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造文”到“自主”作文

时间:2022-07-13 05:00:16

从“造文”到“自主”作文

[摘 要] 作文之法体现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之中,本文从自身体验出发针对学生“造文”现象,运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实现质的转移——会作文、善作文、创新作文。

[关键词] “造文;看世界;心里话;发现美;用心记录;读书;自主作文

新的语文教学大钢强调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强调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要生动活泼地开展课外阅读写作,参观访问,专题研究等活动,强调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针对平时学生随意编造作文的现象,课内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读,自己说、自己写。课外也要生气勃勃,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六个解放”的思想: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从书本和试卷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去看社会,看自然,看生活;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闲置的双手动起来,去做事情,做到“学做合一”;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从“只听不思”中解放出来,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学会思维;解放儿童的嘴——给他们说的自由,特别是问自由;解放儿童的空间——除了课堂学习,还要引导他们走向课外,理解社会,接触自然,给他们广阔的天地;解放儿童的时间——不用功课把他们业余时间填满,给课堂之外的时间还给他。这“六个解放”,实际上同现在新课程教学的要求是一致他们活动的自由,把的,具体到作文教学中,就是要“授之以渔”,让学生由“造文”,转变到会写作文,善写作文,乐写作文。

一、用眼睛看世界

眼睛是思维的窗户,观察是思维所需表象的来源,是获取知识的首要步骤。。观察是一种可贵的品质,观察能力的高低是学生作文能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认为:“学生的最好刺激乃对所学对象的兴趣,兴趣是获得知识的动力。”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必须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并引导他们有目的进行观察。

二、说心里话

作文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想说会写,说是写作文的基础。中国古代有以口舌之功胜千军万马的蔺相如,现在也有以雄辩的口才称名于世界外交的,可见说也是一种艺术。可利用学生平时观察,感受诉说当时的见闻。目的是培养学生“说”的初步意识和参与意识。通过刚开始的“说”增加学生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同时对学生的思维应变创造能力的提高,也会有很大帮助,从而调动学生”说”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充分注重学生感受生活的过程,让其动口,动脑,动手,纷繁多彩的生活,才会让他们内心世界激起波澜,馈赠给他们写作的素材和灵感,使学生创新作文的能力会越来越高。

三、“美”就在我们身边

“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其实学生的生活是七彩的, 他们从小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对丰富多彩的田野风光,四季景色的变化及千姿百态的动植物都特别熟悉,但不少学生缺少想象,赶到没有什么可写,引导学生到广阔的生活中去,使学生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美学告诉我们,用热情的眼光和积极地态度观察生活,观察周围的景物,能使观察更仔细,更持久,更深入。人的情感根植与外在的客观现实,学生沉浸在物我交流的愉悦中,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加深了,能感受到平时没有感受到的美好情感,在司空见惯的平凡之处看到动人的美,认识到生活的真谛,这样学生就会更加热爱生活,生活便成了学生写作的源泉。

四、用心记录

鼓励学生作随笔,摘抄,读书笔记,写日记。”我手写我心”不受任何限制表达内心情感和观念,脱离了条条框框的束缚,有利于学生真实地表达思想,并在表达的基础上得到思想,情感写作水平的自然提高。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读写下来,也可以大胆想象,随意抒发,甚至可以把心理的困惑和烦恼倾吐出来。通过这些作文素材的积累,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会更真实,生动,具体。鼓励自由,顺畅自然地表达,让他们在学习组嚼,品味过程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情泻江河,激发他们深思飞扬,用心享受丰富的精神生活和现实生活。

五、读破万卷书

阅读是一种习惯。教师应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和嗜好。嗜好读书的感情不是天生的,需要从提高认识入手,在激发求知欲上下功夫辅之以及及时的鼓励与表扬。教师要认真推荐大纲要求的读背篇目和课外阅读书目,具体指导,组织交流。学生就会迷进去,乐在其中,阅读热情就长盛不衰,阅读效果也就与日俱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方面从书籍杂志中获得知识,锻炼思想,一方面要从生活中汲取养料,提高认识生活的能力,这是写好作文的必由之路,读书的目的要学会积累。学生采集自然,社会的信息越多,见识就越广,心灵就越丰富,写作的素材也就源源不断。学生有了满腹经纶,就常有神来之笔,也常沉浸在优秀文化氛围中,真可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六、自主作文

近几年流行的话题作文,实际上就是把作文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可以自主命题,写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只要在话题范围中,从形式到内容都不加任何限制,这样学生的写作空间增大了,就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有了自,就有了兴趣,\提高也就很快。因此教师首先要赞赏学生的求异思维。经常组织文学讲座,向优秀刊物推荐写作作品。学生作品的发表,不仅会吸引全校同学的眼光,甚至在社会上也为学校带来了良好的影响,形成一个争写文章的温馨,合作的良好氛围,文学气氛异常浓郁。

综上所述,不应当只把作文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而应事事作文,时时作文。只要把生活引进课堂,学生的作文才能言之有物。只有让作文教学突出学生的自主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从而让学生获取信心,产生兴趣,找到动力,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达到提到作文教学质量的目的。学生才会从“造文”转变为“创新作文”。作文之法,正如古人所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作者简介:白红菊,河南省禹州市郭连镇二中,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上一篇:教学中“兴趣培养优先原则”的研究 下一篇:大学语文中人格教育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