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人民银行审计抽样方法实践与探索

时间:2022-07-13 06:07:14

基层人民银行审计抽样方法实践与探索

[摘 要]审计抽样方法研究与实践,是人民银行内审工作转型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齐齐哈尔市中心支行成立了审计抽样研讨攻关小组,通过几年的学习研究和实践,构建了审计抽样方法应用体系,并选择具体的业务部门开展审计抽样应用试点,以检验审计抽样方法在实际运用中的可操作性和运用效果。

[关键词]内部审计、抽样审计。

[中图分类号]F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1 — 0182 — 02

目前,基层人民银行审计抽样是应用研究较多的统计抽样方法,存在抽样参数值的认定难度大、重要性标准的确定缺乏客观性等问题,需引起关注。

一、人民银行审计抽样模式选择

根据《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8号》的规定,人民银行内部审计主要采用非统计抽样方法和统计抽样方法,或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其中统计抽样方法因有助于评价样本结果,所以是在实际内部审计工作中统计抽样的模式应用率较高。统计抽样检查步骤为:一是根据审计对象的特征制定审计抽样方案;二是选取样本;三是对样本执行审计测试;四是评价样本;五是根据样本评价结果推断总体特征;六是形成结论。

二、开展统计抽样审计试点的实践分析

(一)确定样本数

在抽样试点中,将抽样方法运用在国库部门的内部控制管理专项审计中对税收缴款书业务的审计上。审计中我们以某月10000张税收缴款书为审计对象总体,运用抽样基础计算公式:

n=■

(式中:n-样本数量 t- 概率度p-预计差错率 =样本误差范围)

样本量的n的大小不取决于被审计对象总体的多少,而取决于预计差错率、样本误差范围和可靠程度三个因素。

1.预计差错率(p)是总体(被审计对象)可能出现的差错频率。在本次审计中预计差错率(p)为通过内部控制评估后选值为2%。

2.样本误差范围()是样本预计误差率和总体实际差错率之间的偏差范围。如果预计差错率是4%,总体差错率不一定是4%。假定允许总体的差错率区间在3%--5%之间,那么样本误差范围是1%。审计组假定本次审计样本预计样本误差范围为()为1.5%。

3.可靠程度是由抽出的样本在代表总体特征方面可信的程度,它是审计对抽取样本的要求。可靠程度要求越高,则要求抽取的样本数也越多。在本次抽样中,根据数理统计原则,可靠程度与概率度(t)之间有密切关系,两者间关系密切程度如表1。

表1:可靠程度与概率度关系表

因本次审计为内部控制管理专项审计,为设定预计差错率(p),审计组对某地市国库部门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了评估,并根据内部控制的评估结果确定p取值为2%。

将以上得到的各项数值代入公式,预计差错率(p)为2%,误差范围()1.5%,要求可靠程度95%(t值为1.96),则得到样本量n的数值。

n=■≈335(张)

(二)样本的抽取及评价

为充分检验常用的抽样方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我们分别应用随机数表抽样法、等距抽样法、整群抽样、金额单位检查法等方法对同一个月的税收缴款书进行了抽取样本。

1.随机数表抽样法。随机数表抽样法是利用随机数表抽取样本的一种方法。随机数表由0到9十个数字任意组成一组五位数字,同时把五位数字随机地纵横排列在一张表格上,出现在表上的顺序也是随机的。抽样方法是对总体中各个个体单位完全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在抽样实践中,我们将10000张税收缴款书编号为1至10000,即可对照随机数表,凡表内符合总体编号范围内的数字,即为抽取样本,这样一直抽满335张样本为止。纯随机抽样审计最符合随机的原则,是最基本的一种方法,缺点是样本的代表性不够。

抽样评价:有3张税收缴款书存在问题,其中2张缴款书未加盖提出行“转讫章”,1张缴款书转讫章加盖不清。此方法缺点是工作量较大,并要求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统计学方面的知识,审计成本较高。

2.等距抽样法。等距抽样法又称系统抽样法,它是在总体中按一个或几个随机起点,每隔一定间隔,等距离地选取样本量的一种抽样方法。

抽样距离=■

以10000张税收缴款书中抽取335张凭证审查,则抽样距离=■≈29如果随机起点是第16号税收缴款书,则依次抽取16、45(16+29)、74(45+29)……一直抽满335张为止。

抽样评价:发现税收缴款书存在1张未加盖转讫章的问题。等距抽样的优点是简单省时,缺点是样本代表性差。

3.整群抽样法。整群抽样法先将总体项目按某一标志分成若干群,然而用随机数表或等距抽样方法,整群抽取样本项目的一种抽样方法。整群抽样的特点是一群一群地抽取样本项目,而其他抽样方法是一个一个地抽取样本项目。我们将确认应抽取的335张税收缴款书从按日期“周”为单位分为4个区间群,从每个区间群中抽取85张税收缴款书凭证进行整群抽样。

抽样评价:第二个群中有1张税收缴款书存在未加盖转讫章的问题,在第二个群中为集中缴税期,可以看出此方法未考虑到业务发生的周期集中性,此处不宜按时间平均分配抽样的份额,应考虑到业务发后的周期集中情况,按照业务发生集中区间的特点,合理分配抽样份额,加大风险集中区间的抽样权重。

4.金额单位抽样法。是以审计对象总体金额(元)为抽样单位,使每一金额单位有同等被抽取的机会的一种抽样方法。总体各项目发生的金额是不均匀的,有的经济业务发生的金额很大,有的发生的金额较小。把全部金额单位(元)作为审计对象,使每一单位金额都有同等被抽中的可能性,最终将使金额大的项目抽中的机会比金额小的项目抽中的机会就大了。

抽样评价:此方法不适用税收缴款书的抽样审计,原因是国库部门税收缴款书金额大小不平均,合计金额较大,业务量多。

(三)样本评价及得出审计结论

通过前三种抽样方法推断被审计对象存在漏盖转讫章,加盖转讫章不清楚等不规范问题,三种抽样方法推断出存在问题占被审计总体的比例为0.84%、0.30%、0.30%。由于被审计的国库内部控制有效,通过抽样结果显示本月税收缴款书存在问题占被审计总体的比例处于较低水平,所以得出本月税收缴款书业务较规范的结论。

三、难点及问题

(一)抽样参数值的认定具有一定难度

由于审计抽样确定的可依赖度、可容忍误差率、预计总体误差等参数值不同,造成抽样结果不同,推断整体的结论就不相同。而认定这些参数能够参考的国际上的通用标准适用性有限,要靠基层人民银行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审计经验和主观判断来确定。由于参数认定难度较大,造成审计人员有畏难情绪,难以实施统计抽样。

(二)重要性标准的确定缺乏客观性

基层人民银行内部审计人员无论是统计抽样还是非统计抽样,在抽样规模的确定、样本量的设计、抽样方法的选用及抽样结果的评价等方面都要运用重要性原则,而目前一般参照注册会计师对会计报表事项或重要业务单元金额的百分比法确认,一般为5%或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抽样对象的重要程度和以往审计结果确认重要性标准,尚未建立各种报表事项和经济业务的重要性标准体系。

(三)不能充分体现风险分布的区间性

在一般审计抽样过程中只是采用客观的平均抽样,对风险分布集中区间的抽样比例不足,导致抽样结果代表性较差。

(四)审计人员的能力和水平有一定局限性

统计抽样方法需要基层人民银行内部审计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以及一定的数理统计和概率方面的知识。由于基层人民银行审计人员平均年龄偏大,研究生学历很少,基本都是从业务部门调入,缺乏数理统计和概率方面的知识,对审计抽样方法的实际应用掌握不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偏差,直接影响了统计抽样的效果和质量。

四、几点建议

(一)建立人民银行内部审计抽样参数体系

建议人民银行上级审计部门制定符合基层人民银行内部审计工作实际的审计重要标准和审计抽样参数体系,科学确定抽样规模、样本量的设计、抽样方法的选用及抽样结果的评价,确保抽样审计工作的质量。

(二)深化审计抽样技术的研究和软件开发

审计抽样技术是统计学与审计实践的结晶,审计抽样实践随人民银行各种业务发展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发展,现人民银行基层行由于处在审计抽样起步阶段。因此,要根据人民银行业务信息化、电子使用化发展的实际,研究开发抽样审计模型软件,减少困审计人员主观上的原因而导致审计结果不准确的概率,实现内部审计从经验型审计向科学抽样审计转变。

(三)要注重抽样与实际审计工作中的结合运用

审计人员在开展具体的审计业务时,应根据业务的不同类型,有选择地运用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对每一种可供选择的统计抽样方法熟练掌握,清楚各自优点和运用条件,充分了解被审计项目的业务特点,结合审计实践经验,判断被审计部门的主要风险集中区域,合理运用抽样方法,使非统计抽样和统计抽样合理结合,获得充分、适当的审计依据,才能做出最科学的选择。

(四)加强审计抽样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工作

目前,随着银行业务的发展,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逐步增加,通过和应用一定的审计抽样技术实施审计项目,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而目前有的审计人员的数理统计知识掌握还不够,可能还理解不了审计抽样的原理。因此,建议上级行加强对基层人民银行审计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夯实理论基础,强化对统计抽样技术的训练。同时建议上级内审部门多组织抽样审计方面的经验交流,不断积累和提高基层人民银行审计人员专业经验和判断能力。

上一篇:中丹合作举办学前教育本科教育项目管理的思考 下一篇:药师佛造像的历史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