

“是啊,物质家园可以证明我们曾经的生命状态,但是物质家园不能耐久,很容易废失,即便是坚固的楼房,也只有七八十年的寿命。正如作者所说‘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那么,我们只有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给后人留下自己的精神财富,才能让后人记得我们,才能向后人证明我们曾经在这里生活过。这位同学所说的‘流芳百世’‘遗臭万年’,正是着眼于从精神方面给后人留下印记啊。”

上完课,我不禁想到我们,抚心自问,我们能给后人留下点什么呢?九十年后有几人记得我们呢?“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如我辈琐屑平庸者,让后人记忆五世是不可能的事情啊。由此我想到见证中华民族生活文明发生巨变的这代人。我们理当继往开来,承前启后。自此后,着眼于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着意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我设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宗旨。这一基本宗旨,使我的语文教学活动荡起波澜。

波澜之一:引导学生采写家史家谱,思考社会变迁。

那年寒假,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撰写自己五世家族谱系,要求至少写出五代家族成员姓名和简要事迹;写篇对自己五世家族渊源变迁、生存状态的思考设计等综述文稿;模仿史记笔法写自己感兴趣的家族名人传记一至二篇。

这份作业,学生感到很新奇,也很有挑战性。他们利用寒假,采访家族老人,进行社会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完成作业。绝大多数学生作业质量相当高。下边一例就是当时给同学们分享过的优秀作业:

祖母传

祖母胡氏,浙江嵊州人也。

胡氏生于1930年,年甫八岁,适日寇侵华。生活艰苦,饱受饥贫,屡遭险凶。日寇几次三番进村扫荡,幸及时知悉,躲于深山。然家中存粮为日寇掠走,未及出逃之村邻皆为日寇残杀。每言及此,胡氏常泪水盈眶。

年十九,改元共和,胡氏生计始安。年二十,嫁任氏。数年,育二女。任氏以无男丁立门户,上下皆无好脸色。胡氏黯然伤神,独处不乐。后数年,遇饥馑,树皮草根皆为饥民啮啃殆尽,任氏饿毙。胡氏无依,携二女逃荒,遂落户径山苕溪小镇。

胡氏强撑数年,无奈改嫁陈氏,又育三子。七口之家,胡氏夫妻辛勤劳作,勉强糊口而已。孰料天有不测,陈氏染不治之疾撒手西去。胡氏忍悲含恨,独担养家重任。得二女大儿相助,一家六口幸得存活。

而今胡氏年八十七矣,仍心系子、孙及曾孙辈,嘘寒问暖,关注学业,无微不至。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实为吾祖母之写照。一孱弱女性,肩扛磨难,脚踏坎坷,呵护吾父辈姑辈成人。吾祖母,实乃勤劳勇敢坚强朴实之巾帼英雄耳!

祖父陈金龙列传

吾祖名曰金龙。金者,五行之一,又为贵重之物,龙者,万兽之王。二者合而言之,贵不可言。曾祖四十而得子,甚爱贵之,遂以金龙名之。

祖父生时,断掌,或曰,女断掌克父克夫克子;男则富贵。

是年,中日交战(1943),江南苦不堪言。曾祖为木匠,时人皆赞之。春,太祖于庙中修葺,时生恶疮,疮破,流血。人皆言菩萨不得见血,否则必招之。太祖自知如此,然春节时众必用庙,推脱不得,只得前往。是日返,遂谓高祖母曰:“菩萨召我,儿将去矣。”不二日而卒。

时,吾祖方生二月,不省事。又一月,高祖母卒。后曾祖母招赘。是故祖父常谓余曰:“吾未见吾父面。”

祖父四岁,曾祖母复生一子,又五年,更添一子。是故祖父有二弟,皆异父弟。而后,家境不好,继父难担家务。祖父十一岁即下地劳作,不分寒暑,不辞辛劳,只为家人果腹。农务繁忙,稚子无辜,为生存所累,以故难以发育生长,身长不足七尺,每曰:“吾愧为男儿”。

当是时,家家挨饿,食物之珍罕,非吾辈可知。幸祖父勤勉,一家人方得保全。是故祖父甚俭,从不弃一粥一米。若吾等弃之,其必怒斥之而后捡饭粒啖之。

祖父故非后父子,又长,家中之处境,可想而知。然,祖父未有怨言,尽心侍奉双亲。

后祖父娶祖母,生吾大伯。天寒,大伯病。祖父带之求医,未至,气息尽。眼见儿卒于怀,祖父泪下,悲痛欲绝。为劝慰祖母,强忍悲痛。丧子之痛,乃于心中默默承受。此情此景,良可悲可悯哉。

后祖母生吾父、吾姑。家中境况益艰难,祖父祖母,下地,烧土,筑砖,继而划船远去叫卖,历尽艰辛,只为赚得分毫以养家活口。

待吾父、姑成人,祖父仍操劳,竭力为家。吾父成家,举家欢庆。然,婚期前,曾祖母突病。谓祖父曰“吾见观音于屋前,其必召吾。”先是,曾祖父亦如是见观音。后,曾祖母卒于祖父怀中。众慰祖父,祖父曰:“勿言,吾母睡。勿复扰之。”遂哀哭,状如孩童。

吾生时,举家守于产房,唯祖父在家中呼呼而睡,待醒,始觉晚矣,匆忙奔医院,拒于门外。时天雨,守于外,为祖母笑。吾生,祖父方知得二孙,遂笑。乐而归。

祖父甚疼爱姊。姊幼时,脚受伤,缠石膏。一日,石膏松,祖母与外祖父皆欲拆之,姊疼,哇哇而哭。祖父护住姊,慢慢劝慰,姊方止泣。而后,又折各式小件,哄得姊破涕为笑,乖乖入睡。然祖父不许祖母取下石膏,直至其脱落方了。

祖父年逾古稀童心未泯,时常举止,令人发笑。甚倔强,若是祖母做事令其恼火,则弃门而出,不顾祖母解释。非气消不归家。任谁都不得改变其心。呵呵,有趣至极。

祖父一生,饱经沧桑,而今,终得以安享晚年,不知是否,应了那预言?

对家族生存状态的思考

一个多世纪,五代人代代相传,经历了每代人完全不同的生活。现在的我,少不了前代人的每一位,若其中稍有一人换了,我便不再是我,我能降临到这个世界的机率简直比大海捞针的机率还要小,因此,我应怀感恩的心,面对自己的祖宗。过节清明时,多拜访老人家。

想我泱泱陈氏,实乃江南大姓。然吾家人丁单薄,一脉相承。历经磨难,饱尝尘世酸辛。终不放弃,才有了如今的幸福生活,这是先辈们用血泪换来的。我,又怎么可以不珍惜现在的生活呢?

但这还远远不够,整个家族的未来,终究是要靠我们这一辈人的。有人说,九零后是垮掉的一代,有人说,我们不能理解前辈们的生活。物质生活繁荣的当下,我们更应该保持精神世界的充实。了解了先人们的不易,我更应该向他们学习,努力,坚持,向上。

时代不同了,很多人只关注自己的喜怒哀乐,自己的衣食住行。他们忽略了父母亲人的感受,也忽略了那些关心他们的人。这些人或许忘了,自己从哪里来。可是,家族的血脉相承,就算忽略了,也改变不了这血浓于水的亲情,改变不了彼此体内流着相同血液的事实。

中华民族最重视的就是亲情,就是孝亲,就是宗法,就是自己的由来。我们是祖先生命的延续,我们的存在,正是由于他们。我们的一切都是他们赋予。了解自己的祖先,了解他们的故事,了解他们的曾经,才能更好的了解自己。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也可以从中品悟自身。家谱,姓氏,就是我们的图腾,就是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

不论自己生在何方,这血脉亲情都是抹杀不掉的,离家的浪子,循着自己的血脉,循着对故乡的依稀回忆,回归故里。哪怕生在他乡,也会对故里格外亲切,因为,这是祖先们生活过的的地方。

了解先人们很有必要,他们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笑过,哭过,感动过,流过泪,撒过汗,淌过血。他们,有的已经化为一g黄土,但他们不应当被遗忘,他们或许平凡,但都曾经为我们努力奋斗过,应当永远铭记于心。

家家户户都有五代十代更多代,从公元前到现在,以至于以后的3000年,4000年……我们只能在世界停留几十年,但千万年的变化正是在代代相传之中得以见证。

这位陈姓同学的父亲后来见到我,说:“看到孩子寒假做的家谱作业,我很感动,流下了热泪。”我依稀觉得,这可能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教育活动。自此以后,只要教基础年级,家谱系列寒假作业便成为我的保留节目。

由家谱作业,我想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中华民族煌煌五千年繁衍不息,正是历代君子之泽百世不斩啊。这君子之泽,正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谱系传承,于是我着手开始引领学生阅读中华民族的优秀经典著作。

波澜之二:阅读经典《史记》《论语》

二零一零年秋天开学,我带新一届高一。如何让这届学生学得更多更好更快乐更有效呢?开学之前,在对多年语文教学实践认真反思的基础上,我规划设计了经典阅读学习活动,并以此作为新学年最重要的语文学习载体,以此带动整个语文学科的学习。

多年来,语文教学低效无效,甚至被指为误尽苍生,可以说是处境艰难,状态尴尬。眼见得许多语文教师舍“读”取“讲”,舍“文”取“题”,以“讲”为中心,以“题”为中心,挤占学生读书时间去精讲一篇篇课文,苦练一套套试卷;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减弱甚至丧失,收效甚微,反响不好。既然这两种手段失效,这两条道路走不通,我为什么不可以转换下思路,从学生自主阅读这一角度寻找新路呢?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这些语文学习经验之谈,强调的是一本书学生自己多读几遍,自然可以理解书中内容含义;强调的是学生读书多了,会有丰厚积淀,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自然会得到健康有效的发展。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无心插柳柳成荫”,“得来全不费工夫”。基于这些道理,古人才有“好读书,不求甚解”的主张。中国传统语文教学强调“读万卷书”,正是主张学生们读尽可能多的书。

学生阅读经典作品,可以与大师对话,以大师为师;学生阅读经典作品,可以解放思想,穿越时空,超越自我,享受人生快乐;学生阅读经典作品,可以在积淀人文素养的同时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自然会有效提高语文成绩。对经典阅读作用意义的这一认识和把握,激励我大胆探索新路径。

语文学科日益被边缘化的现状,令每一个语文人内心无限苍凉,也激励着无数语文人投身探索改革的大潮。新课程理念关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学习目标,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精神,从语文教学现实层面支持我进行这一探索。

基于学生学习现实和长远发展所需能力考虑,我从两方面设计经典阅读学习活动:经典抄评,经典阅读。这一学习活动预设两个学习目标:提高汉字书写水准,接受人文素养熏陶。

经典抄评的具体规划设计:为确保这一学习活动取得应有效果,我要求学生把经典抄评作业本作为永久性学习档案保存收藏。并对经典抄评这一学习活动进行如下具体设计,提出相应明确的要求:

班集体统一购置经典抄评本,本子前面预留两页以备将来制作目录使用;每页纸左边三分之二用于抄写自己感动的经典文段,右边三分之一用于对所抄写经典文段自主评点,抄、评内容之间折一竖线分开;抄写文段用蓝色笔迹,自主评点用红色笔迹;抄写必须工整清晰,排版规范,书体美观,提倡认真读帖临摹,形成自己喜欢的书写风格;人人参与,认真投入,严格要求自己,确保两年内写得一笔好字;评点要求有感而发,内容充实,结合文本,联系现实;坚持每天五分钟经典抄评雷打不动,不允许一曝十寒地一天集中完成几天的经典抄评学习任务。

经典阅读的具体规划设计:为了便于指导和交流,经典阅读学习活动在《论语》《孟子》《老子》《史记》四部推荐经典中进行。具体设计要求如下:

坚持每天二十分钟经典阅读日日不辍,一学年至少研读一部经典名著或者若干篇经典文章;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原则,每次阅读必留下批注评点或赏析文字;坚持每周六语文活动课上经典导读课,结合具体文本引导大家学会批注评点或赏析;坚持每月一次读书报告交流会,同学之间交流经典阅读感悟,交换经典阅读信息。

经典阅读学习活动的具体实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确保经典阅读学习活动的扎实高效,学期之初,经典阅读学习活动实施之前我用专门时间做好学生的思想鼓动工作,结合人生发展社会需要阐明经典阅读学习活动的重大意义;讲清这一学习活动的具体要求,发动全体同学酝酿制定经典阅读学习活动检查评价的标准和规则;大家推选两位同学担任经典抄评部部长和经典阅读部部长,共同拟定部长的职责和要求。实施过程中各位负责同学定时检查、作出记录;树立典型、矫正偏差;老师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教给方法、指引路子。

具体说来,经典抄评部部长负责经典抄评活动的检查、记录、数据处理考核评价工作。具体职责要求有:购置、收发经典抄评本;选择确定每天抄评内容并在教室黑板上公布;每周检查一次经典抄评作业本,依据评价规则公正评价作业等第并如实记录;每月组织一次班级书法竞赛,选择书写美观的同学交流书写经验供大家借鉴,共同提高。经典抄评作业评价规则是:字迹书写清楚工整,排列整齐美观,评点认真深刻为A等;字迹马虎评点少为B等;字迹潦草评点过少为C等;字迹脏乱没有评点为D等。

经典阅读部部长负责课外经典阅读活动的检查、记录、数据处理考核评价工作。具体职责有:确定每周阅读进度,提出阅读要求;每两周检查统计同学们阅读书目、阅读质量和阅读进度一次;依据评价规则,公正评定每个人经典阅读情况所属等第并如实记录;每月组织一次班级读书交流活动,交流阅读感悟,交换阅读信息,引导同学们学会读书,品尝经典阅读的快乐。经典阅读学习活动检查评价规则是:每天坚持阅读经典15~20分钟,每2周检查一次;认真完成约定阅读进度,批注认真为A级;完成阅读进度三分之二以上,有一定批注为B级;完成阅读进度三分之一以上,批注简单肤浅为C级;不阅读不批注的D级。

高一学年,按照上述设计要求,组织实施经典阅读学习活动。同学们语文学习兴趣明显提高,语文学习效果初步显现,具体表现在:

经典阅读成为语文学科常规学习活动,学生用于读书的时间明显增加,用于做练习题的时间明显减少,学习负担明显减轻,经典阅读兴趣和语文学习兴趣明显提高;经典抄评作业渐趋规范美观,汉字书写水平明显提升,作业和试卷的卷面书写质量明显提高;人文素养得到一定提升,学生写作积极性和写作水平明显提高,在写作上形成一定优势;语文学科考成绩稳定提升。

个人认为,历代君子之泽,唯有代代君子引领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薪火才能百世不斩,越燃越旺。

庞仁甫,特级教师,现居浙江杭州。

上一篇:对中职电工电子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几点探讨 下一篇:心中那一片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