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感受生命的呼吸——读《老妇与猫》

时间:2022-07-13 03:56:49

论文 关键词 :现实主义 生存方式 两位一体

论文摘要:本文就多丽丝·莱辛的短篇小说 《老妇与猫》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笔调的冷静和客观、文本 中的女性抗争和三位一体等进行了必要和深度的分析。笔者立足于文本,从行文字句之间找寻写作家所要表达的观点。

2007年 10月 11日,瑞典皇家 科学 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 2o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英国女小说家多丽丝·莱辛.给出的理由是:“她用怀疑 、热情、构想的力量来审视一个分 裂的文明,其作品如同一部女性经验的史诗。”多丽丝·莱辛作为 20世纪英国文坛的明星人物,因其在英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而被誉为“我们时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她的同时代人,英国女作家、文学评论家安妮塔布鲁纳称莱辛为“原始形态中女权主义自我意识的先驱”。

而作为世界文学一部分的

1.老妇人与猫的两位一体

细读之余,我们就能发现,原来老妇人和猫是紧密相连着的,她们拥有着异体同构的关系,即是不同的两个物体或者人物之间 。存在着某些方面或者相 同的行动、外貌 、遭遇等等 。就这两者的同构性而言,在文本中展现在以下的三个方面 。

首先 ,两者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是相同的。20世纪 60到 70年代,英国 经济 是一片的萧条,社会福利政策基本处在瘫痪的状态中,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社会伦理道德一片混乱。文章中这样写到“这几个子女中,只有一个女儿给她寄圣诞卡,此外,她在他们眼里并不存在”,这是一个何等冷漠的社会,连自己亲生的儿女都这样,更不要提及老妇人周围的邻居。就因为老妇人喜欢 “推着她那辆旧儿童车,里面塞满了她买来的或是要卖的东西,走街串巷”,就认为“她已不再是个体面的人”,“二三十年的老邻居都说她神经有点不正常”。老妇人周遭的社会布满了对她的反感和排斥,老妇人不能更好 的融入到那乱糟糟的社会中而倍受欺凌。甚至于市政府总以为穷人着想的名义,一次又一次的迫使老妇人搬家,一步步的走向了生命的终点。反观文中的另一主角猫,“一只没家的小猫在一个肮脏的角落里发抖”,“它是只杂,黄色的眼睛很小,比起那些毛色柔和、体 态优 美 的两种猫来,蒂贝可以说 是等 而下之的”.可见猫的生活也不好,为了生活它不得不到处战斗搏杀.最后落得的是“一只耳朵给撕裂了口” 正因为两者之间的外在遭遇的相同,老妇人对着猫说“你这个讨人嫌的老畜生 。你这只老脏猫 ,谁也不要你,是吧,蒂贝,谁也不要你。你只不过是只没主的野猫,一只偷嘴的老猫,嗨 。蒂贝 ,蒂贝,蒂贝”,这里,老妇 人面对的是蒂贝.对话的对象也是猫,可是实际让人感觉到的是在对自己生存状态的一种感叹.她把猫看成了自己的一个镜像,在孤独可怜 的时候 。在没有人理会 她的时候 ,她把猫 当成了一个倾诉的对,当成了对自己的感叹。

再者,两者在外貌上都是不“体面”.在个性上都是顽强而自立的。老妇人因为厌倦了体面的工作而开始贩卖旧衣服 ,在搬进贫民窟居住的时候。她跟猫一样的脏了。“蒂贝浑身发臭,不过,蒂贝并不 比它 的主女人更臭 。在生活上,老妇人四处贩卖 旧衣服来养活 自己,即使没有了养老金 ,她凭着 自己的生意 .生活过得也不错 ,而当猫吃腻了罐头猫食或赫蒂喂它的面包和袋装 肉汁的时候。便 自己去捉鸽子吃 ,甚至给老妇人带来鸽子作为主人的晚餐。她们依靠的是自己的力量,她们挣扎着在这个混乱和排斥她们 的社会里生存着,饥饿和贫 困虽然伴随着她们 ,但是那种坚韧的毅力却带 给她们一片自由的天空。

最后 ,两者在命运上有着共同的归宿。老妇人 因为饥饿和病痛悲惨地离开了人世间,在去世前,对这个社会的不公和混乱提出了最前的控诉,“她声音严厉而刺耳地向四个子女生气地抱怨说,她现在老了,需要有一间自己的房间,‘我是你们的好妈妈’,她当着看不见的证人——老邻居 、社会福利人员和一个 医生的面对他们大声喊道.我从来没让你们缺过任何东西,从来没有!你们小时候我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给你们 !你们可以随便问一个人,问呀!问她们呀!。而野猫蒂贝在试图寻觅新家的时候.市政府官员抓住了老猫,并给了它一针,它和主人一样,死于人世的不宽容 ,死 于不甘寂寞,死于渴望人间温情而不得。

至此,我们可以完全 的肯定了作者不仅仅把猫和老妇人列在一起对照,更重要的是她使 两者形成了异体同构,猫既是老妇人唯一的亲人,也是老妇人自己的镜像,在两者的精神特质上具有了同一性。

2.写作者与猫的两位一体

在行文的过程中,作家都是以全能全知的身份来讲述着这个故事的,然而在行文就将结束的时候,笔者发现作者把视角转变了,作者通过了猫的眼睛,从动物的角度来查看老妇人的死状文章是这样描述的 “它看见赫蒂靠做在一个角落里。毯子松松地裹在身上,显然是睡着了。她的头垂在胸前……”.“看见”一词表明了作者眼界角度的转变,读来感觉由文本外面直扑进了文本老妇人的死状直列在我们眼前,强烈的现场感油然而升。莱辛在《特别的猫》中写道,“在我与猫相知,一辈子跟猫共处的岁月中,最终沉淀在我心中的,却是一种幽幽的哀伤,那跟人类所引起的感伤并不一样 ”

正是 由于作者的爱猫和与猫相知 .我们可以大胆的假设着,在《老妇与猫》这样的文本中作者此时的跟猫结成 了一体.从文本的零度 陈述转 向了写作者对文本 的介入 ,加强 了文本对社会的批判和对死者的深刻哀悼。

[ 参考 文献 ]

[1]doris lessing.doris lessing stories[m] ,vontage booksedidon.1994

[2]瞿世镜.当代英国小说【m】.北京 :外语教学 于研究出版社 .1998.

[3]王佐良等,英国《20世纪文学史》,外语 教育 与研究出版社 .1994.

[4]多丽丝·莱辛.《老妇与猫》,选自《另外那个女人》,傅惟慈等译,杭州:浙江文艺 出版社,2003.

[5]温华.为边缘人画像——多丽丝·莱辛<老妇人和她的猫>赏读.名作欣赏,2008,(1).

⑦苏忱,多丽丝——莱辛的女性观点新探 ,江淮 论坛 ,2005.(5)

上一篇:论自然的风俗美和淳朴的人性美 下一篇:读《后现代主义的再认识:概念,理论,文化艺...