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疗加健康教育防治儿童弱视效果观察

时间:2022-07-13 07:04:29

综合治疗加健康教育防治儿童弱视效果观察

【摘 要】目的:观察综合治疗加健康教育防治儿童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372例患儿706眼随机分为治疗组190例374眼,对照组182例332眼。治疗组给予综合方法加健康教育治疗,对照组仅给综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为95.9%;对照组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儿童弱视;健康教育;治疗

【中图分类号】R77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559-02

眼球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矫正视力≤0.8为弱视1。该病与近视、斜视、复视均严重影响儿童视功能正常发育。屈光不正和斜视是引起儿童弱视的主要原因。近年本病呈上升趋势。不仅影响儿童视觉功能,还会造成永久性视力下降。现将我院早期发现治疗的372例患儿706眼弱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综合治疗加健康教育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综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弱视患儿372例706眼。均为2009年2月-2012年2月我院门诊儿童。其中男214例416眼,女158例290眼。年龄3-13岁,平均年龄6.5岁,其中屈光不正性弱视78眼,占64.6%,斜视性弱视172眼,占24.4%,屈光参差性弱视78眼,占11.0%;其中双眼弱视668眼,占94.6%,单眼弱视38眼,占5.4%;依照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通过的弱视标准2,随机分为治疗组190例,374眼,其中轻度166眼,中度146眼,重度62眼。对照组182例332眼,其中轻度126眼,中度128眼,重度78眼。

1.2 方法

治疗组:综合治疗方法:(1)采用西安SZS-多色光交闪电脑曾视仪进行红光闪烁、后像、电针眼周穴位刺激综合治疗,每日1次,每次20min,30天为一疗程。(2)家庭精细训练,穿针、描图,以穿针为主。(3)遮盖法,单眼弱视者遮盖健眼,3岁儿童遮盖4天、遮弱视眼1天,4岁者遮盖健眼5天、弱视眼1天,6岁以上遮盖健眼7天、弱视眼1天。双眼弱视者不遮盖。(4)验光佩戴眼镜治疗。(5)健康教育,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向患儿及家长告知弱视的程度、发展、性质及如何矫正儿童不良健康行为等知识。告知弱视可防可治,纠正家长不良心理,主动管理儿童配合治疗。可通过复查视力的提高,使患儿及家庭对继续坚持治疗充满信心。

对照组仅给上述综合治疗方法,不实施健康教育。

1.3 疗效判断标准2:

无效:包括视力退步;不变或仅提高一行者。进步:视力增进2行或以上,基本治愈(含治愈)。视力恢复到≥0.9者,进步+基本治愈=有效。

2 结果

2.1 两组弱视儿童年龄与疗效比较(见表1)显示,儿童弱视年龄越小,基本治愈进步有效率越高,反之就低。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不同弱视程度的疗效比较(见表2)显示:治疗组轻度弱视的基本治愈率为90.4%,对照组为73.0%;治疗组中度弱视的基本治愈率为66.4%,而对照组为52.3%;治疗组重度弱视的基本治愈率为50%,而对照组为43.6%;最终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5.9%,而对照组为87.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弱视治疗的综合方法包括:电脑曾视仪红光刺激,后像治疗、点阵穴位刺激 [3]、遮盖眼疗法、穿针描图训练、佩戴矫正眼镜等。依据对儿童验光情况戴镜矫正,可使外界物体的图像清晰地投射到视网膜上,促进对空间频率敏感视觉细胞的兴奋,减少持续通道功能的抑制,促进眼球发育,完成视觉发育屈光正常化过程。遮盖治疗是目前仍是治疗弱视的有效方法[4]。 可清除由刺激注视眼而对弱视眼的抑制作用。红光刺激的治疗机理为黄斑中心凹仅含视锥细胞,由中心向周边移行,视锥细胞急剧减少,视杆细胞逐渐增多,且对红色光谱不敏感。而视锥细胞对波长620-700μm的红光非常敏感,从而提高中心视力,或由偏中心注视转变为中心注视。后像治疗是通过强光炫耀旁中心弱视的周边部网膜,包括旁中心注视区,使之产生抑制。同时用黑色的圆盘遮挡保护黄斑区,再训练提高黄斑功能。电针穴位刺激是疏通经络,调节眼部经气,改善眼血液循环而发挥治疗作用。我们认为弱视最佳的治疗时期是3-7岁,穿针描图精细训练可协调健眼及同步提高弱视眼的视觉功能,从而不断提高视力。

弱视是一种发育障碍性疾病。发生机制多与屈光不正,特别是远视屈光不正有关,临床发病率2.83%[5];学龄前儿童处于视觉发育敏感期,若受不良环境影响刺激如看书写作业姿势不正确,长期近距离看电视、玩电脑游戏等,可发生屈光不正、斜视等均可导致弱视。

从本资料治疗结果表明:3-5岁的治疗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00%和94.2%;6-8岁分别为94.35%和86.44%;9-13岁分别为87.5%与74.14%;提示年龄越小,有效率越高,同时还表明,家长对儿童的管理十分重要。对患儿及家长反复进行防治弱视的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可明显提高其对治疗的参与性和依从性,从而提高有效率。

两组不同弱视程度疗效比较表明:弱视程度越轻的治疗有效率越高。在治疗过程中,部分儿童及家长的信心不足,特别是病程长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差而影响疗效。因此,积极地开展健康教育,对有疑虑的患者及家长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从而增强其对弱视防治的主动参与性,努力提高重度弱视儿童的基本治愈进步率。

参考文献:

[1] 李宁川,王作霞. 颈椎病与近视、弱视防治护理的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33(36):18-19.

[2] 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弱视的定义分类及疗效评价标准[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1996,4(3):97.

[3] 陈光明, 杨慧,向玲波. 弱视患儿健康教育的实施与体会[J]. 当代护士(学术版), 2008, 8: 102.

[4] 胡甸萍,傅东红,陆融,等. 综合疗法治疗弱视的疗效分析[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07,2(15):83.

[5] 江蕙芸,陈红慧,刘伟民. 南宁市10784名幼儿园儿童视力状况调查[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6, 23:1027-1028.

作者简介:

尹兆顺,男(1965年12月出生)大学本科,主管医师,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和基础研究,单位:崂山区王哥庄中心卫生院。

上一篇:全肺切除术后机械通气病人的观察护理 下一篇:60例脊柱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